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方案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方案根据成都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成建委201465号)、成都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细则》(成建委2014205号)的要求,以及新都区城乡建设局(新城建2014277号)文件要求,特编写建筑工程中影响住宅工程日后使用的常见质量问题防治措施:一、地下室混凝土开裂:(一)、混凝土裂缝的类型和产生原因混凝土的裂缝按产生的时间可分为硬化前裂缝、硬化过程裂缝和完全硬化后裂缝。按引起裂缝产生的原因把混凝土裂缝分为二大类:第一大类,由第一类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包括按照常规计算的主要应力引起的“荷载裂缝”,以及由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荷载次应力裂缝”,二者通称为结构性裂缝、受力裂缝。第二大类,由第二类荷载即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包括温度、湿度、收缩和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裂缝,也称非结构性裂缝。上述两类裂缝的区别是:前者从外荷载的作用、结构内力的形成,直至裂缝的出现与扩展,似乎都在同一时间瞬时发生并一次完成,是个“一次”过程。而变形荷载的作用,从环境的变化,变形的产生,到约束应力的形成,裂缝的出现与扩展等都不是在同一时间瞬时完成的,它有一个“时间过程”,称之为“传递过程”,是一个多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二)、地下室混凝土开裂防治措施:1、地下室混凝土工程按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内容除满足国家现行有亲标准及相关规定要求外,还应包括地下室周边水位观测、施工降(排)水、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施工缝及后浇带处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主要构件的裂缝及变形观测等内容。2、应本工程地下室采用抗浮设计,雨季施工期间,应安排专人定期观测并记录地下水位。根据观测记录,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停止施工降水时间。3、施工期间,地下室周边回填前,基坑内不得有积水。4、施工期间,应对地下室底板、梁、柱、墙、顶板的裂缝及变形情况进行定期观测并记录,并作相应处置。5、商品砼搅拌站应该加强原材料质量检测和控制,特别是砂石含水量和含泥量的检测和控制(细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3%,粗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1%),以确保混凝土本身的质量稳定;进一步优化混凝土配比,宜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减少水化热,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对一些必要的试验检测工作应予加强,如混凝土收缩试验等。6、柱、墙混凝土养护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下室底层和上部结构首层采用带模养护,带模养护结束后,可以采用洒水养护方式继续养护,也可采用覆盖养护方式继续养护。2其他部位可采用洒水养护,也可采用覆盖养护。7、混凝土覆盖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混凝土裸露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加麻袋、塑料薄膜加草帘进行养护。2塑料薄膜贴紧混凝土裸露表面,塑料薄膜内应保持有凝结水。3覆盖物衔接严密,不得漏盖,层数符合施工方案要求。8、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缓凝型外加剂、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置的混凝土不少于14天。2地下室底层墙、柱和上部结构首层墙、柱,带模养护时间不少于3天。3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施工方案确定。9、地下室底板与迎水面剪力墙根部混凝土应整体浇筑,其施工缝应设置在距底板上面不小于500mm处,并应在剪力墙截面中部安设止水钢板,其弯拆方向应朝向迎水面10、地下工程底板及侧墙后浇带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底板及侧墙后浇带两侧中部安装钢板止水带,固定牢固,其弯拆方向朝向迎水面。2后浇带在封闭前应进行有效的覆盖保护,保持相对清洁。3后浇带的封闭应采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膨胀混凝土,浇筑前对施工缝进行凿毛、清理、润浆。详下图1、2图1图211、地下室迎水面剪力墙后浇带在施工防水前应提前在外侧做胎膜。详下图3:图312、地下工程后浇带支撑系统应独立设置并在该层梁板混凝土浇筑前与其它模板支撑系统连成整体,该支撑系统应在后浇带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时方可拆除。13、地下室侧墙防水层外侧应铺贴软质材料(如聚苯、挤塑板)进行保护,并宜再加砌一道砖墙。详下图4图414、地下室侧墙位于覆土以下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均应采用止水对拉螺杆进行模板因定,止水对拉螺杆两端应设置塑料或木质堵头,模板拆除后应在堵头部位形成的喇叭口根部截断拉杆,不得平混凝土墙面截断拉杆。预留喇叭口须采用防水砂浆进行封堵,且不宜凸出混凝土表面。详下图5:图515、地下室侧墙穿墙管道均应预埋钢套管,钢套管位于墙体中部位置应设置5mm厚80mm宽的钢板止水翼环,焊缝为双面焊缝。穿墙套管与管道间缝隙的填充材料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要求的柔性密封材料填塞密实。施工期间在钢套管迎水面一侧应设置管口盖或点焊钢板进行保护。16、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时,其表面应原浆收光,对存在的质量缺陷应及时修补,并对结构层进行24小时的闭水试验。17、地下室顶板上园林景观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施工应在顶板防水施工前完成,或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破坏防水层。18、当地下室顶板作为施工运输通道时,应对地下室顶板支撑体系进行验算,必要埋还应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方案,并由设计单位进行复核确认。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开裂(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1钢筋混凝土的材料特性1.1混凝土收缩变形。混凝土作为由砂石集料、水泥以及水拌和而成的脆性材料,在施工技术后随着水分的大量蒸发,混凝土体积势必随之收缩产生变形。但是由于现浇混凝土楼板受到梁、柱、墙等周边支座的约束力,并不能自由收缩变形。当约束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承受能力时,就会造成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开裂。这样的裂缝通常出现在板角等应力相对较为集中区域。1.2混凝土温度裂缝。钢筋混凝土楼板浇筑初凝过程中,由于水化热的作用会导致钢筋混凝土内部温度较高,根据相关监测数据发现温度差最高可达50℃以上。在养护期14天内,混凝土内外温差一般处于较大水平。混凝土楼板表面由于具有较好的热量散失条件温度基本相对较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内外温差导致温度应力的产生,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便会导致裂缝的产生。2、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不完善2.1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措施不当。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过程中,模板施工不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也是导致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的主要原因。支模过程中模板的间距过大,上下层之间的支撑不垂直,垂直支撑面与现浇楼板接触位置松动等等都会造成模板支撑体系变形,使混凝土楼板内产生过大的应力变形,造成裂缝的发生。此外,拆除模板过早,由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尚未达到设计承载能力,在荷载的作用下楼板结构受荷超过承载能力也会造成楼板的开裂。2.2管线埋设处理不当。现阶段现浇混凝土埋设的电暖等各类管线主要为pvc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混凝土楼板内的有效截面减小,而且pvc管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差别较大,粘结力不强,造成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密实度不足,极易导致由于应力集中而造成的楼板开裂。2.3混凝土泵送浇捣施工存在质量问题。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一般采取泵送的方式,这就要求混凝土的坍落度在120-220之间,水泥用量以及水灰比均较大。同时为了缓解运输过程中出现初凝,部分混凝土中还掺加了缓凝剂,极易导致在泵送以及浇捣过程中出现浮浆,造成浇筑混凝土的均匀性较差,表面收缩量增加,因而出现裂缝。3、钢筋混凝土养护措施不规范规范合理的养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收缩量,试验研究表明混凝土保湿养生两周相比于不足一周的养护时间,收缩量可以降低25%左右,这对于控制混凝土现浇楼板的裂缝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部分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浇筑结束后的保湿养生重视不足,难以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养护,造成现浇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二)、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原材料混凝土质量。由于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大多使用商品混凝土,因此为避免由于混凝土材料原因出现裂缝,必须严格控制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质量,严格按照设计以及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及计量(预拌混凝土掺合料总掺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25%,最大不应超过30%)。对于进场使用的混凝土,处进行坍落度等必要的试验验收外,仍需留置混凝土试块,以确保用于浇筑施工的混凝土质量。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在供应预拌混凝土时,应向施工单位提供《预拌混凝土产品说明书》,其中应明确混凝土防治裂缝施工注意事项。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2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的预计龄期。3混凝土自浇筑起至安装钢筋、模板等施加施工荷载的建议时间。4对混凝土养护方式及养护时间的建议。5由于混凝土自身特性可能引起裂缝的其它施工注意事项。预拌混凝土严禁在运输、泵送等过程中加水。2、完善钢筋混凝土现浇过程施工工艺,规范混凝土养护作业。对于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作业,首先应该根据工况及相关要求进行设计验算,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吊装等各种荷载对模板稳定性的影响。对于钢筋的绑扎,应该确保保护层的厚度与设计要求一致,避免保护层过厚导致现浇板有效厚度降低而出现裂缝。电暖等管线的铺设应尽可能的与钢筋交叉布置或者与现浇板短跨方向平行铺设。避免多层管线相互叠放造成应力集中,如不得已需要在各种管线集中位置增加钢筋加强网或采取预埋线盒等保护措施。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捣实作业,应根据不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确保初凝前完成捣实以及找平。在现浇混凝土终凝时间之前应完成板面的抹压工作,以便于及时进行混凝土保湿养生。规范合理的混凝土养护措施,是提高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整体强度,预防裂缝发生的有效措施。养护作业的关键要点在于确保混凝土处于潮湿状态下,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养护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或者使用薄膜养生液,保湿养生时间不得低于一周,对于使用外掺剂的混凝土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3、施工单位应编制裂缝防治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内容:1预拌混凝土性能及进场验收指标。2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技术要求。3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4电气线管位置、多层线管交叉控制措施。5现浇板厚度控制措施。6混凝土浇捣控制措施。7混凝土初凝前找平与终凝前抹压时间控制措施。8混凝土养护方式与养护时间。9钢筋、模板吊装时间及防冲撞控制措施。10拆模时间。4、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应满足下列要求:1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检查配合比通知单、水泥、砂石抽样检测报告,检测混凝土坍落度。2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参加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参与混凝土试块留置、坍落度测试等,并在有关记录上签字。i.钢筋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现浇板负弯矩钢筋应设置足够强度、刚度的钢筋撑铁,其间距不宜超过800mm。2起始钢筋位置距梁(墙)边不大于50mm。3板底钢筋应设置垫块,每0.8㎡不少于1个,不得用钢筋作垫块。5、线管敷设应满足下列要求:1线管宜布置在梁内,确需在现浇板内埋设时,应采取措施将其固定在板上、下两层钢筋中间。2线管敷设不宜交叉,确需交叉的不宜超过二层管线。严禁三层及三层以上线管交错叠放。3线管在交叉布置处可采用线盒转接,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4当两根及以上线管并行时,各线管水平间距不应小于25mm。6、混凝土浇捣应满足下列要求:1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及施工方案的要求留置施工缝。2在混凝土浇筑时,应设置临时浇筑通道,避免在浇筑面上行走和堆放施工机具、材料。3现浇板振捣宜采用平板振动器。4混凝土终凝前应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并进行覆盖。7、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保现浇板厚度准确。现浇板施工前,在每跨柱子的插筋上(剪力墙结构在暗柱插筋上)根据标高标出结构+50点,且用红油漆做好标识。+50点之间对角拉设细绳水平线,且保证水平线拉紧。在每跨之间浇筑混凝土时,根据水平线做出现浇板面的控制点,控制点要均匀分布,间距不应超过2m,控制点与水平线的距离为500mm。最后根据控制点,采用两米刮尺将每跨的混凝土面找平。8、现浇板可施加荷载与模板拆除应满足下列要求:1严格控制现浇板可施加荷载的时间,板面吊运模板、钢筋等材料时间不得早于混凝土终凝后24h。2吊运材料应做到少吊轻放,材料堆放处应事先铺设木垫板,位置应避开现浇板跨中部位,力求减少吊运荷载对现浇板造成的冲击。3严格控制现浇板拆模时间
本文标题: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76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