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学期教材分析
观察想象表达----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四年级的教学特点:•教学内容的过渡字词段落(篇章)•教学重点的过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习惯)•教、学方式的过渡听、记读、思(被动)(主动)•作业内容的过渡字词听说读写(记忆、重现)(综合实践)观察想象表达四年级的读写训练重点:•观察的角度•观察的方法•观察的意识•观察的习惯•边观察边想象•勤写观察记录向优秀作品学习,向作家学习勤于实践,反复练习阅读教学习作教学自然景观观察中的发现动物自然遗产关爱他人的事•教学一•爬山虎的在什么地方生长?•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帮助爬山虎往上爬的?•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感知课文内容——课文写了什么感知课文内容——课堂学习的基础•教学二•课文写了爬山虎的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结合具体语句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你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结合具体语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你从作者的观察方法学到什么?运用这样的方法观察一样植物,写观察日记。以学习观察、领悟表达方法、迁移观察方法、表达方法为教学目标定点观察: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海塘大堤……移动观察(不同角度观察):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船在树下泊了片刻……连续观察:《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鸟的天堂》第一天第二天《火烧云》火烧云上来火烧云颜色、形态的变化火烧云过后《爬山虎的脚》刚长出来的叶子……不几天叶子……长大了的叶子……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变成……巴住……没触着墙……触着墙……《蟋蟀的住宅》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边观察边想象:边观察边思考:观察的发现从事物的几个方面展开观察:植物(叶子、脚等)动物(外形、步态、吃相、声音、睡觉、嬉戏等)《秦兵马俑》规模、类型边观察边比较:鹅和鸭鹅和狗大猫和小猫……移步换景(变换观察角度看到不同的景物):《长城》远看长城……来到长城脚下……站在长城上……《颐和园》进了颐和园的大门……走完长廊……登上万寿山……观察生活中的平凡事物: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教学建议:•单元整合,突出教学重点,促进方法的内化•充分运用文本,学习具体的观察方法,强化观察的重要,把握扶、半扶、放的尺度•坚持写观察日记•老师本身提高观察意识,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率先垂范•经常组织观察结果的交流,持续观察热情•边读边想象•边观察边想象•想象故事的发展•把想象的画面写下来教学建议1.教师要提高对想象力培养的认识,解放自己的思想。2.充分运用文本学习想象,关键不是想象什么,而是体会想象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情感•如比喻句的教学:•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什么像什么?•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是怎样的?•这样想象有什么好处?•观赏录像,你还想象到什么?(浪潮越来越近还像什么?)或者想到什么词语来表达你的感受?3.不要过早地用直观手段代替学生的想象4.经常练习想象(仿写、补白、续写、扩写等),并把想象到的写下来•如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设计练习:•观察兵马俑图,选择一个兵马俑完成句子:•有的,(神态、动作)好像……1.教师要提高对想象力培养的认识,解放自己的思想。2.充分运用文本学习想象3.不要过早地用直观手段代替学生的想象4.经常练习想象(补白、续写、扩写等),并把想象到的写下来5.大胆编故事、演故事,激发儿童想象的兴趣6.阅读优秀的绘本•愿意表达•围绕一个内容来表达•表达连贯、流畅、逐渐丰富、具体•表达真实、美好的情感•用表达记录成长的足迹四年级学生写人记事习作水平调查研究年级内容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情。这次习作就来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先想一想打算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写完以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么样。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这次习作,根据自己说的和同学的评价,写一写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写完以后再加个题目。还可以把习作读给了解你的人,听听他们的意见,并认真改一改。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敬佩的一个人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写人,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地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用一两件事情介绍小伙伴,写出小伙伴的特点。字数(5分)卷面书写(10分)符合题意(10分)内容具体(40分)语言表达(30分)创意(5分)A等350字(4.5-5)书写规范、标点准确、版面整洁(8-10)符合题意(8-10)事例完整、具体,从中表现出敬佩(32-40)句子通顺,用词准确,能运用一定的描写方法描写人物特点,有分段,条理比较清楚(24-30)选材、布局、表达等某方面有新意B等300-350字(3.5-4)书写比较规范、标点基本准确、版面比较整洁(6-7.5)基本符合题意,有偏离主题现象(6-7.5)事例比较完整、具体,能从中表现出敬佩(24-31.5)句子基本通顺,能运用一定的描写方法描写人物特点,有分段(18-23.5)C等300字以下(2.5-3)书写马虎、标点出错较多、版面不够整洁(4-5.5)不符合题意(0-5.5)事例不完整、欠具体,体现不出敬佩(24以下)句子不够通顺,人物特点描写不突出(17.5以下比较项目字数书写主题内容表达创新总分人数合法632632632632632632632缺失0000000满分值5101040305100平均分4.8798.2598.32929.92023.215.69375.295中位数5.0008.5008.50030.50024.000.00076.500众数5.09.09.030.025.0.074.5(a)标准差.39251.16911.35345.06123.3525.936110.1661偏度-3.900-.687-1.403-.803-1.0911.412-.956峰度15.952.3094.6271.3322.9151.5832.769最小值2.54.0.0.0.0.06.5最大值5.010.010.039.529.05.095.0调查结果小结(1)海珠区四年级学生写人记事习作水平基本达标。在“字数”、“书写”、“符合题意”等项目表现优秀。反映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这几方面的要求。这一点也符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的评价要求。(2)学生在“内容具体”“语言表达”等项目表现一般。选材内容集中,观察角度局限,语言表达模式化,文章结构雷同,语句缺乏真情实感。(3)从总成绩来看,不同等级学校之间学生表现没有明显差异。各子项表现却各不相同,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侧重点略有不同。调查结果讨论与建议1、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拓展习作内容的范围?(1)借助教材,拓宽观察的角度。(2)勤于积累,丰富素材的厚度。2、教师应如何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1)读写结合,丰富语言图式(2)观察日记,记录成长的足迹3、教师如何培养学生习作的创意?(1)有善待孩子的“创意”的勇气;(2)善于捕捉阅读文选中的“不一样”;(3)作文的评价要及时捕捉学生作品中的“不一样”……四年级上册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1、字词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机械记忆,加强理解和运用;2、什么是拟人句?拟人句和比喻句的区别?拟人句怎么教?…《关于拟人句的概念和教学》3、加强课后作业的课堂指导,落实习题的作用;4、继续学习批注的方法,培养细读能力•向泡泡学习,记录阅读中的所思所感•学习谈体会从内容从表达从情感——联系时代背景——联系生活实际——联系阅读经验——发挥想象参考阅读《用“细嚼慢咽”对抗囫囵吞枣》•课堂教学精讲、到位,课后作业精练、分层•加强词语的理解、运用,句子的积累、仿写、运用的作业•把必要的练习放在课堂上•布置作业做到四组合:堂上作业、课余作业的组合;天作业、周作业、月作业的组合;口头作业、书面作业、操作作业的组合;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的组合;•把课外阅读作为作业布置,并加强评价、反馈和展示5、大力改革语文作业内容第二组课文法布尔《昆虫记》第三组课文王尔德《小王子》、安徒生童话、豪夫童话、叶圣陶童话、张天翼童话、《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第四组课文《西顿动物文学经典》《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丰子恺儿童文学选集》第五组课文阅读有关世界遗产的文章《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第六组课文《爱的教育》第七组课文名人小时候的故事第八组课文《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建议补充阅读内容:第一组课文作业设计单元主题阅读训练点作文训练点自然奇观1、体验身边的自然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学习边读边想像画面的阅读方法;3、掌握阅读写景文章的基本方法: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自然奇观,有什么特点,是怎么描写这些特点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4、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写一处自然景观或者游览过的旅游景点,要写出自然景观或景点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观察与发现1.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学习观察方法(观察顺序、角度、连续观察);2、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写下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有两种习作的形式供学生选择,一是自己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状物);二是用《观察日记X则》为题,把自己对某一事物进行连续观察的情况以日记的形式整理出来。•三、教学进度与安排•1.本学期教学时间共20周,实际授课18周(节日、假前教育用2周)。•2.新授课16周,复习课1周。•3.用于测试讲评半周。•4.考试时间大约在第19周四、五。
本文标题: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学期教材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892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