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3、重点部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943、重点部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急诊科(室)、儿科门诊应与普通门诊分开,自成体系,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诊室。二、感染性疾病科门诊、肝炎、肠道门诊等应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挂号、候诊、取药、病历、采血及化验、注射等与普通门诊分开。肠道门诊必须设立专用厕所。三、应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到指定隔离诊室诊治,及时消毒,并在规定时间内送疫情报告。四、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五、各诊室保持环境清洁、整齐,开窗通风,每日用紫外线灯或动态空气消毒机等进行空气消毒;诊室地面保持清洁,一旦发生污染随时消毒。六、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备,或备有手消毒设施,并严格按照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相关要求实施手卫生。七、体温计应一人一用一消毒;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的枕垫(巾)要一人一用一清洁或消毒;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保持清洁,定时清洗,如有明显污染及时消毒处理;止血带一人一带一消毒。八、检查床、治疗床的床单、枕套每日更换。有污染或其他传染病病人用过的应立即更换,并进行消毒处理。脉枕应定期清洗,更换消毒。九、医务人员在岗时应穿好工作服,戴工作帽,进行诊疗、护理、换药等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十、门诊采血室、注射室的管理l、采血室和注射室的设置,要有足够的空间和面积。避免高峰期人员密集导致空气品质超标,影响操作质量。2、保持门诊采血室、注射室的整洁,每日工作前半小时,除进行开窗通风或进行常规空气消毒外,还应进行室内地面、桌面的清洁工作。3、工作人员一律穿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和手套,操作护士禁止戴戒指。4、操作前各项物品应按一人、一布、一带、一针、一消毒预先备齐,并放在固定位置上,将浸泡止血带的消毒液按有效浓度配制好备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小包装应随用随开,严禁预先开包。5、工作完毕后要及时清理工作台,用高效消毒剂擦拭,开窗通风半小时或用紫外线照射一小时。95十一、门诊化验室的管理l、室内除了保持干燥整洁外,每日工作前要常规进行空气消毒,工作台面应按常规高效消毒剂擦拭。2、门诊化验室的工作人员,工作服、帽子、口罩必须穿、戴整齐。为了防止血、尿、便标本污染自身,应配带一次性手套。3、必须使用有卫生许可证的一次性采血针,采血针的外包装必须随用随打。急诊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急诊科应当遵循《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及手卫生规范,并对特殊感染病人进行隔离。二、医院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急诊科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三、急诊科应当明亮,通风良好,候诊区宽敞,就诊流程便捷通畅,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儿科急诊应当根据儿童的特点,提供适合患儿的就诊环境。四、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有条件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五、急诊科抢救室应当临近急诊分诊处,根据需要设置相应数量的抢救床,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2平方米。抢救室内应当备有急救药品、器械及心肺复苏、监护等抢救设备,并应当具有必要时施行紧急外科处置的功能。六、急诊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分诊程序及分诊原则,按病人的疾病危险程度进行分诊,对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患者应当立即实施抢救。七、急诊科内常备的抢救药品应当定期检查和更换,保证药品在使用有效期内。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八、各诊疗区域应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洗手池、非接触式水龙头、清洁剂、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物品。九、急诊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应每日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十、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十一、工作人员应遵循以下原则:1、应衣帽整齐,不戴饰物。962、应定期体检,并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3、应严格遵守标准预防,有职业暴露可能时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4、患有感染性疾病(如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等)者应停止工作。十二、急诊科在实施重大抢救时,特别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群体灾害事件时,应当按规定及时报告医院相关部门,医院根据情况启动相应的处置程序。十三、医院及医务管理部门应当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急诊科管理,帮助协调紧急情况下各科室、部门的协作,指挥与协调重大抢救和急诊患者分流问题。普通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二、在医院感染控制科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三、患者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四、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五、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衣物。六、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七、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八、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九、餐具、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十、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十一、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十二、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十三、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感染性垃圾置黄色或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感染性疾病科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感染性疾病科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在普通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上还应达到以下要求:97一、应设在建筑物的一端,远离儿科、新生儿、母婴室、ICU等病房,设单独的出入口。应设单独的传染病区,与普通病房之间应设隔离区,有供传染病人活动、娱乐的场所。二、病房内污染区、半污染区、相对清洁区应分区明确;应设工作人员值班室、通过间(包括更衣室、浴室、及厕所等卫生设施);应设消毒室或消毒柜(箱)及消毒员浴室;各病室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三、不同传染病人应分开安置,每间病室不超过4人,床间距应≥l.lm;严格隔离病室入口应设缓冲间,室内设卫生间(含盥洗、浴、厕设施),卫生间应有单独的出入口。四、严格执行各病种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在诊查不同病种的病人间应严格洗手与手消毒;教育病人食品、物品不混用,不互串病房;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用品等均应先消毒、后清洗,然后根据要求再消毒或灭菌;病人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五、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应常规消毒,应遵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相关要求实施清洁消毒。六、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污水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固体污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焚烧。七、原则上不得探视和陪护;确需探访的,根据疾病传播途径,进行隔离防护,并遵循有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规定。治疗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治疗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要求1、做好治疗室的物品消毒、灭菌工作是切断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2、经治疗室所准备的直接接触或进入人体的药械必须符合消毒、灭菌原则。在治疗室中的一些技术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规范。3、治疗室的专职人员既要负责治疗室的日常工作,又是医院感染的监控及预防措施的实施者。二、环境要求l、室内应设有完备的洗手设施,医务人员应遵从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手卫生。2、室内应装有紫外线灯,便于进行空气消毒。照射时室内应无人,关闭门窗,30-60分钟,每次照射后应有记录。3、治疗室区域划分及物品的放置:治疗室内物品应根据其无菌程度,划分为相对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等,按不同分区分别放置。4、控制人员流动,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治疗室。还要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室内操作。985、凡进入治疗室的工作人员要衣帽整洁、戴好帽子、口罩。病人或病人家属不得入内。6、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三、治疗室物品酌管理l、专职人员取回无菌物品后首先应看无菌包是否具有物品名称、包装者姓名或编号、灭菌器编号、批次号、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等标贴在封口处。2、专职人员要每日检查无菌包的灭菌日期及外包装是否完整,如怀疑无菌包被打开或污染应重新灭菌。3、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用品如外包装有破损或超过有效期应禁止使用。4、要求治疗室专职人员要掌握各种化学消毒剂的基本理化性质、应用范围、使用方法等,以便于正确使用消毒剂达到预期效果。5、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6、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必须立即使用,现用现开,提倡使用小包装。7、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摆放消毒过的物品;下层为污染区,放置用过的物品和污物;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8、诊疗室的物品的消毒、灭菌要求应严格遵从《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相关标准。四、治疗室遵循以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外,还应遵循本篇第六章“处置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要求。处置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二、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三、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四、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五、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立即使用,现用现开,提倡使用小包装。六、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99七、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集中回收处理。八、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换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人员管理l、在换药室工作的人员应相对固定,无菌物品相消毒药械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凡在换药室工作的人员均应定期接受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2、应定期给医务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医务人员被带病毒的病人血液污染时要及时处理,尽量避免医务人员被病人血液污染。3、换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进行手卫生的原则和洗手方法。4、换药操作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换药开始前,操作者必须洗手,戴口罩、帽子。遇特殊感染的伤口还应穿隔离衣、戴无菌手套。二、环境管理1、每日开始工作前与工作结束后应开窗通风换气。2、工作台面、地面应进行湿式擦拭,每日定时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三、物品的管理1、无菌包和灭菌容器外均要求有消毒、灭菌日期标志,使用无菌物品前应认真检查核对包外的消毒、灭菌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内;封包胶带是否均匀变色;包内指示卡是否达到变色的要求。2、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立即使用,现用现开,提倡使用小包装。3、取无菌物品时,必须持无菌持物钳(镊),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用于换药或消毒皮肤,干缸保存应4小时一换。4、换药所用溶液(如生理盐水等),应现用现开瓶,开瓶后注明开瓶时间,使用时限不超过24小时。5、物品的消毒、灭菌要求应严格遵从《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相关标准。四、治疗室遵循以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外,还应遵循本篇第六章“处置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要求100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建筑布局l、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
本文标题:3、重点部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69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