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胶囊剂的制备第三节胶囊剂的质量控制及包装第十四章胶囊剂一、胶囊剂的含义与分类1、胶囊剂(Capsules):将中药用适宜的方法加工后,加入适宜的辅料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封软质囊材中的固体制剂。药物:类型:化学药物、中药材粉末、中药提取物状态:粉末、颗粒、丸、液体、半固体性状:固体制剂2第一节概述第十四章胶囊剂2、胶囊剂的分类第一节概述第十四章胶囊剂硬胶囊软胶囊肠溶胶囊(不封闭)固体半固体(封闭)油类、油溶液乳浊液、混悬液固体有缝(压制法、滚膜法)无缝(滴制法)胶囊剂1)硬胶囊剂:将中药提取物、中药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中药细粉与适宜辅料制成的均匀粉末、细小颗粒、小丸、半固体或液体,填充于空心胶囊中制成的剂型。2)软胶囊剂:将中药提取物、液体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后,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密封于软质囊材中制成的胶囊剂。(3)肠溶胶囊:系指不溶于胃液,但能在肠液中崩解、溶化、释放药物的胶囊剂。二、胶囊剂的特点1、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2、分散快、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3、可提高药物稳定性4、延缓药物的释放(定时、定位)5、可弥补其他剂型的不足6、可使胶囊剂、囊壁印字、利于识别不适宜于制成胶囊剂:1.能溶解囊壳的药物2.易溶性及刺激性药物3.风化或吸湿性强药物•不适合用于低龄儿童7胶囊剂的特点——缺点第一节概述88第十四章胶囊剂一.胶囊剂的囊材二.硬胶囊剂的制备三.软胶囊剂的制备四.肠溶胶囊剂的制备第二节胶囊剂的制备第十二章胶囊剂一、胶囊剂的囊材囊材主要材料其他材料主料增塑剂明胶甘油着色剂防腐剂遮光剂芳香剂食用色素尼泊金类二氧化钛食用香料原料:黏度、胶冻力和PH等骨胶-硬、脆,透明度差皮胶-可塑性、透明度好制法:酸法水解(A型)-pH8~9碱法水解(B型)-pH4~5增塑:保持弹性、柔软性保湿:防碎裂明胶、增塑剂、水分三者的比例决定了胶囊壳的硬度、柔韧性10第二节胶囊剂的制备第十四章胶囊剂明胶、增塑剂、含水量的控制增塑剂含量--决定囊壳的柔韧性•硬胶囊剂:5%•软胶囊剂:20%水含量决定--囊壳的硬度和脆性•硬胶囊剂:12~15%•软胶囊剂:7~9%11第十四章胶囊剂二、硬胶囊剂的制备中药处理细粉或颗粒囊材制备胶囊壳填充封口硬胶囊第二节胶囊剂的制备1.囊材–主料:明胶—增塑剂:甘油、山梨醇、天然胶等,用量低于5%–分类:(1)无色透明-不含色素及二氧化钛(2)有色透明-含色素,不含二氧化钛(3)不透明--含二氧化钛第二节胶囊剂的制备(一)硬胶囊壳的制备2.制法——栓模法13第二节胶囊剂的制备干燥室增塑剂防腐剂着色剂遮光剂冷风溶胶蘸胶制坯干燥脱模切割整理空胶囊生产录像10000级,温度10~25℃,RH35%~45%3.胶囊壳的规格–规格标准:•帽-外径、长度,体-外径、长度,全长,壁厚7.657.3311.0518.6921.500.12帽节体节O号胶囊15第二节胶囊剂的制备常用胶囊壳规格及其填充容积规格00000012345容积(ml)1.420.950.670.480.370.270.200.1316第二节胶囊剂的制备第十四章胶囊剂4.胶囊壳的质量要求《药典》-外观、含水量、脆碎度、崩解时限等–含水量要求:12%~15%–溶解要求:25C水/15min-不溶36~38C0.5%HCL15min-完全溶解变脆易碎10%12%合适15%18%软化变形生产、贮藏环境相对湿度——40%17第二节胶囊剂的制备(二)药物的填充–类型选择:•普通•锁口型–规格选择•原则-根据药物剂量所占容积选择最小的型号1.胶囊壳的选择2.药物的处理目的:克服引起填充困难的因素•量小稀释剂•流动性差润滑剂/制粒•量大提取、浓缩/干燥后制粒•中药浸膏粉干燥,加药材粉、辅料•挥发油吸收剂3.药物填充方法–填充环境:温度25℃,RH40%–填充方法•手工填充(一般手工填充、硬胶囊分装器)硬胶囊分装器分装原理示意图半自动填充录像•机械填充(硬胶囊药物填充机)硬胶囊药物填充机工序流程示意图供给排列校准方向填充套合排出硬胶囊药物填充机的药物填充方式23第二节胶囊剂的制备自由流动方式螺旋转压方式填充管压块填充方式活塞上下往复压入方式真空吸入填充方式第二节胶囊剂的制备–目的-防止脱节、漏药(锁口型无需封口)–材料-明胶液(与空胶囊组成相同)–方法•明胶液温度50C•涂于帽节与体节套合处缝隙•封口后烘干(三)封口(四)胶囊剂制备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1、装量差异超限:药物、囊壳、设备等因素;2、吸潮:结块、霉变、崩解时限等独一味胶囊【处方】独一味1000g【制法】取独一味,粉碎,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30的清膏,80℃以下干燥,加入适量淀粉,制颗粒,干燥,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规格】每粒装0.3g三、肠溶胶囊剂的制备•用途–防止刺激性药物对胃的刺激性–肠道定位给药•类型–硬胶囊或软胶囊•制法–甲醛与胶囊直接作用–胶囊包衣法第十四章胶囊剂第二节胶囊剂的制备30第二节胶囊剂的制备第十四章胶囊剂甲醛蒸气胶囊剂(已封装)RCOO-NH3+明胶甲醛明胶(失去-NH3+,保留-COO-)甲醛不溶于胃的酸性环境可溶于肠的碱性环境影响因素:甲醛浓度及接触时间贮存时间1.甲醛与胶囊直接作用–产品质量不稳定,少用31第二节胶囊剂的制备第十四章胶囊剂2.胶囊包衣法–硬胶囊•在空胶囊外用肠溶材料包衣•包衣材料:肠溶性材料(CAP和EudragitL、S)•包衣方法:沸腾床–用PVP作底衣可改善“脱壳”•优点:成品性质稳定,质量好–软胶囊•对胶囊的囊材有特殊要求•直接在软胶囊外包衣四、软胶囊剂的制备—主料•明胶、阿拉伯胶—增塑剂•甘油、三梨醇•用量大于20%(一)囊材—附加剂、水—可塑性强,弹性大,—弹性与明胶、增塑剂和水比例有关—明胶、甘油、水比例1.0:0.4-0.6:1.0-1.6特点:(二)软胶囊大小的选择软胶囊的形状有球形(胶丸)、椭圆形、管型、瓶型、栓形和鱼型等各种异型。(三)软胶囊内填充物的要求-填充物不能溶解或破坏明胶囊壳-填充物•液体药物和药物溶液•混悬液及乳浊液•固体药物胶体磨–适合:水性:PEG、吐温-80、丙二醇、异丙醇等油性:植物油、挥发油等–不适合:含水量超过5%;O/W型;醛类成分;含低分子量水溶性/挥发性有机物:乙醇、丙酮酸、胺、酯等-pH值4.5~7.5酸性-漏液(水解),碱性-变性1.液体药物和药物溶液–适合•油类(油混悬液、W/O)•非油类:PEG400、PEG600助悬–粒度•>80目–附加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剂、助悬剂2.混悬液及乳浊液–内容物:固体粉末或颗粒–应用不多3.固体药物37第二节胶囊剂的制备第十四章胶囊剂(四)软胶囊剂的制备——制法•1.压制法(模压法)–手工压制法(钢板模压制法)-压丸模–机械压制法(旋转模压制法)-自动旋转轧囊机辅料配制胶液制胶片压制软胶囊90C旋转模压制法工艺流程:溶胶→制胶片→压制→定型→干燥↑配料例:胶液的配制-流程按处方量(明胶-甘油-水=3:3:1)量取水,加入钛白粉(明胶量1.0%)(色素)溶解后,与甘油混合,加入明胶浸渍2小时,在70-80℃水浴中加热至溶解,60℃保温搅拌,密闭配胶罐,开启真空泵抽真空,约2小时至胶液气泡脱净,明胶全部溶解为止,经200目筛过滤后备用45第二节胶囊剂的制备第十四章胶囊剂2.滴制法(滴丸法)--滴制机配料溶胶压丸定型干燥洗/擦丸拣丸晾丸抛光包装工艺流程2.1溶胶:将需要的辅料准备称量好,混合均匀,搅拌熔融,静置保温待用。2.2配料:将需要用的原料称量准备好。2.3制丸:将溶胶和配料按一定的比例装入制丸机中,制造出大小均匀的胶丸。2.4定型:将制备出来的胶丸放置于定型转笼中,动态风干6-8h,使形状正常。2.5洗丸:将定型好的胶丸用规定量的清洁剂清洗,除去表面的油腻。2.6低温干燥:将洗丸后的胶丸放置在干燥间中干燥,使胶丸含水量达到规定标准。2.7拣丸:将干燥后的胶丸进行人工粗拣、精拣,去掉大丸、小丸、异形丸、漏丸、薄壁丸、气泡丸等。软胶囊剂常见问题崩解问题:崩解超限、不崩解-处方、胶皮装量差异:混悬液色素迁移问题:水溶性色素TiO2:51第三节胶囊剂的质量控制第十四章胶囊剂一、胶囊剂的质量要求1.外观2.水分:硬胶囊内容物水分含量9.0%3.装量差异:硬胶囊及软胶囊内容物装量±10%4.崩解时限硬胶囊30min内崩解,软胶囊1h内崩解肠溶胶囊:胃-2h不崩解,肠-1h内崩解第三节胶囊剂的质量控制二、胶囊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生产环境条件–温度25C–相对湿度30~45%装量差异控制–改善填充物流动性(润滑剂、吸收剂)–转速与填充物流动性匹配防止明胶老化–干燥时间、温度、湿度
本文标题:14章 胶囊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85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