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课业负担监测制度为了更好贯彻省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我校的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深化课程改革和评价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把注意力聚集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来,做到“减负不减质”,摸索出一套切合我校实际和校情的低负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建立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切实落实阳光体育运动每天一小时制度:一、成立监测和问责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窦海建副组长:崔长群、窦丽萍成员:王锋张虎万相龙二、监测时间与范围每学期学校集中监测四次,每月一次,安排在月末。监测内容为阶段监测、单项监测相结合。监测范围为全校监测与部分监测相结合。三、形式与方法2主要采用实地监测、明察和暗访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听、看、查、谈、访等方式进行。听:围绕监测内容,利用集体教研时间听取教研组长介绍,深入课堂听课。看:看教师的教学计划、平日减负工作的落实情况等。查:查看课表,学生书包、作业,教师教案,听课记录,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记录本,监测试卷等。谈:下发学生代表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学校减负工作的评价和意见。访:走访家长,了解学生学习负担情况。四、监测内容监测项目(一)课程管理1.全面实施国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按照上级部门相关课程设置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规范作息时间管理:学生在校周授课时间总量为控制在34课时以内。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任课教师不得随意增减课程、课时、增加课程难度、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现象。3必须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及课时量。学校要树立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合理安排体育课、艺术课和科技文体活动。3.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等开设规范,无挪用、挤占现象。(二)在校学习4.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小学生每天不超过6小时。(三)作业量情况5.严格控制学生书面作业量,规范学生作业管理。作业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总量控制,统筹协调,分类要求,形式多样。严格执行“年级组统筹、教导处把关、主管校长审核”原则,有学生周作业布置计划。教师要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精讲精练。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6.班主任要加强同班级任课教师之间的统筹协调,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认真把关,每天各学科及专题教育课外作业累计总量,以中等水平学生完成作业时间计算,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1小时内。教导处、教研组要加强对教师布置、批改、讲评学生作业4情况的检查。教师应认真履行责任,书面作业要全批全改。7.作业数量适当,难度适中,各班不得统一为学生滥订、滥用教辅资料、搞“题海战术”,不得布置大量机械重复、难度过大的和抄写的作业。8.不以增加作业量等方式惩罚学生。禁止用抄写作业等形式惩罚学生。(四)违规办学和上课情况9.新生入学坚持随机分班。不准违规举办实验班、兴趣班、特色班、特长班等并严禁以此为名进行收费。各班级一律不准集中组织学生补课。不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上课。10.学校不准以任何名义将校舍租借他人,开办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学科类补习班。不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种类型的文化课补习班。11.不进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活动。开齐开足相关课程,确保全体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五)评价管理12.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方案。513.只在每学期中和期末进行两次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14.不公开学生考试成绩,不进行成绩排名,不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教育教学业绩的依据。(六)休息和锻炼15.科学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时间的规定。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学校每天下午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班主任、体育教师、级段挂钩行政班子成员必须按时到位管理。16.严格保证学生每天在校园内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校不仅要把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列入教学计划,还必须列入到每个班级的课程表中,没有体育课的当天,班级课表中要有体育锻炼活动课,做到课时落实、内容落实、教师落实、教案落实。17.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在9小时以上。(七)教材和教辅材料管理18.不选用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和教辅公告之外的任何教材和教辅材料。19.不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集体征订试卷、练习册等课外用书。6五、工作程序加大违规查处力度,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一)组建监测队伍。成立减负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校长是减负第一责任人(二)建立校长问责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对各种违规行为,依法依规采取诫免谈话、公开批评、评先评优“一票否决”等形式予以查处,并责令立即整改。(三)组织学习。组织学习减负文件,熟悉、掌握监测的形式、方法、内容及程序等。(四)开展监测工作。学校领导要加强巡堂记载,看是否执行课程计划;检查学生课堂作业是否适量;抽查家庭作业,是否超量,是否控制在规定时间内;检查学生书包,看是否有规定之外的资料或习题集;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减负情况,纳入教学常规绩效考核。(六)开展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形式,开展民意调查,了解有关情况。(七)分析总结。每次监测结束后,要撰写分析表,形成总结论。要根据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进行问责,并提出整改建议。
本文标题:课业负担监测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733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