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案例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案例分析审计实务•第一部分审计准备阶段•第二部分现场取证阶段•第三部分审计报告阶段•第四部分审计成果利用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5号——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第十二条审计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审计立项;•(二)编制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三)确定审计组;•(四)制发审计通知书。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5号——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第二十条审计实施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召开审计组进点会议;•(二)开展审前调查;•(三)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四)现场审计取证;•(五)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六)撰写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七)征求企业内管干部及其所在企业意见。第一部分审前调查和审计方案•一、审前调查的意义•二、审前调查的具体内容•三、有关审前调查的几点建议•四、实施方案内容•五、实施方案存在问题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5号——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第二十二条开展审前调查。审计组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应当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性质、紧急程度,安排适当的人员和时间,调查了解企业内管干部及其所在企业的有关情况。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5号——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第二十三条审计组在编写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前,应当熟悉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调查了解企业内管干部及其所在企业的基本情况,并对所在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初步测试。需要了解的基本情况包括以下内容:•(一)所在企业的历史沿革、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营范围、财务状况、财务和业务管理体制、关联方关系等;•(二)企业内管干部的职责范围和分管工作;•(三)经营环境,如国家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经营风险,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四)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特定的会计、税收、外汇、贸易等惯例的要求及执行情况;•(五)所在企业适用的业绩指标体系以及业绩评价情况;•(六)所在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七)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监管、检查及其整改情况;•(八)内部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掌握的企业内管干部遵守廉洁从业规定等方面的情况;•(九)信息系统及其电子数据;•(十)其他需要了解的情况。一、审前调查的意义•审前调查已经成为审计准备阶段的重要内容。加强审前对于确定审计的重点、范围和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审计方案和制定内控制度符合性测试,打好基础。能够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事实证明:开展审前调查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审前调查的具体内容•(一)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济环境,•(二)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的情况•(三)了解行业自身的情况;•(四)了解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法规、规章、政策•(五)根据被审计业务经营的特点,选择并掌握适当的审计方法三、有关审前调查的几点建议:•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2、拟定审前调查提纲,提前做好准备;•3、全面收集资料,及时汇总问题;•4、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审前调查实际操作步骤•第一,开出资料清单。•第二,根据收集的资料编制几张表格:单位组织架构图、单位基本情况表、财务收支情况表,重要经济决策事项统计表。•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5号——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第十七条企业内管干部及其所在企业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审计通知书的要求提供与企业内管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下列资料:•(一)企业内管干部任期内财务收支相关资料;•(二)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合同、考核指标下达及其检查结果、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档案等资料;•(三)主管部门有关批准文件;•(四)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报告、内部与外部审计结果及其相关资料;•(五)重大事项,包括重大历史遗留问题、重大诉讼事项和重大违纪事项等的处理情况;•(六)企业内管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述职报告。述职报告主要内容包括:•1.任职期限、职责范围和分管的工作;•2.任期内各项目标任务及其完成情况,重要规章制度及内部控制的制定、完善和执行情况,任职前和任期内重大经济遗留问题及其处理情况等;•3.任期内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情况,重大经济决策事项、决策过程及其执行效果;•4.任期内存在的主要问题;•5.任期内个人遵守廉洁从业规定的情况;•6.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七)审计组认为需要的其他资料。资料清单•1、本级及下属单位基本情况总结材料、年度工作总结、营业执照等相关。•2、领导干部任职时间及任内分工调整情况。•3、近年科学发展经营战略、规划和重大措施的制定情况及其实施效果等材料及相关附件。•4、近年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宏观经济政策情况及效果等总结材料及相关附件;•5、近年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上级主管部门各项政策、措施情况等总结材料及相关附件;•6、近年政府和主管部门制定的目标责任制的完成情况,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在的问题等书面总结材料及相关附件;•7、近年重大经济决策总体情况包括决策事项及相关附件;•8、近年重大投资和工程项目情况等材料及相关附件;•9、近年重大资本运作事项情况等材料及相关附件;•10、近年重大资产处置事项情况等材料及相关附件;•11、近年重大采购事项情况等材料及相关附件;•12、近年重大担保借款事项情况及材料相关附件;•13、近年重大诉讼事项情况等材料及相关附件;•14、近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资产质量、风险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情况等材料及相关附件;•15、近年专项资金申报、管理、使用情况•16、近年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和执行情况等材料及相关附件;•17、近年单位会议纪要和上报上级单位批准、备案材料及相关附件;•18、人民来信情况及提供个人廉洁自律情况说明;•19、近年执行的相关会计制度•20、提供与单位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等材料;•21、近年本级及下属单位资产、负债及收支情况;近年财务报表、社会审计的审计报告;•22、本级及下属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情况;••几张表格•根据收集的资料编制几张表格:•单位组织架构图•单位基本情况表•财务收支情况表•重要经济决策事项统计表•审前调查表.xls基本情况表包括的内容•1.单位名称2.成立时间3.注册资本•4.持股比率5.法定代表人6.单位类型•7.投资主体8.经营范围9.资产总额•10负债总额11.净资产12.收支结余•备注重要经济决策事项统计表•重要经济决策事项统计表一般是通过查看单位的党组会议纪要、董事会会议纪要、总经理办公会会议纪要、查看相关收文、发文资料等,经过梳理整理出重大经济决策、重大投资和工程项、重大资本运作事项、重大资产处置事项、重大采购事项、重大担保借款事项、重大诉讼事项等。通过这些重大事项的梳理从而确定审计重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编制审计实施方案•1.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组针对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内容、实施步骤和方法、审计查证事项及人员分工、审计时间及工作进度等所作的具体安排。•2.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审计目的,编制依据,具体的审计范围、内容和重点以及据此确定的具体审计查证事项,具体审计程序及方法,审计组成员、业务分工与整体工作进度,以及其他有关内容审计内容及重点•1.事业发展情况•2.内部管理情况•3.财政财务收支情况•4.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情况•5.重要经济决策情况•6.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情况重要经济决策情况•决策制度建立情况•重要经济决策的合法性•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5号——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第二十四条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审计组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企业内部有关规定和审前调查的情况,按照重要性和谨慎性原则,在评估风险的基础上,围绕审计目标确定审计的范围、内容、方法和步骤,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编制依据;•(二)企业内管干部所在企业的名称和基本情况;•(三)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四)审计内容、重点、方法及具体实施步骤;•(五)预定审计工作起讫日期;•(六)重要性水平及对审计风险的评估;•(七)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成员及其分工;•(八)审计质量控制措施;•(九)编制单位、日期;•(十)其他有关内容。•第二十五条审计实施方案由审计组编制,经审计组组长审核,报内部审计机构主管领导批准实施。实施方案存在问题•(一)审前调查不够深入细致。•(三)审计实施方案的执行不够严肃。•(二)审计实施方案编制不够规范。第二部分审计现场阶段•召开进点会•张贴审计公告•发放调查问卷•现场审计查证•审计工作底稿现场审计查证阶段•审计现场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几个重要事项的现场审计及案例(一)审计证据•1.审计取证应记录完整、清晰•2.对各类违法违规问题的取证,要形成有效的证据链,保证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充分性•3.要避免审计证据过度取证,影响实际效率•4.审计取证应当在撤点前或撤点的同时,与被审计单位见面并交换意见,由被审单位主要行政负责人(或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必要时还要由审计事项的当事人和最相关人员追加签字。(二)提高审计取证的质量途径1.参与具体审计事项取证的人员共同研究;2.由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对经验较少进行指导3.审计组会议集体讨论取证4.与被审计单位及相关人员充分沟通;5.向有关部门、专业机构或者专家咨询(三)审计项目负责人发挥的作用•跟踪检查项目审计方案的执行情况,督促落实审计事项,提出工作要求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了解掌握审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查证过程,解决审计现场出现问题。•对不能胜任的审计人员,应当及时调整分工。•注意把握工作进度,严格控制审计现场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四)主审应发挥的作用•主审要经常召开碰头会,加强审计人员之间的工作配合,使审计组成员个体的审计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其他成员,保障审计信息资源的畅通共享。•审计组成员之间应当建立之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主审在现场要根据情况,对取证作出要求。(五)审计组现场会议制度•审计组应有例会制度,每周一次•可根据需要随时召开审计组碰头会•研究和解决审计查证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开会和讨论,集思广义。(六)审计谈话及座谈会•现场查证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谈话,谈话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审计组每到一个单位,如果认为有必要,可以在适当范围内组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广泛了解被审计方(包括经济责任人)的有关情况。(七)审计延伸调查•实施审计过程中,如果遇有重大关联事项,审计组有权到本单位所属的其他有关单位或部门进行延伸调查核实•外调要带本单位介绍信,工作证,身份证•外调时注意保密,以免走露风声,打草惊蛇。以防别人提前做好准备,无功而返。•案例•1工商局外调案例•2银行外调案例•3相关单位外调案例几个重要事项的现场审计•1.内控制度•2.收入、支出•3.资产审计•4.货币资金•5.专项资金•6.预算管理•7.下属单位审计(一)内控制度•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案例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适用范围•什么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责任•内部控制的方法•内部控制职能部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内部监督适用范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什么是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三条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内部控制的目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四条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内部控制的责任界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六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内部控制的方法(措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十二条单位内部控制的控制方法一般包括: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
本文标题: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案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795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