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南营小学罗艳亲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现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小学生自主、能动、创造性地学习和发展。自主学习的主要特征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些思考时间,多一些活动时间,多一些学生自我表现,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自主学到知识,获得能力,培养个性特长和创新实践能力,达到主体主动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呢?1、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主角,主体,教师要尽可能地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自主学习,把机会留给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这对学生自己来说印象、感受最深,理解得也最深刻。极容易掌握问题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例如:教学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由于学生已学会了找一个数的约数,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就让学生先写出1至12的约数,然后让学生按约数个数的多少分组讨论汇报:可分为哪几种情况?然后又让学生观察2、3、5、7的约数,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后,教师再引出质数、合数.这样,学生便很容易掌握这一概念.又如:在教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应用题“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4/5,吃了多少千克?”时,对于此例题的呈现方式,我作了适当的调整,把原本封闭性的问题变成了开放性的问题,只给出了已知条件,“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4/5”,把问题留给了学生,鼓励学生通过多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的问题。思考之后,学生提出:“吃了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吃了的比剩下的多多少千克?还剩下几分之几?等等。”短短几分钟,学生非常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提出了很多问题。然后,我着重选出“吃了多少千克?”这一问题引导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解答之后再让学生试着解答其他问题,解答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解答思路。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忙着解答,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做学生既灵活的应用了知识,掌握了课堂学习重点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提高。教学效果比老师一味的讲要好的多。2、给学生提供想的机会。(1)大胆猜想。让每个学生在已学得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例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时,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什么问题?”学生们争着说:“什么叫约数?什么叫倍数?约数和倍数有什么关系?有没有最大的约数或倍数?”这就促使学生积极寻求答案的欲望.(2)充分的思考。每个学生对待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他们留出一份自由自在进行思考的空间。3、让学生想说就说。语言和思维是密切相关的。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达不出来,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其次,课堂中还应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锻炼学生去说。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最终得出了统一答案。这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再次,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简单的例题可由学生模仿老师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解,说说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为什么这样理解,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4、放手让学生去做。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共有的特征。对于什么事他们都愿意自己去试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他们的好奇、好动的特点,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动手操作和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让他们在操作中自主发现、获,取新知识,真正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在教学长方体计算公式时,我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把时间交给了学生,只为他们提供了自主操作、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先让学生拿出12个事先准备好的1立方厘米大的小正方体自己拼摆成长方体,看看你能拼出几种,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拼完之后,让学生上台汇报自己是怎样拼摆的,边讲边操作.接着再让学生同桌合作用24个小正方体拼摆,并记录下长、宽、高、体积各是多少,然后,教师说出体积,让学生快速拼摆并自由举手汇报,最后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观察这些从实际操作中得出的数据,结合拼摆的图形,看一看这些数据与长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拼摆、记录、汇报交流、合作拼摆、小组讨论等活动,从中自己发现了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乘积正好等于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在整个“做”的过程,学生充分动手、动脑,手与脑并用,由有趣变为应用,整个学习活动是随着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动态开展的,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规从而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总之,每个小学生都渴望成功,渴望感觉到自己很聪明,渴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为现代社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
本文标题: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650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