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单选题-1-单选题塑性变形1.欲使冷变形金属的硬度降低、塑性提高,应进行()。A,去应力退火B,再结晶退火C,完全退火D,重结晶退火2.实测的晶体滑移需要的临界分切应力值比理论计算的小,这说明晶体滑移机制是()。A,滑移面的刚性移动B,位错在滑移面上运动C,空位、间隙原子迁移D,晶界迁移3.疲劳强度是表示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A,冲击力B,交变应力C,压力D,内应力4.为满足钢材切削加工要求,一般要将其硬度范围处理到()左右。A,200HBS(HB200)B,HRC35C,HRB30D,HRA605.冷变形是在()进行的塑性变形。A、室温B、再结晶温度以上C、再结晶温度以下D、零度以下6.用金属板冲压杯状零件,出现明显的‘制耳’现象,这说明金属板中存在着()。A,形变织构B,位错密度太高C,过多的亚晶粒D,流线(纤维组织)7.为了提高零件的机械性能,通常将热轧圆钢中的流线(纤维组织)通过()。A,热处理消除B,切削来切断C,锻造使其分布合理D,锻造来消除铁碳相图1.铁素体是碳在α-Fe中的()固溶体。A,间隙B,置换C,有序D,过饱和2.渗碳体是()。A,间隙相B,间隙化合物C,间隙固溶体D,电子化合物3.珠光体是()。A,固溶体B,化合物C,机械混合物D,金属化合物4.低温(变态)莱氏体是由()两相组成的。A,液体和渗碳体B,奥氏体和渗碳体C,铁素体和渗碳体D,铁素体和奥氏体5.Fe-Fe3C相图中,ES线是()。A,碳在δ固溶体中的固溶线B,碳在铁素体中的固溶线C,碳在奥氏体中的固溶线D,先共晶转变线6.Fe-Fe3C相图中,GS线是平衡结晶时()的开始线。A,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B,奥氏体向二次渗碳体转变C,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D,奥氏体向δ固溶体转变7.平衡结晶时,在Fe-Fe3C相图中PSK线上发生的反应是()。A,As-→PB,P-→AsC,As-→Fe3CD,As-→F8.平衡结晶时,在Fe-Fe3C相图ECF线上发生的反应是()。A,As→Fe3CB,LC→AE`+Fe3CC,AE+Fe3C→LC`D,L→Fe3C19.碳钢与白口铸铁的化学成分分界点是()%C。A,0.0218(0.02)B,0.77C,2.11D,4.310.用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的T12钢的平衡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其中的二次渗碳体呈()。A,白色网状B,黑色网状C,白色球状D,黑色球状11.共析钢冷至共析温度,共析转变已经开始,但尚未结束,此时存在的相为()。A,铁素体+渗碳体+奥氏体B,铁素体+渗碳体C,奥氏体D,奥氏体+铁素体12.在室温平衡组织中,45钢中的()比25钢多。A,珠光体的相对量B,先共析铁素体的相对量C,二次渗碳体的相对量D,铁素体相的相对量13.在铁碳合金平衡组织中,强度最高的是()。A,铁素体B,渗碳体C,低温莱氏体或变态莱氏体D,珠光体14.在铁碳合金平衡组织中,硬度最高的是()。单选题-2-A,铁素体B,渗碳体C,低温莱氏体或变态莱氏体D,珠光体15.在铁碳合金平衡组织中,塑性最高的是()。A,奥氏体B,渗碳体C,铁素体D,珠光体16.普通钢、优质钢及高级优质钢在化学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含()量不同。A,碳B,硫、磷C,硅、锰D,铬、镍17.T8A钢属于()。A,普通钢B,优质钢C,高级优质钢D,特级优质钢18.65钢适宜制造()零件。A,冲压B,弹性C,耐磨D,调质19.20钢适宜制造()。A,渗碳零件B,弹性零件C,刃具D,调质零件20.T8钢适宜制造()。A,渗碳零件B,弹性零件C,工具、模具D,调质零件晶体结构1.组成晶格的最基本的几何单元是()。A,原子B,晶胞C,晶粒D,亚晶粒2.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有()。A,CuB,AlC,α-FeD,γ-Fe3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有()。A,α-FeB,γ-FeC,δ-FeD,Zn4.在工业生产条件下,金属结晶时冷速愈快,N/G值(),晶粒愈细。A,愈大B,愈小C,不变D,等于零5.与粗晶粒金属相比,细晶粒金属的()。A,强度、韧性均好B,强度高、韧性差C,强度高、韧性相等D,强度、韧性均差6.经塑性变形后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这主要是由于()造成的。A,位错密度提高B,晶体结构改变C,晶粒细化D,出现纤维组织合金1.铜和镍两个元素可以形成()固溶体。A,无限溶解度的间隙B,有限溶解度的间隙C,无限溶解度的置换D,有限溶解度的置换2.金属化合物与一般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具有()。A,低的硬度B,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C,良好的加工性能D,金属特性3.固溶体的机械性能特点是()。A,高硬度B,高强度C,高塑性D,高刚度4.合金铁素体比铁素体的强度高,这是由于()造成的。A,弥散强化B,加工硬化C,细晶强化D,固溶强化5.消除晶内偏析的工艺方法是()。A,正火B,完全退火C,扩散退火D,再结晶退火6.一定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固相同时生成两个成分固定的固相过程,称为()A,共晶反应B,共析反应C,包晶反应D,匀晶反应7.单相固溶体适合()加工。A,铸造B,锻压C,切削加工D,热处理8.碳溶入γ-Fe中形成的固溶体,其晶格形式是()。A,简单立方晶格B,体心立方晶格C,面心立方晶格D,密排六方晶格9.金属化合物的机械性能特点是()。A,高塑性B,高韧性C,高强度D,硬而脆10.碳溶入α-Fe形成的晶格,应该是()。A,正方晶格B,体心立方晶格C,面心立方晶格D,密排六方晶格单选题-3-热处理及铸铁1.所列钢中的合金元素,只溶入固溶体、不形成碳化物的合金元素是()。A,镍B,铬C,钨D,钛2.在钢中能够形成碳化物的合金元素是()。A,镍B,铬C,硅D,铝3.可用作弹簧的钢是()。A,20B,9SiCrC,60Si2MnD,20CrMnMo4.经过热成形制成的弹簧,其使用状态的组织是()。A,珠光体B,回火马氏体C,回火屈氏体D,索氏体5.GCr15钢中的铬平均含量是()%。A,15B,1.5C,0.15D,0.0156.制造板牙常选用()钢。A,5CrNiMoB,Cr12MoVC,W18Cr4VD,9SiCr7.1Cr17钢,按空冷后的组织分,应该属于()类型的钢。A,奥氏体B,铁素体C,珠光体D,马氏体8.18-8型铬镍不锈钢,按空冷后的组织分,应该属于()类型的钢。A,奥氏体B,铁素体C,珠光体D,马氏体9.ZGMn13的耐磨零件,水韧处理后的组织是()。A,奥氏体B,奥氏体+碳化物C,马氏体D,回火马氏体10.适宜制造机床床身的材料是()。A,可锻铸铁B,灰口铸铁C,白口铸铁D,球墨铸铁11.用40Cr钢制造的连杆,为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应进行()。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调质D,正火12.高速钢刀具使用状态的组织是()。A,回MB,回M+碳化物C,回M+碳化物+少A'D,回M+渗碳体+少A'13.白口铸铁与灰口铸铁在组织上的主要区别是()。A,无珠光体B,无渗碳体C,无铁素体D,无石墨14.为了获得最佳机械性能,铸铁组织中的石墨应呈()。A,粗片状B,细片状C,团絮状D,球状15.在机械制造中应用最广泛、成本最低的铸铁是()。A,白口铸铁B,灰口铸铁C,可锻铸铁D,球墨铸铁16.铸铁中的大部分碳以片状石墨存在,这种铸铁称为()。A,白口铸铁B,麻口铸铁C,普通灰口铸铁D,可锻铸铁17.铁素体+石墨的铸铁,它的结晶过程是按照()相图进行。A,铁-渗碳体B,铁-石墨C,先铁-渗碳体;后铁-石墨D,先铁-石墨;后铁-渗碳体简述题-1-简述晶体结构1.何谓晶体缺陷?在工业金属中有哪些晶体缺陷?晶体中原子排列不完整、不规则的微小区域称为晶体缺陷。工业金属中的晶体缺陷有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线缺陷(位错),面缺陷(晶界、亚晶界)。合金2.简要说明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及结晶过程。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是过冷,即实际结晶温度必须低于理论结晶温度。金属结晶过程是由形核、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并且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并进的。3.指出在铸造生产中细化金属铸件晶粒的途径。用加大冷却速度,变质处理和振动搅拌等方法,获得细晶小晶粒的铸件。4.一般情况,铸钢锭中有几个晶区?各晶区中的晶粒有何特征?典型的铸锭组织有表层细晶区、柱状晶区和中心粗晶区三个晶区。表层细晶区的晶粒呈细小等轴状,柱状晶区的晶粒为平行排列的长条状,中心粗晶区的晶粒呈粗大的等轴状。5.固态合金中的相有几类?举例说明。固态合金中的相有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种,如铁碳合金中的铁素体为固溶体,渗碳体为金属化合物。6.形成间隙固溶体的组元通常应具有哪些条件?举例说明。形成间隙固溶体的两组元原子直径差要大,即d质/d剂0.59,所以间隙固溶体的溶质元素为原子直径小的碳、氮、硼;溶剂元素为过渡族金属元素。如铁碳两元素可形成间隙固溶体。7.置换固溶体的溶解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置换固溶体的溶解度与组元的晶体结构、原子直径差和负电性等因素有关。8.简要说明金属化合物在晶体结构和机械性能方面的特点。金属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是与任一组元的均不相同,其性能特点是硬度高,塑性、韧性差。9.指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在晶体结构和机械性能方面的区别。固溶体仍保持溶剂的晶格类型。而金属化合物为新的晶格,它与任一组元均不相同。固溶体一般是塑性、韧性好,强度、硬度低;金属化合物是硬度高,塑性、韧性差。10.简要说明共晶反应发生的条件。共晶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合金液体的化学成分一定,结晶温度一定。11.比较共晶反应与共析反应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由一定成分的相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结晶出两个成分不同的相。不同点:共晶反应前的相为液相,过冷度小,组织较粗;共析反应前的相为固相,过冷度大,组织较细。12.简要说明合金相图与合金铸造性能之间的关系。合金相图中合金的熔点越高、结晶温度范围越大,合金的流动性越差,易形成分散缩孔,偏析严重,合金的铸造性能差;反之熔点越低、结晶范围越小,合金铸造性能越好。塑性变形13.比较具有体心立方晶格金属与具有面心立方晶格金属的塑性。体心立方晶格与面心立方晶格的滑移系数目相同(6×2=12,4×3=12,),但面心立方晶格的滑移方向要多,故塑性要好。14.简述金属经过冷变形后组织和结构的变化。金属经过冷塑性变形后,其组织结构变化是金属的晶粒发生变形,晶粒破碎亚晶粒细化,位错密度增加;变形程度严重时会出现织构现象。15.指出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各阶段的组织和性能变化。回复,晶体缺陷减少,内应力降低。再结晶,畸变的晶粒变成无畸变的等轴晶粒,亚晶粒数目减少、尺寸增大,位错密度下降;加工硬化消除。晶粒合并长大,机械性能下降。16.金属再结晶后的晶粒度与哪些因素有关?金属再结晶后的晶粒度与再结晶温度及预先变形程度有关。17.简要说明加工硬化在工程中的应用。加工硬化在工程中的应用:①强化金属;②提高零件的使用安全性;③使某些压力加工工序简述题-2-能顺利进行。18.简要说明铸钢锭经热加工(轧制、锻造)后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变化。铸钢锭经热加工后组织:晶粒可细化,成分可均匀,缩松、微裂纹、气孔等可焊合,使组织致密,并形成纤维组织;其机械性能明显提高,并具有方向性。铁碳相图19.从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形成条件及组织形态上分析共析渗碳体与共晶渗碳体的异同点。共晶渗碳体与共析渗碳体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是相同的。共晶渗碳体是由共晶成分的液体经共晶转变形成的,为莱氏体的基体。共析渗碳体是由共析成分的奥氏体经共析转变形成的,以片状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从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形成条件及组织形态上分析一次渗碳体与二渗碳体的异同点。20.一次渗碳体与二次渗碳体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是相同的。一次渗碳体是从液体合金中结晶出来的,呈宽条状。二次渗碳体是由奥氏体中析出的,在钢中呈断续网状或网状在白口铁中与共晶渗碳体连为一体。热处理21.简述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过程。当钢加热至Ac1以上时,通过奥氏体的形核长大、未溶渗碳体的溶解及奥氏体成分均匀化四步完成奥氏体化.即F(0.0218%C,体心立方晶格)+Fe3C(6.69%C,复杂正交晶格)→A(0.77%C,面心立方晶格).22
本文标题:机械工程材料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892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