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01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
医学导论药学院:袁琳yuanlinjx@126.com人体的基本组织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人体微细结构及相关功能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细胞•基本组织•器官组织细胞组织器官细胞(cell)是组成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数量众多、形态多样,并且有各自的结构特征、代谢特点及功能活动。器官(organ)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比例和构筑方式组合而成的相对独立的结构。组织(tissue)是由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群和细胞间质构成的。细胞间质由细胞产生,构成细胞生存的内环境,对细胞起支持、联系、保护和营养等作用,对细胞增殖、分化、运动及信息传导也有重要作用。系统(system)是由许多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在一起构成。组织的分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组织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单层上皮复层上皮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骨骼肌心肌平滑肌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本章内容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的特点细胞成分多,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分布于体表或管腔、囊腔的内表面,可向深部下陷成腺体功能多种多样,保护、吸收、分泌、排泄、感觉细胞都有极性,分游离端与基底端上皮中无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上皮组织的分类分类功能分布被覆上皮保护(及其他)身体的内、外表面腺上皮分泌表面或深部组织内肌上皮收缩汗腺、乳腺、唾液腺等感觉上皮感受刺激鼻嗅区、舌味蕾、眼、耳等生精上皮产生精子睾丸生精小管被覆上皮被覆上皮单层复层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变移上皮单层扁平上皮肾小囊壁层小血管内皮腹膜间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与甲状腺滤泡的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小肠绒毛表面与胃的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舌下腺的导管与呼吸道的假复层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食管粘膜(未角化)与皮肤(角化)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男性尿道的复层柱状上皮变移上皮膀胱腺上皮和腺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称腺分类根据有无导管:•内分泌腺•外分泌腺:•腺细胞的数量:单细胞腺和多细胞腺•导管有无分支:单腺和复腺•分泌部形状:管状腺、泡状腺和管泡状腺•分泌物性质:浆液性腺、粘液性腺和混合腺腺的发生外分泌腺内分泌腺肾上腺皮质深部,示腺细胞排成网状甲状腺示腺细胞围成滤泡状,滤泡腔含胶质(C)腺细胞的分类和结构蛋白质分泌细胞(浆液性腺细胞)→浆液性腺泡→浆液性腺(胰腺、腮腺、泪腺等)糖蛋白分泌细胞(粘液性腺细胞)→粘液性腺泡→粘液性腺(十二指肠腺等)以上两种腺细胞→混合性腺泡以上三种腺泡→混合腺(下颌下腺、舌下腺、气管腺等)类固醇分泌细胞见于性腺和肾上腺皮质多肽分泌细胞常单独或成群存在于某些器官肌上皮肌上皮细胞扁平有突起,位于腺细胞与基膜之间,胞质含肌动蛋白丝。其收缩可促进分泌物排入导管。见于汗腺、乳腺、唾液腺等。图为汗腺分泌部,箭头示肌上皮细胞的细胞核。皮肤,HE染色感觉上皮舌轮廓乳头上皮内的味蕾,染色淡,其顶端的开口为味孔(箭头)。味蕾含感觉上皮细胞(S),其基底面与味觉神经末梢形成突触;深部有基细胞(B)。舌,HE染色生精上皮生精小管的生精上皮,生精细胞排列成复层。睾丸,HE染色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游离面侧面基底面微绒毛纤毛紧密连接缝隙连接中间连接连接复合体桥粒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纤毛和微绒毛气管粘膜的扫描电镜图,示柱状细胞的纤毛(C)和杯状细胞(GC)表面的微绒毛。比较二者的大小细胞连接基膜基膜(Bm)是上皮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间的薄膜,普通光镜下难以分辨。基膜主要含Ⅳ型胶原、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等糖蛋白,故应用PAS反应(上图)或银染(下图)清晰可见。除支持、连接作用外,基膜还有半透膜性而影响细胞的营养和代谢,并与细胞的分化、迁移、再生等有关上皮组织的更新和再生更新:上皮细胞生理性死亡丢失,并由干细胞增殖补充更新率:胃肠粘膜上皮2-4天;表皮约1月;胰腺细胞约50天再生:上皮受损后,由周围和/或深层上皮细胞增生修复化生:在某些病理因素影响下,上皮类型发生转变。如:长期吸烟或慢性气管炎气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由少量细胞散在于大量细胞间质中构成。细胞一般无极性;细胞间质又称细胞外基质,包括基质和纤维,其中含有血管、神经等结缔组织广泛分布于体内,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修复等功能结缔组织包括松软的固有结缔组织、固态的软骨和骨以及液态的血液一般所说的结缔组织指固有结缔组织,又分致密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致密结缔组织主要成分:纤维主要功能:支持、连接可分3种类型•不规则型•规则型•弹性组织致密结缔组织不规则型规则型弹性组织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蜂窝组织细胞:数量少,种类多(7种)•固定: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间充质细胞•游走: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白细胞细胞间质:基质多,结构疏松•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基质•组织液疏松结缔组织的组成脂肪组织由大量脂肪细胞构成,由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小叶,可分•黄色脂肪组织:由单泡脂肪细胞聚集而成,分布于皮下、网膜、系膜等处,约占成人体重的20%-25%。功能为参与能量代谢,具有产热、维持体温、缓冲保护和支持填充等作用•棕色脂肪组织:呈棕色,由多泡脂肪细胞组成,富含血管。成人少见,在新生儿分布于肩胛间区、腋窝、颈后部等处。功能是在寒冷刺激下,细胞内脂类迅速分解、氧化,释放大量热能脂肪组织黄色脂肪组织棕色脂肪组织网状组织网状组织构成淋巴组织和造血组织的支架,为淋巴细胞和血细胞的发育提供合适的微环境,它由网状细胞及其产生的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网状组织图示淋巴结髓质,可见R网状细胞,L淋巴细胞,M巨噬细胞(左HE染色,右银染)肌组织肌组织肌组织主要由肌细胞组成,细胞间有少量结缔组织肌细胞是高度特化的细胞,呈细长纤维状,故又称肌纤维;肌细胞内含由收缩蛋白质构成的肌丝,故具有收缩功能肌组织可分3类: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属横纹肌;骨骼肌的收缩受意志支配,为随意肌,而心肌和平滑肌则为不随意肌心肌心肌纵切面与心肌横切面心肌纤维呈短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连接处形成闰盘(箭头),呈着色深的粗线骨骼肌骨骼肌横切面与纵断面肌纤维(M),肌内膜(E),肌束膜(P),肌外膜(Ep)平滑肌平滑肌成层排列,各层互相垂直,使其呈蠕动性收缩图示结肠壁平滑肌排列成内环(C)、外纵(L)两层,二层间可见肌间神经丛(N)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神经元有长突起,是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接受刺激、传导冲动和整合信息的能力神经胶质细胞主要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分隔、营养等作用神经元之间以突触互连,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以调节机体的各种活动神经元的轴突与胶质细胞共同构成神经纤维神经组织构成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节和神经神经元神经元分类按突起多少:•多极神经元:数量最多•双极神经元:与味、视、听和平衡等感觉有关的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脑、脊神经节中的感觉神经元按释放的递质:•胆碱能神经元:乙酰胆碱•胺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氨基酸能神经元:γ-氨基丁酸、谷氨酸等•肽能神经元:P物质、脑啡肽等多肽类物质神经元分类按功能:•感觉(传入)神经元为单极或双极•运动(传出)神经元为多极神经元•联络(中间)神经元为多极神经元动物进化越高级,中间神经元越多突触定义: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是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分类:•按传递方式:•化学性突触:以递质为媒介,单向传导冲动•电突触:缝隙连接,电流直接传导,双向•按功能:•兴奋性突触:使突触后神经元活动增强•抑制性突触:使突触后神经元活动减弱突触化学性突触(S)是从突触前神经元向突触后神经元单向传递冲动。电突触(ES)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缝隙连接,以电流传递信息,可以双向传导冲动。At轴突终末,D树突神经胶质细胞特点:•数量是神经元的5-10倍•有突起,但不分树突和轴突•无传导冲动的功能•有分裂能力分类:•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周围神经系统:雪旺细胞、卫星细胞功能:支持,保护,分隔,营养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HE染色只能显示胶质细胞的细胞核。星形胶质细胞核(A)大,染色淡;少突胶质细胞核(O)小而圆,染色深;小胶质细胞核(M)最小,扁平或三角形,染色最深神经纤维和神经概念:由神经元的长轴突外包胶质细胞构成神经纤维;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外包结缔组织膜构成神经分类:•有髓神经纤维:•周围:轴突+髓鞘+神经膜(雪旺细胞)•中枢:轴突+髓鞘(少突胶质细胞)•无髓神经纤维:•周围:轴突+神经膜(雪旺细胞)•中枢:轴突有髓神经纤维中央为轴突(A),其外包以髓鞘(Ms),髓鞘外面为神经膜(Nl)。沿有髓神经纤维长轴可见髓鞘和神经膜内陷,即郎飞结(R),两相邻郎飞结之间为一个雪旺细胞,箭头示雪旺细胞的细胞核。P神经束膜。坐骨神经,HE染色神经末梢概念:周围神经纤维终末部分在组织或器官内形成的特殊结构分类•感觉神经末梢:•游离神经末梢•有被囊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环层小体、肌梭等•运动神经末梢:躯体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终板)、内脏运动神经末梢皮肤表皮内的游离神经末梢可感受冷、热、痛等刺激。触觉小体(T)感受触觉,呈长圆或卵圆形,分布于皮肤真皮乳头(Dp)内,以手指末节掌侧皮肤居多。触觉小体外包结缔组织被囊,内为许多横列的扁平细胞环层小体体积大,圆或卵圆形,感受压觉和振动觉。图示皮下组织中的环层小体横切面,外为数十层同心圆排列的扁平细胞构成的被囊(C),中央有一条均质圆柱体,称内棍(箭头)肌梭是分布于骨骼肌的梭形小体运动终板(箭头)分布于骨骼肌内,是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与骨骼肌纤维共同形成的效应器,支配肌纤维的收缩大脑皮质大脑皮质从表面向深层依次为1分子层,含神经纤维与少数小的神经元2外颗粒层,主要含星形细胞和小锥体细胞3外锥体细胞层,由中、小锥体细胞和星形细胞组成4内颗粒层,细胞多主要为星形细胞5内锥体细胞层,含大、中锥体细胞(箭头)6多形细胞层,以梭形细胞为主,亦有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脑脊膜是包在脑和脊髓外面的结缔组织膜,由外向内分3层:1硬膜,为厚而硬的致密结缔组织2蛛网膜(A),为薄层纤细的结缔组织3软膜(P),紧贴脑和脊髓表面,富含血管蛛网膜与软膜之间是蛛网膜下腔(SS),含脑脊液血管进入脑时,蛛网膜和软膜结缔组织也随之进入,血管外有血管周间隙(PVS)血脑屏障电镜下,脑毛细血管内皮(E)为连续型,内皮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内皮外有完整的基膜(B),再外为星形胶质细胞突起(Ap)构成的胶质膜内皮、基膜和胶质膜这3层结构组成血脑屏障,可限制某些物质进入脑组织。N内皮细胞核神经干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保持分裂和分化潜能的细胞,是成体干细胞的一种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神经干细胞移植入中枢神经系统后不具有免疫排斥反应
本文标题:01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86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