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殷汉卿: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殷汉卿仅就每一位从事教学的工作者都曾经关注、思考、纠结过的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和理解。问题思考一:我们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才?苹果董事会的声明中指出:史蒂夫·乔布斯的才华、激情和精力是无尽创新的来源,丰富和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世界因他无限美好。乔布斯的传奇开创了PC(苹果电脑)、数字电影(皮克斯动画)、数字音乐(iTunes)、移动商业体系(APPStore)、流行科技产品(iPodiMaciTouchiPhoneiPad)五大工业,缔造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IT帝国。比尔·盖茨比尔·盖茨(BillGates),全名威廉·亨利·盖茨(WilliamHenryGates,1955年10月28日-),美国微软公司的董事长。他与保罗·艾伦一起创建了微软公司,曾任微软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并持有公司超过8%的普通股,也是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1995年到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比尔·盖茨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2008年6月27日正式退出微软公司,并把580亿美元个人财产尽数捐到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2012年3月,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发布,比尔盖茨以610亿美元位列第二。比尔盖茨每秒赚193美元,每天赚16666667美元,每年赚60.3334亿美元。调查报告一项调查显示,1977年至2008年,中国大陆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几乎没有一位成为学界、商界、政界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高考,这一话题再次引起关注。----江苏教育问题思考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难在哪?希望与困惑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规范办学的逐步落实,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热点问题。“自学质疑、展示交流、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的提出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良方。然而现实并不如人所愿,许多学生把“学案”当作一次普通的作业,课堂上并没有出现展示的热情、探究的动力,不能参与到交流与合作之中,仍然习惯于教师的讲解,似乎离我们所期望的“有效”和“高效”相差甚远。评价与反思教师需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变教为导,多一些建构,少一些梳理;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再现;多一些启发,少一些灌输;多一些探究,少一些验证。始终没有解决的问题:学习的主体---谁在学?学习的目标---学什么?学习的策略---怎样学?学习的效果---是否有效?学习的评价取决于新课程的学习目标拥有知识提高技能掌握方法体验过程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学习面对信息化时代,尽管我们的大脑仍有很大的利用空间,我们也无法储备足够的知识,我们不可能靠一技之长受用终身,时代在变,我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一定会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当前的学习评价功能:好与差(选拔)方式:考试内容:教材中的结论或方法标准:对与错(单一)结果:短期性、偶然性有关学习的模型学习行为:教师-传递学生-倾听、记忆优点:条理清晰,循序渐进,效率较高。缺点:忽视主体,被动接受,活动单一。直接传递模型:“传递-接收”行为主义模型:“刺激-反应”产生于20世纪初美国:约翰·华生、斯金纳。学习过程的三大变量:刺激环境受到刺激的个体受到刺激后个体的行为和反应学习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奖赏或惩罚),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反复训练是达到巩固记忆的有效手段。建构主义模型:“探究-迁移”皮亚杰:学习来自于主体的活动,知识的获得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而不是通过传递。加涅:九大教学事件①引起学生注意,②告知学习目标,③刺激先前习得,④呈现刺激材料,⑤提供学习指导,⑥引发学生的表现,⑦进行反馈,⑧评估学生表现,⑨促进利于保持的迁移。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实践表明:学习者是很难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条件下实现自主建构。变构模型---学习的新路径学习不可能总是靠自主完成,必须提供适当的教学干预,需要有新信息、他人、现实的相互作用。学习很少是从零开始,而是在先拥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的。有待获取的知识从来不会自动插入先拥知识的序列中去,先拥知识会对新知识构成障碍。学习就是转化学习者的概念。它不仅是建构过程同时也是解构过程。学习者的概念的特征参数:问题、参照框架、心智运算、语义网络、意义符。决定学习的六个维度:认知、意向、情绪、元认知、潜层认知、感知。变构模型的教学策略确定学习者的概念和障碍确定有助于学习的途径确定适当的教学辅助工具确定调用知识的情境确定进行元认知的时刻技术的发展已经能从分子的层面解释人类情绪的变化。可以想象,有一天我们会在基因或分子的水平上验证“最近发展区”和“多元智能”这样的断言。------任有群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钱学森在美国加州工学院上课时的一个场景:一个学生举手说第三个方程式他看不懂。钱学森不予理睬。另一个学生忍不住了:“你怎么不回答他的问题?”钱学森硬邦邦地说:“他只是在叙述一个事实,不是提出问题。”(摘自《蚕丝———钱学森的故事》张纯如著)问题思考三:自主质疑的精髓是什么?这种场景反映了钱学森在美国教学时的自信,甚至有点“傲慢”。不过,这也反映了钱学森的一种教学的思想,一种关于质疑(提问)的思想。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说出这样的话:“这道题我不会”,“我看(听)不懂”,“我听得稀里糊涂的”。每每遇到这种情况,老师或许要再重新讲一遍。殊不知,这样的问题,在钱学森看来不是真正的问题。“他只是在叙述一个事实,而不是提出问题。”那么,什么是钱学森眼中的问题呢?按照我的理解,问题首先是在个人深入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没有经过钻研和思考,是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的。简单的“我不会”、“我不懂”,对于钱学森这样的大师而言,是不屑去回答的;其次,问题应该具体而明确:哪个地方(环节)不会(不对)?哪个地方(环节)有误?哪个地方(环节)与已有的结论矛盾?似乎这样的提问才有那么一点问题的意思,才有提出的价值。简单的“我不会”、“我不懂”,要么表明了学习上的惰性,要么就是缺少关于提出问题的“素养”。问题思考四:展示点拨的意义是什么?展示点拨是高效课堂最亮丽的风景。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祖浩教授在观察了连云港市推行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后,认为该教学模式:“学得主动,学得明确,教得有法,教得精炼”,改变了师生在课堂中的传统角色和行为范式,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非智力品质等综合素质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展示点拨体现了“变构模型”的学习理论。问题思考五:如何进行“展示点拨”?为什么要展示?谁来展示?展示什么?如何展示?为什么要点拨?谁来点拨?点拨什么?如何点拨?案例一:兖州一中的课堂观察案例二:2011年省物理优质课比赛的课堂观察案例三:英国曼彻斯特一所高中(高三年级)的课堂观察展示的内容展示自学的成果展示收集的信息展示实验的技能展示记忆的程度展示表达的规范展示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不足和问题点拨的内容针对自学的问题点拨针对课堂的生成点拨针对学生的疑难点拨学生之间的相互点拨点拨不只是告诉结论展示点拨要留有时间和空间希望给课堂改革留有时间和空间希望建立相应的学习评价(不要仅以短期的考试分数评价课堂模式改革的成功与否。)一种悖论:学会学习是需要时间的,现有的学习评价没有时间等到你学会学习,所以我们很多人就“把孩子抱起来赶路”。------因为这样应对考试最“有效”问题思考六:感悟与希望思维导图学习目标(学什么)策略(怎么学)评价(是否有效)尊重过程尊重个性文本阅读信息收集实验探究交流合作学会学习创新意识创新与大家共勉尊重科学,按照学习的规律进行教学。与时俱进,为培养创新人才做出努力。谢谢各位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本文标题:殷汉卿: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918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