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下)(精选多篇)
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下)(精选多篇)第一篇: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下)本次调查于2014年5月进行.调查选取浙江省14所不同类型高校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14份,有效回收串为87.6.其中大学生的性别抽样分布为:男性占54.3,女性占45.7;年级的抽样分布为:大一占28.9,大二占31.5,大三占22.8,大四占13.2,硕士生占3.3,博士生占0.3.年龄的抽样分布为:20以下占41.2,21—25岁占57.8,26-30岁占o.8,31—35岁占0.2,36-40岁占0.1.政治面貌的抽样分布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占21.2,共青团员占77.5,民主党派占0.3,无党派人士占1.0.地区的抽样分布为:来自贫困或较贫困地区农村的占24.6,来自贫困或较贫困地区城市的占12.3,来自富裕或较富裕地区农村的占32.3,来自富裕或较富裕地区城市的占30.8.经济状况的抽样分布为:很困难且领取贷款补助的占10.8,比较困难全没有贷款的占14.7,一般的占70.0,比较宽裕的占12.8,很宽裕的占0.8.经济来源的抽样分布为:靠父母家长帮助的占91.5,靠自己打工的占3.3,靠贷款及补助的占3.7,靠奖学金的占0.8,其它的占0.8.居住方式的抽样分布为:住学校集体宿舍的占94.9,和家长一起住在校外的占1.8,与同学一起住在校外的占2.4,其它的占1.0.此外,被调查大学生中,有51.8的学生为学生干部,有48.8的学生为独生子女.二,大学生思想道傅状况大学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16大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变化的特点,如何准确地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开拓新格局,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现象扫描(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全息摄影1,政治态度解析(1)关心国家大事,政治思想稳定,健康.前些年,社会上流行”经济腾飞,道德滑坡”的说法,一些人想当然的认为,当代大学生只关心经济利益而不关心国家大事,事实并非如此.调查表明,众多的大学生已明确地认识到个人成长离不开现实的政治环境,所以他们普遍关注国际国内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及社会政策,爱国热情高涨.调查显示,52.4的学生认为自己很爱国,82.5的学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在问及”过去的一年多,哪些新闻事件给你留下印象最深(按优先顺序选5项广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美英对伊发动战争”(91.5),叫≥典”流行(90.3),”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87),”姚明成为a状员秀(48),”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会”(41.6).调查还显示,66.7的大学生经常收听或收看新闻节目.此外,大学生对政治生活中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如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社会腐败现象,农村经济发展问题,”非典”问题及道德失范等问题都比较关~,对保持政治局势的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充满信心.在问及”您认为国内亟待解决的问题(按优先顺序选5项)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社会腐败(81.4),抗击”非典”,建立有效的公共卫生体系(73.3),贫富差距(59.5),”三农”问题(54.5),道德失范(50.9).调查还显示,两年前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治安”及”国企改革”问题,由于政府这两年的努力,已初见成效,不再被大学生列入国内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的前五位.这表明,大学生对政治问题,重大政治事件的看法多能站在国家大局的制高点上,明确意识到国家政治环境对自己成才的重要性,并且能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主张在现实的政治环境下寻求个人的全面发展.(2)政治视野比较开阔,政治评价更为积极.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已开始跳出传统视野,能在更广阔的背景下看待政治问题.调查显示,78.4的学生同意(完全同意和”同意”的比例之和,下同)”中国必须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76.2的学生同意”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72.9的学生同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79.5的学生同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实事求是,催人奋进,一定能实现”.而二年前我们在对浙江省大学生进行调查时,对前三个问题持同意态度的人的比例分别是68.7,64.1,72.3.由此可见,大学生在实践中已进一步认识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感受到了祖国的发展与进步,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也说明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的主流与”三个代表”的契合程度是比较高的.(3)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对政治,社会问题的分析更趋冷静和理性化.当代大学生已能比较冷静地思考一系列政治问题,不再容易被某种思潮或某种势力所左右而采取过激的行动,政治上日趋成熟.第二篇:关于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少年强则国强”,当代青少年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关系到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形成,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为了能够走进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清晰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如实的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小组利用五一假期期间,深入我校大学生当中,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和道德素养状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本次调查于2014年5月上旬进行.调查选取我校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35份,其中大学生的性别抽样分布为:男性占52.7%,女性占47.3%;年级的抽样分布为:大一占41.9%,大二占38.5%,大三占8.4%,大四占11.2%,.政治面貌的抽样分布为:中~员占21.2%,共青团员占77.5%.现将问卷具体结果报告如下: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有着浓烈的爱国意识。众多大学生已经明确认识到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所以很关心国家大事,对政治形势具有一定的鉴别力。如“对中央的一年来的工作的总体印象”的满意度达到78.88%,对“规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快经济发展”的满意度达到74.73%,“实施西部打开发战略”达到74.45%,“解决三农问题”达到70.11%,“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情况”达到68.75%。在被问到对台湾~“~”行为的看法时,高达74.3%的人表示很反对,16.1%表示一般反对。由此可见,大学生们的评价基本是理性的,既能认识到社会的进步,也能发现问题,很少有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这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已经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评价政治、社会问题,同时表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大学生对党的信任度增强大学生对党的信任度增强。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61.63%的学生认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59.12%的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把自身建设好。44.35%的学生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极大的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且在被调查学生中,48.0%的学生是入党积极分子,还有37.0%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外,在被问到如何看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时,61.1%的学生认为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其中还有54.4%的学生能准确地说出“三个代表”。对于共产主义,当代大学生也表示了极大的信心,51.7%的大学生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二、大学生对国际国内时事的关注度有所降低,学习生活和就业成为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焦点调查还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精英意识已经转为平~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的落后和大学生的稀缺和受重用造就了大学生的“精英意识”。然而市场经济的冲击把大学生推向了竞争的前台,上大学缴费、毕业双向选择、就业压力大、用人单位条件苛刻等问题使当代大学生不得不对自身的社会定位趋于冷静和现实,在内心中树立把自己置身于普通社会一员的“平~识”,如有40.6%的学生希望成为合格的建设者,11.17%的学生想成为守法的公民。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更多的是抱着一种务实的态度,更多的关注身边的和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对于时事和一些跟自己关系不大的事热情不是很高!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他们经常谈论的中心话题依次是:日常学习与生活问题(29.5%),恋爱问题(27.1%),毕业分配问题(21.3%),国际或国内时事话题(17.2%);在大学四年里他们最想学到的依次是: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41.7%),过硬的专业知识(33.4%),多一种人生的历练(19.6%);而在选择职业方面,35.4%的学生都会首先选择工资待遇较好的外企或金融机构,然后是工作相对稳定的国企和政府机关(20.6%)。其中还有一部分人在毕业后愿意到西部工作(35.6%).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上最重要的变化趋势就是努力寻求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积极健康、务实进取成为当今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三、当代大学生对社会道德规范具有一定程度的认同感。66.02%的学生认为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集体利益。调查中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体现了公平、效率、竞争、自立、敬业、诚信的时代特征。尤其是诚实、守信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在大学生中有着很高的认同度,47.43%的学生认为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奉献、敬业、诚信,有67.38%的学生同意“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而且47.0%的学生认为大多数人还是讲究诚信。对于作为当代道德规范的“八荣八耻”,46.1%的大学生认为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2.4%的学生要把它当作个人努力的方向,尽自己的能力做到。尽管大学生对社会道德规范有了一定的认同,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当代大学生更多的关注自我,所以他们的道德责任感还是比较淡,对于社会上一些不好的行为63%的人认为只要不影响到自己就可以容忍。而且大多数人的思想追求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35.6%),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是利己主义者和拜金主义者(30.1%)。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拥护党的领导和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人生态度比(本站推荐)较积极,能够把个人价值实现与服务社会统一起来。时代的变迁、观念的嬗变使当代大学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独特性,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该适应教育对象的变化探索新的应对方案。而对策的探讨则应围绕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爱国理念和道德素养的培养进行。以下就是我在调查分析后的一些建议:首先要继续充分发挥“两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是学生获得思想洗礼的最主要场所,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个场所的巨大作用,在“两课”中注入更多、更有价值的,关于爱国、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其次,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针对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积极应对。以往我们的思想教育大都把广大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说教式的理论灌输,这样往往适得其反,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他们对思想教育产生厌恶,从而不愿自觉接受教育。现在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带上大街,采用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领会到爱国、讲道德的重要性。再次,要坚持以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八荣八耻”为准则,构建大学生价值整合的有效机制。“八荣八耻”是当代我们的道德准则,只有坚持按“八荣八耻”的要求来做,才符合当代的道德要求。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思政教育新渠道。网络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之一,在互联网上上对学
本文标题: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下)(精选多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78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