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VMWARE-VSAN的特点与要求-与优缺点
VSAN的特点与要求,与优缺点VMwareVSAN主要有5个特点:1、运行在标准x86服务器上2、分布式集群,把VM数据文件打散放在多个主机上,每个服务器的本地存储网络池化3、使用SSD作为读写缓存加速层,混合型策略,由SSD提供性能,普通机械硬盘提供容量,适用的市场范围更广4、VSAN中没有LUN也不需要做RAID5或者RAID0+1,使用VMDK为单位的对象存储,所有虚拟化性能、容量、调优设置和存储策略改变都是在VMDK范围中完成的5、VSAN嵌入vSphere内核中,I/O数据路径短且性能高,管理员可以通过简单的点击操作与许可密钥配置启用VSAN功能,可以在vCenter界面管理VSAN。需要注意的是,部署VMwareVSAN有以下一些必备条件:-一个集群配置至少3台主机-所有3台主机都必须提供存储(vSphere5.5U1或者更高版本)-本地连接的磁盘必须包括SSD和HDD-网络连接支持1Gb和10Gb以太网(建议实际环境使用10Gb以太网,否则性能影响非常大)在VSAN规划中,SSD的70%容量用于读缓存,缓存那些被VMDK文件频繁读写的数据,另外30%容量用于写缓存,缓存由VMDK文件发起的写I/O,速度高于机械硬盘。SSD写满的情况下会通过异步操作把SSD写好的数据同步“沉淀”到机械磁盘中。由此可见,SSD是VSAN中非常重要的一层,作为读写缓存极大地提升了性能。-------------------------------------------------------------------------------------------------------------------------------------------Q:vsan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A:利用本地服务器的磁盘空间,降低共享存储的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在性能上利用SSD盘提高读写的性能。缺点是目前所有存储品牌均能支持SSD缓存,而且vsan使用本地硬盘的空间,意味着日后存储空间的扩容没有传统存储那么容易,毕竟本地存储的磁盘槽位是有限的,而且多台服务器本地raid卡的故障点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且vsan的授权要求是每一台物理主机需配置授权许可,总授权数量的成本并不比传统存储的低,甚至更高。Q:vSAN的使用场景有哪些?A:目前vsan仍然处于beta测试阶段,第一个版本是vSphere5.5提出的(目前最新的vSphere6.0的上一个版本),技术并未真正成熟,现阶段典型的应用场景主要以桌面虚拟化,开发测试环境为主。Q:VSAN支持异构服务器吗?A:不完全支持,使用vsan之前必须先参考vsan对服务器的兼容性列表(主要是raid卡和磁盘类型的支持)------------------------------------------------------------------------------------------------------------------------------------------------要设置VSAN,必须满足一定的软硬件需求,用户必须拥有vSphere、vCenter与VSAN的授权,vSphere主机的磁盘也须满足必要的规格,例如:VSAN的软件授权需求VSAN的设定与管理都是透过vSphereWebClient接口存取vCenter来进行,需要5.5Update1以上版本的vCenter,vCenter的Windows版或Appliance版都可以用来管理VSAN。VSAN至少需要3台vSphere主机来建立一个丛集环境,vSphere必须是5.5Update1以上版本。VSAN本身的组件已内含于最新的vSphere5.5Update1中,只要购买对应的授权即可启用。VSAN的授权包括几种不同型式,如按vShpere主机处理器数的单独购买型式、针对VDI的授权、从上一代VSA产品升级等,详见后文的说明。VSAN的丛集节点硬件需求VSAN对丛集中各节点vSphere主机有3个较特别的硬件需求。首先,VSAN要求直接控制底层的磁盘驱动器,所以若vSphere主机安装有RAID卡的话,必须关闭RAID卡的RAID功能,让VSAN以直通方式(pass-thru)存取硬盘。其次,VSAN丛集中每一台vSphere主机,必须至少分配1台硬盘纳入VSAN的储存池,并提供至少1台SSD充当读取与写入快取,SSD可以是SAS/SATA型式,或PCIe型式。第三,VSAN丛集中每一台vSphere主机必须至少有1张网络卡,理论上可以使用GbE网络卡,不过VMware建议使用10GbE网络卡(因应高可用性等功能所带来的背景I/O需求),为了避免单一网络端口或网络卡失效问题,最好是配备1组网络卡。VMware官方网站上提供了已通过VirtualSAN兼容认证过I/O控制器、磁盘驱动器与SSD等周边的产品列表,还有认证过的整机服务器清单,这些认证过的整机服务器产品被称为VirtualSANReadyNode。一般来说,多数x86服务器主机与相关周边硬件都可以运行VSAN,只有目前尚未标准化的PCIeSSD必须特别注意兼容性,必须名列VMware兼容列表中的PCIeSSD产品,才能在VSAN中使用。VSAN的架构与运行方式VSAN可在最少3台、最多32台vSphere主机间,建立1个具备高可用性保护能力的共享datastore,以用于VM对象的储存。丛集中的每台vSphere主机,最多可将35台本机硬盘纳入VSAN的datastore,所以每个VSAN丛集最多可支持1,120台硬盘。而且管理者可随时将额外的vSphere主机、或个别vSphere上的额外硬盘,添加进VSAN丛集,而不会影响VSAN的运作。为了确保数据的可用性,VSAN采用了分布式RAID概念,来因应个别磁盘或个别节点的故障失效。管理者可透过VSAN的政策设定接口,设定失效容许数量(NumberofFailurestoTolerate)属性,来决定个别VM能容许多少台vShpere主机或磁盘失效,而仍能维持数据完整。依管理者设定的失效容许数量不同,VSAN会替VM对象产生不同数量的复本(Replica),并分散存放到不同节点上,当某一个节点、或节点上的硬盘失效,导致原先的VM对象无法被存取时,可透过每个datastore上的保存了每个对象metadata信息的Witnesses数据,将存取需求导向完好的VM复本。VSAN的SSD快取功能VSAN的架构提供2种访问机制来提高I/O效能。第1种是使用大容量的SSD来作为读取与写入快取。每台VSAN节点是以磁盘群组(diskgroup)作为磁盘组态基本单位,每个磁盘群组可容纳最少1台、最多7台硬盘,并搭配1台SSD来充当快取,而每台VSAN节点最多可配置5个磁盘群组,每个磁盘群组都含有1台快取用SSD,所以每个节点最多含有5台作为快取的SSD。利用大容量的SSD作为读取快取,可大幅减少存取底层硬盘的机率,有效降低读取的I/O延迟;写入快取则是作为写入I/O的缓冲区,写入I/O会先进入SSD上的写入缓冲区中,然后再由SSD缓冲区写入底层磁盘,藉此加快写入速度。系统默认以70%的快取用SSD容量作为读取快取,30%容量作为写入快取。如同所有储存系统的写入快取机制,必须预防系统失效导致写入数据遗失的问题,VSAN会依据管理者为VM设定的失效容许数量属性,当每一笔VM数据写入某台VSAN节点的SSD写入快取缓冲区时,也会同时平行写入到其他VSAN节点的SSD写入快取缓冲区,可确保任一节点失效时,其他节点仍保存有完整的写入数据。第2种机制是磁盘Stripe管理者可透过设定stripe数值,将每个储存对象的复本以1MB为单位、分割到多台硬盘上分散存放。Stripe的效果对于读取与写入各有不同,对于写入I/O来说,由于会先进入VSAN的SSD写入缓冲区中,stripe无法发挥太多帮助,不过对于读取I/O来说,若SSD快取区未能命中、必须从底层硬盘读取数据时,透过stripe方式可同时从多台硬盘读取数据,便能有效提高读取速度。视用户环境中个别节点所含有的硬盘数量,以及管理者设定的Stripe数值,Stipe所分布的硬盘可在同一台主机或多台主机上(若设定的Stripe数值大于单一主机所含有的硬盘数量,则系统就会跨多台主机、以将足够数量的硬盘来作为stripe使用)。VSAN与其他功能的兼容性VSAN可兼容于VMwarevSphere大多数的附属功能,包括HA、vMotion、DRS、vSphereReplication与VDP等,加入VSAN丛集的vSphere主机仍可正常的运行前述功能,就连StoragevMotion也可正常使用,可在VSAN的datastore与一般的NFS/VMFSdatastore之间,以StoragevMotion迁移VM。不过受先天架构的限制,StorageDRS、DPM(DistributedPowerManagement)、SIOC(StorageI/OControl)与SRM等几项功能,均无法用于VSAN。其中对于StorageDRS来说,由于在VSAN丛集中只允许1个datastore,与StorageDRS必须建立含有多个datastore的datastore丛集相比,运作方式存在根本的不同。在VSAN丛集中也不允许使用会自动关闭vSphere主机电源的DPM功能,这将会影响到数据的可用性。至于用于调节储存设备I/O效能的SIOC功能,在VSAN上已有更进步的I/O机制可以替代,所以不使用SIOC。类似的,vSphere5.5新增可使用Flash内存作为读取快取的vFRC(vSphereFlashReadCache)功能,由于VSAN已内含了自身的SSD快取功能,所以也没有使用vFRC功能的必要。另外必须搭配后端外接储存设备远程复制功能的SRM(SiteRecoveryManager)异地备援机制,在VSAN环境中也不提供,不过可以Hypervisor端的vSphereReplication功能来替代。「vSphereOnly」的VSANVSAN所建立的储存空间是仅供VMwareVM对象存放使用的datastore,所以是一种「vSphereOnly」的产品,只适用于VMware环境。如果面对的是混合有多种Hypervisor或实体、虚拟主机并存的环境,就必须另外搭配其他储存产品使用,或是改用可适用于异质环境的SAN、NAS等通用型储存设备。
本文标题:VMWARE-VSAN的特点与要求-与优缺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830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