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松花江上《松花江上》,从内容和感情脉络上看,可分为怀故、漂流、呼唤三个基本层次。第一层次:怀故。开头一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中的“东北松花江”,如今读来好像仅是一个地点的介绍,可是一旦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点了,它是人民亡失家乡的代名词,是抗日战争的起点。“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讲说了家乡的美丽富饶。凡是思乡歌曲,其内容均忘不了写“乡井土”,你看无论是离开家乡谋生还是沦陷的人们,总要携带一包土,以表示思乡之情。可这是在自己国土上的有家无处归啊,歌词采用描写家乡的美丽富饶方法来诉说,再加一声“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悲凄之情就更不能堪!作为炎黄子孙,一直以“孝”为最高道德规范,如今眼睁睁看到父母双亲遭受凌辱,却不能回去看望,谁之罪?就是那“九一八”!就是那不抵抗的政府!这才使得人们被迫离开美丽而富饶的东北,离开父母,此怀故,是仇恨扎根;也由此过度到第二层次。第二层次:漂流。“九一八,九一八”,反复告示,告诫人们不忘灾难的日子,这也是诉说“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的根由。“在那个悲惨的时候”,经历了失落故土的悲惨遭遇,经历着丧家的哀痛,经历着逃亡的怆惶,也控诉着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流浪,流浪!整日整夜在关内流浪。”两个“流浪”,应深沉地慢吟,让漂流的情形再现,使仇恨感情的积淀。而后面的一个扩写句式,所加进的“整日整夜”,是流亡所受的艰难煎熬,更是内心痛苦的煎熬,是国耻未雪的仇恨的煎熬。这是无言的泪,是无声的仇。所加上的“在关内”,是在诉说看着家乡遭受日本鬼子的蹂躏,看着自己亲人遭受敌人的杀戮,而不能回去和敌人厮杀,这种撕心裂肺的痛,更是难以诉说。周恩来总理当时曾多次指挥群众高唱《松花江上》,他在文章中指出:“成千成万的青年人无家可归,无学可求,尤其是东北的青年朋友,一再地漂泊流浪,一再地尝受人世间的惨痛。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伤心的人断肠。”“真使伤心的人断肠”,就是此歌词的巨大震撼力所在。第三层次:呼唤。是歌曲的高潮。“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是饱含无限仇恨的发问,在向故乡和亲人发出声声深情的呼唤,寄寓了对早日收复失地的强烈期待。“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这是呼天抢地的呐喊。一声“爹娘啊,爹娘啊”,使苍天为之动容;一句“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诘问,吼出人民复仇的心声。问世间,还有什么再比万众一心的内心复仇的力量来得更强大!因此,歌词不是在哭泣,而是在抗争,它比震天动地的誓言更扬眉出鞘!这是一首满怀离乡、国难之痛的悲歌,歌词中的“我”的遭遇,应是东北人民的遭遇,“我”的呼唤、呐喊,更是全国人民的心声。歌词把国难家仇紧紧联系在一起,用强烈抒情的排比方式,叙述,感叹,发问,反复渲染,增强气势。在怀故中写离恨,在离恨中写期待,把故土之恋、沦丧之痛,完整而有层次地抒写出来,读来苍凉沉郁,慷慨激昂,这就深沉而又曲折地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刚毅的抗争意识。该曲采带尾声的三部的曲式结构,倾诉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覆吟唱的方式引伸展开,悲愤的情绪积聚,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唱出呼天抢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这就是的《松花江上》的旋律!
本文标题:《松花江上》鉴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813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