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浅析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龙源期刊网浅析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作者:丛人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2011年第09期[摘要]: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学有模式,但不能唯模式,更不可模式化,即教学有法无定法,教学有模无定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教学模式理应随着教育、科技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新的精神。[关键词]: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教学方法课堂模式的改革大潮冲刷着每一个老师的心堤,在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洋思中学的导学案等学校教法的影响下、在各种课堂模式的呈现中,有多少老师在生吞活剥的所谓学习借鉴中迷失了自己;还有多少老师思想僵化拒绝改革,在陈旧的“满堂灌”中不能自拔;终将生动活泼、性质有别、风格多样的课堂教学变成了僵死的教条。在众说纷纭的今天,作为老师的我还是信奉“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宗旨而进行教无定法的教学。教学方法的选择首先取决于知识的类型。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曾说过:“学习过程不可能全部由学生的发现来完成……不能把接受性的学习与注入式教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划等号。课堂教学如果都以发现学习的方式进行,既不经济,也不现实。”也就是说教学的方法无论是哪一种,只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用到合适处则都是好的。有的知识适合学生自己阅读学习。以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节课《轴对称现象》为例,学生自行预习10分钟,利用这段时间,教师引导学生不但读课本中的内容,而且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原本设想假如学生提不出问题,我将提前准备好的几个问题呈现出来,没想到学生给出了令人惊喜的问题。10分钟后,鲁同学首先发问: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与图形的颜色有关吗?刘同学第二发问:轴对称图形与我们初一时学的全等图形有什么联系吗?这两个问题提出后,班级里一片安静。接着我引导学生从课本中的“做一做”、“想一想”两个环节中,你能发现什么与课文前边内容不一样的地方?两分钟后已经有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孙子涵同学说:这个环节中的图形对称是两个一样的图形,课文前边的是一个图形的对称,这“对称”到底是指什么?第二、三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这节课的重难点,而第一个问题我在备课的过程当中忽略了,学生们不仅仅把重难点问题发现了而且补充了老师的备课。人们都说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现在在我看来,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挖掘教材。小组探讨后,一个小组代表说:本节课的对称有一个图形的,也有两个图形的。另一个小组代表说:我们补充,本节课的题目就说“对称现象”,这对称现象就有一个图形的两边对称、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多么精彩!所有的问题和回答不但解决这节课的重难点:“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而言,是这个图形本身的属性;而且“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是两个图形之间的一种关系。龙源期刊网最终在小组同学的共同探讨和争论中得以解决,课后的习题也比较简单,小组同学在一起共同完成,我巡视着,帮助个别小组解决有争议的问题。快下课时,学生很高兴地诉说着自己的收获。下课回到办公室,我深思着:这节课是本册书的第一节,看似很简单,在以前,我一定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就行了,最多15分钟。可现在,一节课竟然45分钟满满的,时间上3倍,但学生的收获远远不止三倍。现在想来,学生的这些精彩表现,与初一一年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我在这些学生初一的时候就一直坚持能让他们自己学会的我坚决不教;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的问题我坚决不发问;能小组合作完成的我坚决不代替。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这样的教法。例如鲁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有理数”,由于这节课重点是然学生知道什么是“负数”,学生第一次知道还有“负数”。因此,我就以游戏的方式引入:游戏规则是每个小组有一同学回答正确的就加10分,否则减10分,小组成员最后的累积得分即该小组的最终得分,每一题时间限制20秒。游戏的题目就是第一章学习的三视图等相关内容。这样从游戏的过程中既复习以前的知识,又顺理成章的引出了“负数”的概念,学生还加强了小组合作团结的意识。之后让小组的游戏继续,看哪个小组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用到负数的例子,找到一个加10分。这样能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并体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第二环节的比赛结束后,学生自学“数的分类”,小组合作完成课后的习题。最后的比赛是课堂小测,根据本节内容,我出了3道题目,小组成员每人对一题加10分,总分是小组的最后得分。最终三个环节的得分总和是决定小组的名次。游戏、竞赛贯穿本节课,教师是裁判,学生始终是兴奋的学习、主动的学习,每个人都为自己小组的最终胜利而努力!学生在游戏中学到了新的知识,让课本的知识不知不觉的让学生快乐的接受。除了以上所说的两种方法之外,我会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自己的教学方法,不会固定在某一个模式里。比如: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使用发现模式、自学教学模式、引探教学或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等;当然也不排除使用讲授模式,以便保证正常的教学进度和知识的系统掌握。这样几种教学模式分别发挥了它们的优势,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学效益,但也不是每章都必须如此。当然也可以选择其它教学模式并进行合理匹配、整合。整合多种教学模式,这是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有机整合多种教学模式,把多种相近的、甚至不同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指导教学设计,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学有模式,但不能唯模式,更不可模式化,即教学有法无定法,教学有模无定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教学模式理应随着教育、科技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新的精神。在这方面我首先通过借鉴学习、熟悉多种数学教学模式,掌握数学教学的基本规范;进而,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场景,发挥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势,灵龙源期刊网活运用模式,整合多种模式;最终,超越模式,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走向教学的自由,实现“无模式化”教学的最高境界。孔子说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人到七十,世事洞明,凡事都能得心应手,却又不违背原则,从理而行。以此形容教学,可谓贴切。我们的教学只要合乎规律,何必受制于这法那法?“无模式化”教学的境界,是优秀教师所追求的崇高境界。
本文标题:浅析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081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