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关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固定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固定资产管理是单位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财务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好用好这些资产是每个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责任。据调查,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仍然存在问题。在当前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机关活动中,如何管理和使用好这些资产,最终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是我们一直思考和探索解决的问题。一、机关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缺乏对固定资产的认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机关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重钱轻物的思想和重购置轻管理、重使用而轻保养的倾向。管理单位在做年度预算的时候,对本单位现有固定资产的情况缺乏整体概念,单位投资和单位的存量资产状况缺乏必要联系,没有从节约、整合资源的角度合理安排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主要来源于财政拔款和补贴,有些部门、单位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比较热衷于购买办公设施设备,搞基建项目,忽视现有资产的管理使用,轻视现有资产的合理搭配和使用效益,导致资产闲置和使用率十分低下。2.没有配套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需要的固定资产买回来以后,对于谁来管、管什么、如何管的概念模糊。是统一一个部门管理,还是谁使用谁管理责任不明确,财务部门与资产使用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财务部门管总账、管金额;总务管房屋、家具;设备科管设备,各部门无明细账或明细账不健全。各领用单位科室无责任人管理财产,无收支维修记录,久而久之,设备物品没法查找,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流失。还有固定资产经常几年也不盘存一次,已报废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核销,造成账实不符。3.忽视固定资产使用过程的监控。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相脱节,缺乏风险意识,造成资产潜在损失。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发生固定资产会计总账,分类明细账与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实物总账、明细账、资产卡不相符,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物价值不相符,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其原因主要有,(1)因各种原因不及时清理已淘汰、报废的固定资产,在清理报废时也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毁损、丢失、转赠等手续,资产管理部门没有做减少固定资产的登记,财务也不进行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实际上已淘汰、报废的固定资产早已不存在,也没有人去追踪固定资产减少的原因,长期账面上存在,实际已报废,造成固定资产账账、账实不符。(2)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登记了实物账,但因为不用支付款项,管理人员没有开具固定资产验收单进行会计核算,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既没有登记实物账,财务也不作任何固定资产增加的账务处理,这样造成固定资产账账,账实不相符。(3)行政事业单位有固定资产清查制度但执行不力,平时清查走过场,使资产清查制度流于形式,致使问题越来越多。有的财务部门只设总账不设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使用部门不设台账,造成有账无物,有物无账。4.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不够完善。预算会计核算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如一般设备500元,专用设备800元)以上,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分为六类: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它固定资产。在操作中,容易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概念混淆,界定上难以把握住,一方记账,一方未记账,这就造成实物与账面价值不相符。还有固定资产的整体设备有部分需要更换或扩建,改建时,由于职能部门工作分工为后勤部门,基建部门负责实施,工程结算审计后,财务部门按审计结果进行财务决算,会计核算工作只作修缮支出处理,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均没有进行固定资产的增加登记和会计核算,这就造成了资产实物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相符的原因。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办法及途径1.加强固定资产的组织管理机构,建立固定资产“三管一体”的管理模式,设置单位固定资产设备中心为一级机构,成立领导负责的管理小组,通过计算机管理手段,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了解掌握单位的资产存量状况,首先定期组织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管理部门对机关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盘点、对账,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现状并监督使用。为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共享程度、合理安排增量资产提供技术支持。其次,认真填报统一格式的报表,建好数据库。设备科、总务科、基建科、后勤科、综合科及使用科室为二级管理机构,分管本系统固定资产,建立数量金额式明细账,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购进、领用、报废、毁损情况,并建立资产卡片与领用部门一式二份,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领用、维修、转移等情况。使用部门为三级机构,应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和资产卡片,领用保管有专人签字负责。明确职责范围,人员调动应及时移交,定期盘点和对账。2.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实行科学化制度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中心的一级机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应制定一系列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可以分为:固定资产购置的申请审批制度,申请款必须与年度预算指示相符,从节约、整合资源的角度合理安排固定资产购置预算。固定资产采购制度,在购置固定资产的时候,对必须进行政府采购的固定资产范围,种类有所认识。政府采购制度,按照“谁使用谁申购”的原则,从管理机制上行政事业单位应实施固定资产折旧,可以通过减少固定基金来实现固定资产购置。固定资产验收使用制度,首先要严格固定资产领用手续,固定资产领用必须经过固定管理部门验收,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填写固定资产卡片。对转赠入的资产同样履行验收和接受手续,填写领用清单,记录资产的去向及责任人。固定资产的维护、维修制度,固定资产有专门管理,跟踪巡查,记录使用过程中的情况,有隐患需及时维护、维修,做好记录。固定资产的盘查清点核对制度,做到家底清楚,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现状,对盘点中发现的闲置资产实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连接起来,对固定资产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实现资源共享提供有效的依据。还有固定资产破损、报废、调出审批制度。明确每个环节应办理的手续和管理人员,经办人应履行的职责,严格按制度办事,使部门之间管理和核算统一口径,相互合作,相互监督,做到固定资产账、卡、物相符,使资产管理逐步制度化和规范化。3.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知识和责任意识,培训会计核算有关知识,从固定资产流转程序及会计账务处理,即购置、登记、建卡、入账到使用、保养、维修再到损毁、报废、清理核销等一系列的过程和相关手续都有所了解,达到应知应会的目的。4.做好日常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监控。严格“四个关口”,一是把好资产“入口关”、二是把好资产“使用关”、三是把好资产“调剂关”、四是把好资产“处置关”。加强固定资产的“二个监控”,一是事中监控主要做到:(1)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做到购置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保证账面数与实物数一致。(2)规范固定资产日常核算,健全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卡片等资料,做到账卡、账账、账实相符。(3)建立固定资产使用人责任制度,确保资产按规定用途合理使用。(4)要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对随意侵占、挪用、非法交易及毁坏、窃取、丢失固定资产的违法违纪和失职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造成严重损失的还应该追究法律责任。二是加强事后监控,事后监控是单位在处置资产时(包括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应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一律不得随意处置。5.使用部门、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之间应加强信息沟通协调。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从固定资产的申请、审批、购置、验收、核算、使用、维护、修理等需要多个部门的合作才能完成。在此需进行一系列的工作,要有相关部门、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信息交流,相互配合,才可以减少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出现差错。总之,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及政策性较强的工作,固定资产管理长期以来都是财务管理中较为薄弱、容易忽视的环节,因此,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对规范会计管理制度,搞高信息质量起着积极作用。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是创建节约型机关的重要保障。
本文标题:关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055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