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影视传播学中国篇(上、下)•介绍评析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梳理出中国电影历史的发展线索和优秀的艺术传统.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与影戏说中国第二代电影导演与戏剧电影说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与政治伦理电影说中国第四代电影导演与纪实生活说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与影像表现说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叛逆与皈依第一节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与影戏说一中国电影的诞生•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但是最早尝试拍摄这种电影类型的丰泰照相馆只属小本经营,算不上是电影机构。直至商务印书局“活动电影部”的出现,才真正代表中国制片业的开始。二郑正秋、张石川和明星影片公司——中国早期电影史的缩影(一)郑正秋1889年生于上海。中国早期著名电影、戏剧艺术家。曾在《民言报》任剧评主笔,自办《图书剧报》、《民权画报》。1913年,亚细亚影戏公司聘请他编写《难夫难妻》电影剧本,并与张石川合作导演了此片。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事业。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电影人,曾经做过《火烧红莲寺》第一至第四集、《挂名夫妻》、《掷果缘》、《难夫难妻》等影片的编剧;曾经导演过《姊妹花》、《白云塔》、《血泪碑》、《难夫难妻》等,还曾在电影《苦儿弱女》、《诱婚》、《掷果缘》中扮演角色。艺术手法上他善于结构、创造形象,以通俗易懂的艺术手法,打动观众的心灵。郑正秋始终摸索一条扎根于中国大地上的民族文化道路,为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片花费了大量心血,为中国电影民族化,寻找了一条道路,为中国电影的启蒙、发展打下了基石。(二)明星影片公司中国早期私营电影企业。1922年3月﹐由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郑鹧鸪﹑任矜苹等发起﹐创办于上海。初期摄制滑稽短片﹐1923年冬﹐拍摄《孤儿救祖记》后﹐开始摄制长故事片﹐坚持“教化社会”的宗旨和电影与民族文化传统结合的艺术主张。1927年﹐摄制了《火烧红莲寺》﹐开中国影坛神怪武侠片之先河。1931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有声片《歌女红牡丹》。1932年﹐邀请夏衍﹑阿英﹑郑伯奇任编剧顾问﹐促成与左翼文艺工作者的合作﹐为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电影事业提供了契机。之后﹐较快时间内拍摄了《狂流》﹑《春蚕》﹑《铁板红泪录》﹑《女性的呐喊》﹑《上海二十四小时》﹑《脂粉市场》﹑《盐潮》﹑《丰年》﹑《姊妹花》(1933﹐郑正秋导演)等一批以反帝反封建为主题的影片﹐成为左翼电影运动的基本阵地。1934年艺华影业公司被捣毁后﹐明星影片公司上层一度出现短暂的徘徊。•不久﹐又主动找到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工作者﹐要求实行第二次合作﹐并于1936年7月1日﹐进行了革新和改组﹐明确提出“为时代服务”的制片方针﹐建立了明星一厂﹑二厂。二厂吸收了由电通股份有限公司转来的一批左翼电影工作者。改组后﹐公司面目有所改观﹐相继拍摄了《生死同心》﹑《压岁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1937﹐袁牧之导演)等影片。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明星公司制片基地严重受损﹐遂停办。•明星影片公司大门1922~1937年﹐明星影片公司共拍摄影片200余部﹐培养了包括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工﹑录音﹑剪辑﹑洗印﹑发行在内的一整套人才﹐经历了从无声片到有声片的变革﹐为发展中国民族电影事业做出积极努力﹐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电影事业的领导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是一个为中国早期民族电影事业兴起﹑发展﹑进步作出过有益贡献的电影公司《孤儿救祖记》和《姊妹花》剧照(三)张石川张石川(1890年—1954年),原名张伟通,浙江宁波人。字蚀川,中国电影事业之开拓者,电影事业家,中国最早期导演之一。1913年,美国商人于上海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即聘请时年仅23岁的张石川担任公司顾问并让他主持公司制片业务。1916年,创办幻仙公司。1922年,创办明星影片公司,任总经理兼导演。导演、创作有电影150余部。1913年,《难夫难妻》与郑正秋合导(中国第一部故事片三其他导演、电影机构和电影作品•洪深•杨小仲•邵醉翁•侯曜•欧阳予倩四影戏说的理论实质及第一代导演电影的艺术特色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是在20世纪初到20年代末。“影戏”是一种娱乐和演出的形式,在近代经常出现在戏院和茶馆里,和传统戏曲一起构成一种大众化的消遣方式。而“影戏”本身也具有戏剧的某种特点,“它的核心是一种从功能目的论出发的电影叙事本体论,在外层则是一个带有浓厚戏剧化色彩的技巧体系”。中国早期的电影按照“影戏”的观念去创作,还不仅仅是因为它契合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且和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节中国第二代电影导演与戏剧电影说•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孙瑜、袁牧之、应云卫、陈鲤庭、郑君里、吴永刚、沈浮、汤晓丹、张骏祥、桑弧等。“第二代导演”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在艺术上,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长。•第二代导演是在左翼电影运动影响下开始电影创作的,他们遵循反帝反封建的制片路线,追随时代前进步伐,贴近社会生活,摄制了一大批表现工人、农民、妇女和知识分子生活和斗争的影片。他们的代表作有吴永刚的《神女》、程步高的《春蚕》、费穆的《城市之夜》、孙瑜的《大路》、朱石麟的《慈母曲》、史东山的《女人》、蔡楚生的《渔光曲》以及沈西苓、袁牧之的《桃李劫》等。可以说,中国电影从这一代导演开始,才显出自己独立的价值。尽管这代导演的“戏剧意识”还比较强烈,但他们已从对戏剧的摹仿从形式转向内涵,即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所长,只是在故事情节上强烈地追求戏剧悬念、戏剧冲突、戏剧程式。可以这样说,中国电影从这一代导演开始,才显出自己独立的价值。第三节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文革前为第一阶段。优秀作品有成荫的《南征北战》,水华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张嘎》,谢铁骊的《早春二月》,谢晋的《女篮五号》等。•第二阶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除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几部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创作几乎一片空白,中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第三阶段是文革结束后,已过中年的第三代导演拍摄了大批佳作,进入艺术上的丰收期,如《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第三代导演的创作时期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谢晋(1923—2008)是第三代导演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他执导了36部影片,先后获得国内大奖23次,国际大奖10余次,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他举办过个人电影回顾展。•谢晋1947年开始电影导演生涯,代表作品有:《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最后的贵族》、《清凉寺钟声》、《老人与狗》、《鸦片战争》等等。•其中《女篮五号》(1957年,兼编剧)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红色娘子军》是他前期的重要作品。1997年导演的《鸦片战争》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历史题材影片。谢晋导演的电影几乎都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他也被海外影评家誉为“当今国际影坛最有名望的中国人”。谢晋不但有艺术上的创新精神,更具有社会责任感,致力于创作出真正具有精神价值、人文关怀,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谢晋共6次获得“百花奖”,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凌子风(1917年—1999年)原名凌颂强,生于北京,1948年开始执导影片,主要作品:《中华儿女》(与翟强合作)、《光荣人家》、《陕北牧歌》、《春风吹到诺敏河》、《母亲》、《深山里的菊花》、《红旗谱》、《春雷》、《李四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狂》。他导演的第一部影片《中华儿女》展示了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抗日热情,是新中国最早得到国际荣誉的影片之一。1960年执导影片《红旗谱》,在处理革命历史题材上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经验。文革结束后,凌子风艺术创作也进入了鼎盛时期。他把自己的创作视角集中到对现代文学名著的改编上,将老舍、沈从文、许地山、李劫人的作品接连推上银幕。《骆驼祥子》、《边城》、《春桃》和《狂》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构成了凌子风的创作特色。•谢铁骊(1925年—)江苏淮阴人,从影五十余载,编导影片二十余部。代表作品:《暴风骤雨》、《红楼梦》(系列片,共六部)、《海霞》、《早春二月》、《清水湾,淡水湾》、《知音》、《大河奔流》、《包氏父子》、《月落玉长河》。其中,《暴风骤雨》、《早春二月》堪为新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上世纪八十年代,谢铁骊把鸿篇巨制《红楼梦》分为六部搬上了银幕,以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段再现了封建制度的挽歌。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后导演了《月落玉长河》、《天网》等优秀影片,获得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谢铁骊的导演艺术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具有新颖脱俗的艺术魅力,能将深刻的思想内容、缜密的情节结构、精细的人物刻画融会在一起第四节中国第四代电影导演•第四代导演”的主体是六十年代电影学院的毕业生,还包括在同一时期自学成材的人。他们虽然学艺于六十年代,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其艺术才华到1977年以后才发挥出来。几近不惑之年的“第四代导演”,一旦冲出起跑线,便显示出稳健的创作实力和持久的艺术后劲。•他们以开放的视野,吸收新鲜的艺术经验,不懈地探索艺术的特性,承上启下,力图用新观念来改造和发展中国电影。他们提出中国电影要“丢掉戏剧的拐杖”,打破戏剧式结构;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的结构;注重主题与人物的意义性和从生活中,从凡人小事中去开掘社会和人生的哲理。“第四代导演”有理论,有实践,是这一时期获得重大成就的一支导演力量。整个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是伴随着电影和戏剧分家的讨论和对历史的反思进行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滕文骥、黄建中、吴天明等。他们与第三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谢飞,湖南宁乡人,1942年出生于延安,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是第四代导演中最有成就和有国际影响的导演之一。其代表作品有《我们的田野》、《湘女萧萧》、《本命年》、《香魂女》和《黑骏马》等。•吴贻弓,1938年出生,浙江杭州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他的影片,能够和谐地运用电影艺术语言,深入细腻地刻画人物的思想情感,塑造了富有特色的人物,影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的历史感,饱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具有独特的创作构思和抒情诗般的艺术风格和精巧、细腻的艺术构思。1980年与第二代导演吴永刚联合执导的《巴山夜雨》获1981年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城南旧事》获1983年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二届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和1984年第十四届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城南旧事》为中国的散文电影提供了一个难以企及的范本。80年代中期以后,他还导演了《少爷的磨难》、《流亡大学》、《月随人归》、《我们的小花猫》、《姐姐》、《海之魂》、《阙里人家》等。•黄蜀芹,1939年出生,广东番禺人,1964年
本文标题:影视传播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757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