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7中国古代的选官监察和谏议制度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变化(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规律(三)对中国古代选拔人才制度的几点认识一、选官制度1、西周:宗法分封制下,“世卿世禄”“亲贵合”(流变为恩荫制度)2、战国:军功授爵“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商君列传》请思考:为什么战国时期会实行军功授爵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史记·商君列传》利禄官爵专出于兵,无有异施也。——(《商君书·赏罚》食有劳而禄有功—《说苑·政理》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荀子议兵》3、汉代:察举制、征辟制察举制:地方官在辖地发现人才,通过考察后进行荐举,朝廷考察合格则任用为官。征辟制:征辟是征召和辟除的合称。征召是皇帝根据临时需要直接征聘人才担任各种官职。辟除是官员主动聘请人才来作为自己办事机构中的属官。思考:你认为察举制和征辟制相比军功有何进步之处,又有什么局限性?君主直接选拔人才称之为“征”,又称征召;长官直接任用属吏称之为“辟”,也称辟署、辟除、辟召、辟用等。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和一些重要大臣常以“招贤”的形式人开延聘和招揽人才。燕昭公筑黄金台,卑身厚币以招贤者;齐威王广招稷下学士。战国四君子,信陵君、平原君、孟尝君、春申君,养士3000余人。中央长官辟署可在全国范围内选用人才,地方长官只能在其管辖区内辟署。前者的掾属升迁最快,如东汉的鲁恭,在公位,选辟高第,至列卿、郡守者数十人。汉代的察举方法皇帝下诏指定荐举的科目(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至孝、有道、敦厚、尤异、治剧、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丞相、诸侯王、公卿和郡国守相按科目的要求进行考察和荐举应举者按不同科目考试;或由皇帝出题策问;或由丞相、御史(东汉为尚书)及九卿策试(考试地点为太常寺或公车司马署)根据对策的成绩高下,分别授予官职或选入郎官继续深造主管部分加试一些熟悉官事和书法,按“四科”的不同标准分别授予不同官职四科内容: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遇事不惑,才任三辅令。(《汉官仪》卷上)实行举者与被举者的连坐制度。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汉书·武帝纪》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抱朴子》外篇卷十五《审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1、察举标准笼统,又缺乏严密的考核制度2、官员之私意决定进退评价:缺点:标准过于笼统;二缺乏严密的考试。加之政治昏暗和公卿守相举荐的多是门生故吏,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弄虚作假。4、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任用“中正”官,对本地的人才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一共九等。评价标准为经学、德行、乡闾清议、家世、才实等内容。除分品外,还要根据人的德行等写评语,为“状”,选用人才时,需要将“品”、“状”结合。思考:九品中正制下人才能否被选用的关键在哪里?其标准对什么人有利?九品中正制时间:魏晋南北朝。220年开始,九品官人法。吏部尚书司徒选用核实核查上报大中正任用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本籍州郡的大小中正小中正按九品评定本籍州郡人才等级九品中正制使荐举之责不再属于中央和地方长官,改由专职举士的中正官负责,选用标准除经学、德行、乡议之外,增加了“状”。“状”“品”结合,较汉代严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家世门第的高低日益成为选官的标准,门阀士族为政治的核心,寒素人才难以入仕。在实施过程中,中正官全由士族豪门把持,品评人才也着于门北,被选用者也限于士族,推荐人与被推荐者之间又在政治、经济及生活等方面有密切联系。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成为维护门阀政治、阻塞寒素人才入仕的壁垒。5、隋唐宋明清时期:科举制隋朝:隋文帝:分科推举人隋炀帝:设进士科,试策取士(创科举制)唐朝: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武则天:创武举、殿试唐玄宗:增诗赋为考核内容宋朝:严格考试制度(糊名、誊录、锁院、食禄子弟复试、回避),考试范围和规模都扩大明清:考试制度更严格,八股取士唐代的科举制的发展唐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考试的内容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以诗赋为主。考帖经全赖背诵,做诗赋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进士及第虽难,但及第后易于飞黄腾达,因此被时人视为“士林华选”。武则天创立武举和殿试。武举由兵部主持。唐代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有两种人:一是由中央到地方各级学校的在读生员,二是身家清白符合报名条件经州县审查合格的普通百姓。倡优隶皂刑徒僧尼不得应试,现任官员可以参加制科考试但不得参加常科考试。考试起初由吏部的考功员外郎主持,开元以后,改为由礼部侍郎主持。参加考试者要“结款通保”,即互相担保,进入考场时要核对正身并搜检衣服以防作弊。唐代的科举考试内容前后有所变化,大体上,进士科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明经科为帖经、经义和时务策。帖经是经学基础知识测验,诗赋是考察文采辞章,经义是经学理论,时务策是以经学为基础的政论见解。专科性质的科举,则考专门知识。如明法考律令,明字考《说文》和《字林》,明算考十部算经等等。相比而言,明经考试主要考背诵,易中;进士考诗赋,须构思,故难考。但进士虽难考,但考中后容易飞黄腾达,故时人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的认识,说明人们比较推重。后来进士科独盛,士子更是趋之若鹜。唐代科举能否考中,不仅在于考场发挥如何,更要看平时文章如何。当时有纳卷和行卷之制。参加考试的学子,要把自己的优秀旧作汇集成卷,在考试前送给文坛名士或政坛要人以求推荐,称行卷;或者直接送到礼部供主考录取时参考,称纳卷。例如,白居易向诗人顾况行卷,顾况在读卷前,以其姓名打趣,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但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大惊道:“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唐诗纪事》卷六五)另外还有通榜公荐,主考的友人帮主考定取舍为通榜,高官名人直接向主考举荐为公荐。太学博士吴武陵,十分赞赏杜牧的《阿房宫赋》,径直向主考崔郾推荐为“状头”(即第一名),崔郾答应取为第五名,即是公荐中的趣事一例。唐代科举每年一次,进士大致录取数人至五六十人,中唐以后固定在三十人左右。杜佑在《通典》中称:“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所以,唐人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土”之谣,意谓三十岁考中明经者已老不堪言,而五十岁考中进士者则正当少壮。一中进士,世人皆以“白衣公卿”看待。因此,进士及第,极为荣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就是及第进土的心情写照。但科举考中后,只是取得了任官资格,即出身,是否能够任职还需要经过吏部铨选。宋代的科举制的完善第一,严格了考试程序,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第二,简化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第三,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誊录制。第四,扩大录取名额。例如宋太宗在位的二十多年间科举取士近万人。宋仁宗在位41年,单由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有4517人。宋代科举人数据《文献通考》卷32〈宋登科记总目〉太祖时代取士最多是开宝六年,进士11人,再试取16人,共27人,又诸科96人。太宗淳化三年,进士353人,诸科774人。真宗咸平三年,进士409人,诸科1129人。仁宗皇祐五年,进士520人,诸科522人。神宗元丰八年,进士485人。哲宗元符三年,进士561人。徽宗宣和六年,进士805人。自隋至清,各代进士录取总数,以宋为最,达36131人,加上诸科等总数达11万多人。宋代开科期间每年平均录取进士115.07人,为唐代(26.01人)四倍以上,各科总录取人数为唐代的十倍左右。科举考试制度比唐代严格。从宋太祖后期起,举人经礼部试之后,必须再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才算合格,被录取的人便成为“天子门生”。实行糊名、誊录制度,不许朝廷官员推荐考生,食禄之家的子弟必须复试,对贵戚子弟另设考场和别派考官,实行锁院以减少作弊。文天祥中状元的南宋宝祐四年登科录文天祥像宋代已有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目,是作为榜首前三名的荣誉称号。明清科举三年一科。明共开科83次,清开科112次。考试程序分四级:(1)童试(府、县试):由童生参加考试,州县长官主考,中试称生员,秀才、秀士,取得府县学校的学生资格。正统元年(1436年),设提调学校官,主持一省考试,称“院试”。可带方巾、穿蓝袍。明清考试程序(2)乡试:乡试又称大比,中者称举人。8月中旬举行,又称秋闱。在省署举行,由皇帝派出主考官,明代以各布政使、按察使为监考官,清代以巡抚为首席考监考官。三场,经义、礼乐论述,经史时务策。面试五艺后称乙榜、乙科。解元、亚元、经魁、亚魁、文魁。举人可以直接授官。每省录取多者百余人,少者仅数十人。考生盈万。(3)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春二月举行,又称春闱。由礼部主持,又称礼闱。地点在京城。清末最后两次考试,因八国联军烧毁贡院,改在河南开封举行。亦考三场,中试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魁)。被录取的可参加殿试,取得做官资格。如果没有参加,或没有被殿试录取,仍然是举人。(4)殿试:由皇帝主持的复试,所取者称天子门生。中选者为进士,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甲无定额,赐进士出身;余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称传胪。殿试中进士称甲榜,甲科。可授于较为重要的职官,升迁较快。殿试之后,一甲三人授翰林院修撰和编修,二、三甲参加朝考(一甲三人陪考),也称馆选,点翰林。成绩好的到翰林院学习,称庶吉士。三年后,在下次科考前,举行一次散官考试,合格者优先授官。庶吉士考试更加严格。明代,每科所选不过二十人,每选所留不过三五辈。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清代亦不过十数名,授官时,号称老虎班,无论任职,或是升迁,都优于一般进士出身。明清考试内容与形式明代开始将起源于宋元时期的八股文规定成专为应试的文体,它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束缚在程朱理学之中。读书人为猎取功名,埋头于四书、五经,写空洞的八股文,其他一切有用的知识,概不留心。这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文化科学的发展。科举制从此日益僵化。明代国子监牌坊明代科举考试试卷八股文程式破题承题起讲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正正正正反反反反股者,对偶也。每股中均须一正一反,或一实一虚,或一深一浅排偶论述。所有内容必须本《四书集注》,代圣人立言,不可以己见发挥。只有最后大结时可用己见,但只可言前朝,且只能三四句。入手•材料1(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鱼贯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摭言》•材料2“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你对科举制的看法。科举制的作用积极作用:1)体现了公平性。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权利的局面,为不具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2)体现了科学性.以考试的优劣甄选人才,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3)增强了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4)促进了封建王国共同政治信仰的建立,集权官僚政治的巩固。推动了文教事业的发展。消极作用:束缚了思想的自由发展,尤其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自由思想的发展。(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规律1、选官制度是保证和巩固统治者统治的重要举措;2、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都主要起到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但这些制度在执行的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社会的发展。3、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4、影响我国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方式。5、历代重视选官,“赛马”替代“相马”1.春秋战国:如齐桓公重
本文标题:7中国古代的选官监察和谏议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81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