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色达Seda.China央金措的家乡目录●百科名片○色达简介●地理位置○气候变化●自然资源○交通介绍●风俗文化○通讯网络●色达县城色达县·百科名片色达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甘孜藏自治州西北部,北纬31°38′-33°20′,东经98°48′-101°00′。地处两省(四川、青海)三州(本省的阿坝州、甘孜州、青海的果洛州)六县(阿坝的壤塘、本州的甘孜、炉霍、石渠,果洛州的达日、班玛)结合部,东邻阿坝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北与青海省班玛、达日两县接壤,西、南海拔4127米,辖4区2镇15乡、66个行政村。色达简介•全县平均海拔3893米,幅员面积9338.98平方公里,南部色尔坝区地属河谷台地色达县,分布有少量耕地,宜农宜牧,余区皆为纯牧业区。全县2002年7960户,36167人,其中:藏族34513人,占95.7%,其余有汉、回、羌、蒙等民族。•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为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是甘孜州海拔最高、气候最寒冷、自然条件最差的以藏民族为主的民族聚居的纯牧业县之一,也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确定的120个重点牧业县和全省十大纯牧业县之一。色达县城海拔3893.9米,距康定444公里,经马尔康到省会成都666公里。色达在藏语里的意思是“金马”,因历史上曾在色达境内出土了一块马形的金块而得名。现在,色达还是一个盛产黄金的地方。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色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2002年以前,这里公路不畅通,所以这里一直保留着原始的生活状态。色达县城的海拔较高,气候严寒.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色达县是一个比较一般的高原小镇,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色达最有名的还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五明佛学院。佛学院在距离色达县城30公里左右的山谷里,风景优美,不时能看到猴子出没。色达县是个藏传佛教寺庙比较集中的地方,全部为红教(宁玛派)寺庙,除了著名的五明佛学院,还有花数千万元才最后完工的吉祥藏经院、歌乐它乡的勒穷寺、甲学乡的拉则寺、纳折贡巴寺以及打隆寺、色拉寺、和3000多年前的石棺墓、塘亚沟、哈青沟古建筑遗迹等等,让人赞叹不已。地理位置色达境内地形复杂。地处巴颜喀拉山南麓,大地构造属川西地槽系巴颜喀拉山色达县地理位置褶皱带,全境海拔大多在4000米以上,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全境大部分为典型的丘状高原,西北部溪河密布,排水不畅,沼泽发育。级差小于30度,少数山峰凸出于高原面700-900米,海拔4000米以上为典型的丘原地貌,相对高度500-1000米;海拔3500以下的巴尔坝河谷地带,河流深切,流水浸蚀严重,为高原山原地貌。总面积中高原面积约占84%;山原占15%;平坝占1%。全境为三断层所切,呈西北或西向,属金汤弧西翼。色达断层沿歌乐沱--洛若--色达一线斜穿泥曲(河)上红科;康勒断层沿塔子--康勒一线穿泥曲(河)流域;鲜水河断层,仅在达曲(河)右侧出现。三断层除歌乐沱--洛若--色达断层,相对稳定外,其余断层均处于活动状态。达曲、色曲、泥曲、杜曲4条河流纵贯全境,咆哮东流,支流密如蛛网,水能蕴藏量63.479万千瓦,利用率只占005-0.7%,资源极为丰富,但均未能利用。色达山区有高山、丘陵、滩地、河谷、湖泊,地形交错复杂,为野生兽禽栖身创造了自然环境,兽类、禽类、鱼类、植物等资源丰富。气候变化色达气候属大陆性高原季风型,年平均气温—0.16℃,1月平均气温—11.1℃色达县,7月均温9.9℃,极端最低气温—36.3℃,极端最高气温23.7℃,长冬无夏,4季均可出现霜、雪,大气含氧量不足标准的60%。日均温≥3℃,活动积温1000′C,≥5℃活动积温850℃,≥10℃活动积温150℃。光照充足,年太阳总辐射为80—200千卡/cm。年平均日照时数2451.1小时。平均降水量65L4毫米,多集中6-9月,平均降水量都在100毫米以上,其余月量平均100毫米以下,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7%。历年季风长达7个月,八级以上大风年均68天,集中于12月-4月间,全境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1天,海拔3700米以下地区稍长,高海拔区无绝对无霜期。自然资源·牧业资源色达是国务院列120个重点牧业县之一,也是四川西北重点牧业县之一。全境草原色达县面积宽广,有6653.73平方公里,占地总面积的71.2%,牧草以莎草科、禾本科、菊科和蔷薇科等科组成,约56科、259种,能作饲料的达100余种,是牧业生产得天独厚的特大优势。畜种资源以牦牛为主犏牛、马、草地型藏羊和山羊组合,牦牛为高原优势品种,能耐寒、而粗饲、抗病性能强,可在海拔4000米以上草地、零下40度以上环境中照常觅食,生长发育,享有“高原之舟”的美称。2002年全县各类牲畜441134(只匹),其中牦牛:274818头,马18711匹,绵羊和山羊147605只。牲畜出栏86178头,出栏率占19.8%,商品畜51726头(只匹),占11.9%。自然资源·林业资源县境有林地面积201.4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4.94%,森林覆盖率2.67%,活立木总蓄积807.5万立方米。自然资源·矿业资源境内矿藏有金、银、铜、锡、锌、汞、泥炭、大理石等21处,黄金蕴藏量达10吨以上,4大河流均分布砂金。自然资源·农业资源2002年色达县粮食播种面积为720公顷,其它作物播面15公顷,粮食总产1880吨。主产小麦、青稞、豌豆、胡豆、土豆等一年一熟作物。自然资源·水资源全境4条大河流,河谷宽浅,多支叉和心滩,一级阶地发育,形成高原平坝。达曲色达县(河)、泥曲(河)系雅砻江水系,泥曲(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流长约230公里,杜曲(河)、色曲(河)为大渡河水系,色曲(河)源于境内拖汝沟等地,流长144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49.36亿立方米,水能蕴藏63.479万千瓦,仅色曲(河)、泥曲(河)水能蕴藏量就在26万千瓦以上。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的支流达18条。水能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现仅有色曲河上开发利用2360千瓦,利用率仅为0.37%。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小型水电站3座,装机5台,装机总容量2360千瓦,其中国营电站1座,装机2台,装机容量320千瓦。年发电量680千瓦时,人均年拥有用电量194.04千瓦时,生活用电量216万千瓦时,户均年生活用电量410千瓦时,工业用电量82万千瓦时,农业用电量35万千瓦时,其它用电量43万千瓦时。全县共有4个乡(镇)5个村1341户6263人通电,乡通电率为17.5%。至今人有泥朵、大则、康勒、然充、大章、亚龙、塔子、年龙、杨各、旭日、甲学、歌乐沱13个乡61行政村6362户28781人的用电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当前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由于没有电色达人民长期听不到广播,看不上电视,不能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造成人们思想观念相对落后,阻碍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了解决全县广大农牧业长期缺电的现状,我县组织了大量的技术力量对全县可开发河流进行了逐一勘测,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了项目前期工作,完成了7个电站的初设、科研报告,其中曾达电站已于2002年9月正式动工建设,该电站建成后,可解决旭日、杨各、甲学、歌乐沱4个乡12个村1516户5000人的用电问题。2003年5月日格电站立项,即将动工建设。。交通介绍色达县地理位置特殊,铁路、航空、水运交通尚属空白,相对而言公路交通较为发达。解放前,色达没有一寸公路,没有一座公路交通桥,运输物资仅靠人背畜驮。解放后,色达在国家、省、州各部门的重视和关心下,公路交通从无到有,得到了长足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已发展为炉(霍)色(达)、翁(达)两(河口)、色(达)锣(锅梁子)、色甘四季要出境公路,其中亚然路、泥然路、大章路是沿山形河道修建的建设标准低、通车能力差、自然灾害频繁,历史上泥然路、大章路曾一度报废,一九九五年、一九九七年我县在省、州以工代赈、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修复并贯通了泥然、大章两条乡道公路,但是当时由于县级财力薄弱、争取的建设资金极为有限,只能将这两条路建成揭开草皮,没有桥路因冰雪封冰、泥石流等原因常年阻道在半年以上,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色达县色尔坝藏寨目前全县共有炉色(20公里油路)、色色(82公里油路)、翁达(35公里油路)、色锣(28公里油路、23公里泥结碎石路)、色班(20公里油路、38公里泥结碎路)、亚然(142公里等外级公路)、泥然(48公里简易公路)、色大(93.5公里简易公路)八条县乡公路,总里程623.5公里,其中县乡道公路530.5公里(油路247公里,等外级公路142公里,简易公路141.5公里),矿山、林区简易公路93公里,真正意义上的村道公路为零,除县乡公路覆盖了6个行政村委会外,其余的60个行政村村委会均未通公路。公路交通发展对加强商品流通、改善全县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推动全县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道路客货运输业也得到了相应发展,运输装备能力逐渐提高,2002年全县拥有各类机动车232辆,其中民用汽车130余辆,客运出租车20辆,短途客运面包车16辆,中短途中大型客运车20余辆。从“要致富、先修路”的切实意义上讲,长期以来色达在交通方面落后的状况,是本地区各方面严重滞后的主要因素。风俗文化色达历史悠久。民族民间宗教文化博大精深,加之是《格萨尔王传》的发祥地之一,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色达草原广袤纵深、绿厚似毯、花香沁人、雪山冰川、层峦锦乡、溪河潺潺、牛羊挤行、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异彩纷呈。以格文化、寺庙宗教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色达县文化建设投入较少,发展缓慢,全县没有一所大型的综合文化娱乐场馆,电影业名存实亡,电视普及率不到20%。通讯网络目前全县拥有年龙、色曲、泥曲3条农话中继线路,1条光缆通讯线路,通讯业发展较快。2002年全县固定电话发展到1080户,手机720部。色达县城色达县城面积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802人,多年流动人口平均为8000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城由“井”字形道路组成“三纵六横”街道(10.39公里)。近年来,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城市经济有了相应发展,城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完善,人口活动日益频繁,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综合功能不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县城生活污水、工矿企业污水、冰雪融水难以排泄,冬季排水明沟冰结堵寒,无法通过有限的简易排水系统收集和排泄,污水肆意横流,沉积物任意排放,致使许多街面不能行人,不仅污染了城市环境,破坏了城市生态,而且影响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县城居民的身心健康。为此,我县委托资质单位对县城道路进行了“四纵八横”结构规划,于2003年开始实施县城发展规划。完结。End二0一二年
本文标题:中国·色达(演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633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