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教案教学课题:第七章运动和力§7-1力课时: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5、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表示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录像或图片等,能简单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对力形成初步的认识.2、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通过探究活动感悟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观察和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2、通过作力的示意图,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力的概念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教具:实物投影仪、磁铁、铁钉、铁球、两个刷子、三角板教学过程:第七章运动和力§7-1力一、什么是力教师先投影图片人压跳板跳水,运动员踢球:或观察教材90页中前四幅图片(通过课件),从不同侧面展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等情况.演示:起重机吊起钢管,磁铁吸引铁棒.总结这些实例的特点:这些都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作用.从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说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分析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一个物体也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受到力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加力作用的是施力物体.不存在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演示:磁铁吸引铁钉磁铁与铁钉没有接触就被吸起来了.说明物体之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力的相互性演示:1.两刷子互相摩擦,刷毛都变弯曲.2.两小车上各放一条形磁铁,松手后两车同时开始运动、手托球.3.穿旱冰鞋的同学互推力的单位: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N).在这里介绍牛顿的资料那么,牛顿这个单位究竟有多大?我手托两个鸡蛋,告诉学生,手托住两个中等大小鸡蛋,大约需要1牛的力.然后举起我们用的物理书放在手上,该书对手的压力大约2.5牛.二、力的作用效果实物投影仪展示:用磁铁吸引静止在光滑桌面上的一个小铁球,铁球在磁铁的力的作用下改变运动状态,由静止变为运动.教师继续用磁铁吸引小铁球,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教师再举一些物体受力发生形变的实例.三、力的三要素教师可以从开门或用板手拧螺母的实例来引出力的三要素.推力离门轴较远,比推力离门轴较近易推开门.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扳手的末端比握在中间容易把螺母拧紧.力的图示在力的图示中表示出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要注意作图顺序,应先定标度,再定点,定方向,定长度,最后画箭头,箭头的尖端正好对齐线段的末端.力的示意图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箭头教师介绍力的示意图,并指出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的区别.教师可对一个力分别作出图示和示意图,从画图的对照中找出二者的区别.布置作业:P171~3练习册本节练习板书设计:第七章运动和力§7-1力一、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的符号:F3.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5.力的单位:N二、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三、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四、力的图示:五、力的示意图:教学反思:教学课题:§7-2力的测量课时: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定性了解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的原理制成的.2、知道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规则和方法.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体会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的问题.2、通过实际测量,学会测量力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观察与测量,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测量工具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和实验,养成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规则和方法.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具:演示用的弹簧测力计、学生用的弹簧测力计(每人或两人一个)教学过程:§7-2力的测量一、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为什么不同的同学拉,弹簧的伸长量不同?人们根据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这个原理设计了一种弹簧测力计,用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来表示拉力或压力的大小.二、弹簧测力计的构造教师用大型演示弹簧测力计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钢制弹簧、挂钩、指针及刻度.讲刻度时应该明确单位、零刻度线、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数以及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要强调测量时不得超过量程.教师带领学生读出几个演示的数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在此过程中,老师巡视观察学生操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注意学生是否进行了指针零位的校正.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总结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正确使用测力计的方法:1、使用前观察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若没对零,调整指针对零(或记下指针这时所对的刻度).将弹簧秤挂在铁架台上,用手拉弹簧秤(不要将指针拉到满刻度下),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回零.2、测力时,让力的作用线与弹簧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3、读数时指针靠近哪条刻度线就读哪条刻度线的值.除教材提醒的三点之外,还要提醒一般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应来回拉动几次挂钩,避免使用过程中弹簧被壳卡住.首先看零刻度线(指针是否指零,若没指零如何调整?)测量时用手提着弹簧秤的挂环(不要用手握住铁壳,以免弹簧卡在铁壳上).利用教材图中所示的几种情景检测学生对测力计使用方法掌握的情况.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教给学生使用方法后,再次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重做上面实验.问题扩展总结正确使用方法之后可适当补充有趣的测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如:(1)用手拉弹簧秤的钩,大家亲自感受1牛顿和5牛顿的力有多大.(2)用一根头发拴在弹簧秤的钩上.测量将头发拉断时的拉力多大.并与其他同学比较.(3)同桌的两个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拉,看看谁对谁的拉力大?布置作业:P201~3练习册本节练习板书设计:§7-2力的测量一、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二、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观察零点.进行调整或几下零点误差.2.要沿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施力.3.靠近哪条刻度线就读哪条刻度线的值.教学反思:教学课题:§7-3重力课时: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重力,及其方向和作用点.2、能用G=mg计算重力的大小.3、通过实验,培养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技能.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重力与质量成正比.2、在发现重力与质量关系的规律时,指导学生学会用比值来处理数据的方法.3、在重力的运用上,教多的采用学生讨论,给学生展示课外知识的机会.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重力以及其运用的学习使学生关注与人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2、通过比较简单的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让大多数同学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熟悉探究的过程方法.教学重点:重力的三要素教学难点: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掌握公式G=mg教具:铁架台、细线、斜面、一重物;弹簧测力计、钩码(学生分组实验)教学过程:§7-3重力1.创设情景得出:什么是重力(1)师:请大家观看自然和生活中的几个现象.(2)播放视频:瀑布、投篮、苹果落地(3)师: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向上抛出的球为什么总落回地面?、大家知道牛顿思考苹果落地的故事吗?(4)请学生简要讲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5)由前面故事指出: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地球的吸引力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6)在物理学中,重力用大写的英文字母G表示.(7)师:大家是否能列举一些物体受到重力的现象呢?问题:空中的篮球受到重力,这个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是谁?2.重力的方向(1)演示:小球由静止竖直落下.(2)演示:把一物体用细线悬挂在水平铁架台上,把物体抬高后放手,最后竖直悬挂静止.(3)从这些现象中,你能猜想出重力的方向吗?(4)演示:如上实验中,把铁架台放在一斜面上,演示此时细线悬挂情况.(演示完后点击相应图片)(5)比较两图片,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方向即为垂直水平面的方向)(6)大家能不能想个办法检测一下你的桌子是否水平?(7)介绍水平仪和重垂线的应用.(ppt)小结3.重力的大小实验探究:(1)演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把一个钩码(50克)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钩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2)你的质量是多少千克呢?你的重力多大?(3)提出问题:物体的重力大小和它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吗?(看学生情况也可启发学生自己提出)(4)组织学生猜想(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和制定表格(6)请各小组交流方案和表格,帮助总结出实验方案和表格.(指出应多测几组数据)(7)请学生分组实验并收集数据.提出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尝试发现规律.(8)请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和所发现的规律.根据情况可提醒学生计算G与m的比值,在表格中补充一列,如:钩码的质量m/kg钩码受到的重力G/N重力与质量之比(N/kg)(9)由实验可总结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是9.8牛/千克(用g表示).(对有的同学得出的比值不正好等于9.8可稍作解释)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可以写作:G=mg强调:①在公式中,m的单位需用千克,计算出的G的单位才是牛.②g=9.8N/kg,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③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属性,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作用,是一种力.在近地面范围内,重力是质量的9.8倍左右,但比如在月球上,物体所受引力约为地球上的1/6.(举例:宇航员的称重图片;播放宇航员月球行走的图片.)(10)师:请同学们计算自己的重力?(指出平时所说的体重其实是质量)(11)师:请大家想象一下,要是地球对物体没有重力作用将会是什么样子?播放宇航员在失重状况下的生活场景.4.简单介绍:重力的作用点(1)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规则的几何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2)举例(课件):找出正方体、球、直尺的重心.(3)请学生想办法用一个手指托住一把直尺(图),观察手指所在刻度.(4)(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可放在扩展资料中)重心的应用: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如不倒翁.5.重力的图示举例:试作出静止在一斜面上的质量为2千克的正方体木块所受重力的图示.(目的在于通过作重力的图示总结所学内容: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6.总结:探究生活中运用重力的事例组织学生讨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可从中获得及时的教学反馈情况.)布置作业:P221~4练习册本节练习板书设计:§7-3重力一、重力G: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二、重力的三要素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2.重力的大小(1)实验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猜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方案与表格:钩码的质量m/kg钩码受到的重力G/N重力与质量之比(N/kg)结论:重力和质量成正比.(2)公式:G=mgg=9.8牛/千克3.重力的作用点: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规则的几何体的重力作用点在几何中心,重力的作用点也叫做物体的重心.4.重力的图示教学反思:(1)由于学生已知地球对物体有吸引力,所以对重力的存在直接能接受.(2)在没有进行辨析前,很多学生确实会把质量与重力划等号.(3)学生参与思考和动手的部分较多;学生展示自己平时课外知识的机会较多,比如关于失重、不倒翁等的讨论.教学课题:§7-4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课时: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力的合成.3、知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和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探究实验假设的验证来培养学生对物理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868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