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隋朝:起止时间__________;建立者______;定都______;统一全国的时间_______。2、从本课题目上看,隋朝的时代特征是:__________。3、大运河以______为中心,北达_____,南至______,全长______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在位皇帝?大运河的开通目的(原因)?作用?581-618年杨坚(隋文帝)长安589年繁盛一时洛阳涿郡余杭两千多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积极: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消极:劳役过重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1、唐朝:建立时间________;定都______;建立者______.2、“贞观之治”原因?(唐太宗的统治措施)定义?(表现)3、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_。定国号为____。人称她的统治“____________________”。618长安李渊武则天周政启开元,治宏贞观1、列举唐玄宗开元年间的统治措施。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________”。2.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农业水利工程农耕技术蔬菜品种茶叶农具手工业丝织业陶瓷业商业3、“开元盛世”的定义?共修建了四十多处水利工程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产量大大增加。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是从西域传入的。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曲辕犁、筒车花色品种很多,技术高超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艺术珍品)繁荣。大都市有长安(国际性的大都市)、洛阳、扬州、成都开元之治在科举制考试的年代,一位考生在试卷中把“昧昧我思之”,错写成“妹妹我思之”,主考官阅卷,提笔写下评语“哥哥你错了”。成为一时笑谈。李鸿章的一远亲参加考试,无奈腹中点无墨水,希望考官给予照顾,便在试卷上写“我是李中堂的亲妻(戚)”。考官阅卷写下“你是李中堂的亲妻,我不敢娶(取)。”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先在各郡设置中正,其职权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但因中正者一般都是上品,二品又有干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完全把持了选官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的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这种选官制度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评价?依据:官员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评价: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效力;选拔官员的权利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1、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1)、隋文帝:分科考试(2)、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2、意义:(1)、出身不高但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够做官(2)、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讨论:在当时,科举制度的产生,对哪些人有利?对哪些人不利?(高门权贵的子弟、把持选官实权的官员、出身微寒的读书人、皇帝)(生员,俗称秀才)童试(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乡试(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进士,第一名称“状元”)殿试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二、科举制的完善1、唐太宗扩大国学原因:笼络人才他们参加的武举、殿试考试出现在何时?二、科举制的完善2、武则天创殿试、武举二、科举制的完善2、武则天创殿试、武举(1)、殿试:公平、公正、透明二、科举制的完善2、武则天创殿试、武举(1)、殿试:公平、公正、透明(2)、武举:增强军事实力他把什么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陈子昂柳宗元韩愈白居易王昌龄张九龄岑参王维他们都曾进士及第一个读书人的一生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除了。袁世凯张之洞上谕光绪三十一(1905)谕令停止科举(清朝末年废除)三、科举制的影响(评价科举制)1、改善了用人制度三、科举制的影响(评价科举制)1、改善了用人制度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三、科举制的影响(评价科举制)1、改善了用人制度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3、促进了文学艺术,特别是诗赋的发展“我们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英国大百科全书》“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三、科举制的影响(评价科举制)1、改善了用人制度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3、促进了文学艺术,特别是诗赋的发展4、科举制对世界其他各国的考试选官制度产生影响1、进步:2、弊端:一是使大批知识分子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二是知识分子与统治者合流,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三、科举制的影响(评价科举制)1、科举制度是哪方面的制度?2、科举制度之前是怎样的选官方式?3、阶段关键人物主要贡献形成(隋朝)完善(唐朝)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开创殿试和武举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4、比较科举制和之前的选官方式,并结合3题表格内容,分析科举制的影响。5、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________年,直到___朝末年才被废除。一千三百多清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A、唐玄宗时B、武则天时C、唐太宗时D、隋炀帝时2.殿试的是哪位皇帝在位的时候开始的?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3.科举制被废除是在?A、宋朝末年B、元朝末年C、明朝末年D、清朝末年4.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A、有利于选拔人才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二: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1、材料一中的“选举制度”是指什么?诞生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朝代?2、该制度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有五位隋唐帝王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请说出他们分别是谁?3、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4、说说“选举制”对唐朝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科举制度隋朝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认为考试制度最早起源于中国
本文标题: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74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