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PPT80页)
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一、行道树种植设计二、道路绿化带设计三、交叉路口、交通岛绿化设计四、立交桥绿化设计五、花园式林荫道绿化设计六、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一)行道树的生长环境行道树指有规律的种植在道路两侧,形成浓荫的乔木。1、受气候影响2、受建筑物的影响3、受有害气体,尘埃,行人,车辆的影响4、地上地下管线等的影响。(二)行道树选择的原则1、地域性原则2、适地适树原则3、生物多样性原则4、景观美学原则5、合理性、科学性原则。(三)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条件1、能适宜当地生长环境,移植时成活率高,生长迅速而壮健的树种(最好是乡土树种)。2、能适应管理粗放,对土壤、水分、肥料要求不高,耐修剪、病虫害少、抗性强的树种。3、树干端直、树形端正、树冠优美、冠大荫浓、遮荫效果好的树种。4、要求发叶早,落叶迟的树种。5、要求为深根性、无刺、花果无毒、无臭味、无飞毛、少根蘖的树种。6、适应城市生态环境、树龄长、病虫害少、对烟尘、风害等抗性强的树种。(四)行道树的种植方法1、树带式: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装的种植带。种植带宽度≥1.5m,一般在交通人流不大的情况下多用,5m可植乔、灌、花草;为防行人踩入,影响水分和空气渗透,边缘一般高出人行道6-10cm。(四)行道树的种植方法2、树池式:在交通量较大,行人较多而人行道又窄的情况下多用;一般树池以方形为多,以1.2-1.5×1.2-1.5m合适,长短边之比不超过1:2;圆形树池其直径不小于1.5m。(五)行道树种植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的绿带。在行人多的路段,行道树绿带不能连续种植时,行道树之间宜采用透气性路面铺装。树池上宜覆盖池箅子。2、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4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3、种植行道树其苗木的胸径:快长树不得小于5cm,慢长树不宜小于8cm。4、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六)行道树的株距和定杆高度1、定干高度:定干高度应视其功能要求,交通状况道路的性质,宽度、行道树距车行道距离,树木分枝角度而定。一般胸径以12-15cm左右为宜;树干分枝角度越大的,干高不小于3.5m;分枝角度小者,不能小于2m,否则影响交通;2、株距株距一般以5-8m为宜。道路绿带是指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人行道绿化带。1、分车绿带2、人行道绿化带(一)分车绿带设计1、分车绿带的概念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一)分车绿带设计2、分车绿带设计的原则(1)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m。(2)中央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m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5倍。(一)分车绿带设计2、分车绿带设计的原则:(3)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分车绿带宽度小于l.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4)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其端部应采取通透式配置。(二)人行道绿化带设计1、人行道绿化带的概念从车行道边缘到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地段统称为人行道绿化带。2、人行道绿化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根据人行道绿化带的宽度决定植物的配置形式。(2)路侧绿化带要兼顾到街景和沿街建筑的需要,注意从整体上保持绿带的连续和景观统一。(3)绿化带栽植形式可分为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4)设计时应注意四季景观效果和季相变化。(一)安全视距:为保证行车安全,在进入道路交叉口时,必须在路的转角留出一定的距离,使司机在这段距离内能看到对面开来的车辆,并有充分的刹车时间和停车时间而不发生撞车,这种从发觉对方汽车立即刹车而刚够停车的距离称为安全视距。(二)交通岛的绿化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2、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草坪上可点缀树丛、孤植树和花灌木,以形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桥下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墙面宜进行垂直绿化。3、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立体交叉,可能是城市两条高等级的道路相交处或高等级跨越低等级道路,也可能是快速道路的入口处,这些交叉形式不同,交通量和地形也不相同,需要灵活的处理。1、在立体交叉处,绿地布置要服从该处的交通功能,使司机有足够的安全视距。例如出入口可以有作为指示标志的种植,使司机看清入口;在弯道外侧,最好种植成行的乔木,以便诱导司机的行车方向,同时使司机有一种安全的感觉。2、但在匝道和主次干道汇合的顺行交叉处,不宜种植遮挡视线的树种。3、立交中的大片绿化地段称作绿岛,一般绿岛下不允许种植过高的绿篱和大量的乔木,以免产生阴暗郁闭感,可种草皮(这样可衬托立交),上面点缀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常绿树和花灌木,或种植宿根花卉。进行立交绿化布置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立交绿化的实施对象是立交范围内的主线、匝道、三角区及其它空白地带,保证立交范围“黄土不见天日”,以达到片状绿色效果.(二)立交绿化应根据立交所在的位置、环境、自然景观、功能及其结构造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构图方式和配植方式,合理规划,适宜布置,使绿化效果各具特色,并能让立交增辉.(三)立交绿化既要强调平面完整有序,又要力求立面层次丰富,但要注意的是植被的布置决不能影响行车的通视条件.(四)植被的图案和色彩不宜过分丰富,以免使司机“驻足”观赏,分散其注意力而影响行车安全.独特的植被色彩和图案仅作为点缀,以达到醒目的目的.(五)立交植被应易栽、易活、易养、易管、耐寒耐热、固土保水.(一)概念花园式林荫带是指与人行道平行且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可称作“带状街头休息绿地”。供附近居民和行人做短时间休息散步,内有简单的园林设施,对改善城市小气候有较大作用,同时可以组织交通、丰富街景,增加绿地面积。(二)林荫道布置的几种类型1、设在街道中间的林荫道(布置在道路中轴线上)优点:街道整齐对称美观,对组织上下行车流有利缺点:人们进入林荫道时必须横穿车道,对车辆行驶、人身安全不利,特别是儿童;因此在交通干道上不宜采用,只适用步行为主或车辆稀少的街道。2、设在街道一侧的林荫道(便于居民和行人使用的一侧为原则)优点:行人不横穿街道就可进入缺点:缺乏对称感,在要求庄严、整齐的主干道上不宜采用。3、设在街道两侧的林荫道根据游息林荫路用地宽度,有三种布置形式1、简单式游息林荫道:用地最小宽度为8m—两行乔木2、复式游息林荫道:宽度20m,通常规划两条游步道、有三条绿带3、游园式游息林荫道:宽度至少在40m以上,布置形式可为规则式,还可以自然式,两条以游步道。(三)花园式林荫道设计要点1、为了保证游息林荫道内有一宁静,卫生安全的环境,在它的一侧或两侧必须有乔木和植篱组成绿色屏障与车行道隔开。2、必须设游步道,路宽8m时有一条游步道,路宽8m以上时以两条游步道为宜。3、林荫道中除了布置游步道外,还可考虑儿童游戏场,坐椅、花坛、喷泉、阅报栏、花架等小品。4、为便于行人出入游息林荫路,应适当分段,一般以两旁主要建筑出入口相应而设,但分段不宜过多,以保持内部的安全与卫生,长度以75—100m为宜,每段布置应有特色,但总的气氛要达到统一。5、两端出入口经常与街道广场或公园相连,因此布置的形式、大小、装饰特点要与周围统一;设在中间分段的出入口,在不影响视线情况下,宜小不宜大。6、植物配置宜以丰富多彩的植物为主。一般道路广场占25—35%,乔木30—40%,灌木20—30%,草地10—20%,花坛类2—5%。南方常绿树可多些。北方考虑到冬季对阳光的需要,落叶树多些为宜。7、宽度在8m以上时,可考虑采用自然式布局,8m以下时,多规则式布局。1、视线诱导种植通过绿地种植来预示或预告线形的变化,以引导驾驶员安全操作,提高快速交通下的安全,这种诱导表现在平面上的曲线转弯方向、纵断面上的线形变化等。因此这种种植要有连续性才能反映线形变化,同时树木也应有适宜的高度和位置等要求才能起到提示作用。2、遮光种植也称防眩种植。因车辆在夜间行驶常由对向灯光引起眩光,在高速道路上,由于对向行驶速度高,这种眩光往往容易引起司机操纵上的困难,影响行车安全。因而采用遮光种植的间距、高度与司机视线高和前大灯的照射角度有关。树高根据司机视线高决定。从小轿车要求看,树高需在150cm以上,大轿车需200cm以上,但过高则影响视界,同时也不够开敞。3、适应明暗的栽植当汽车进入隧道时明暗急剧变化,眼睛瞬间不能适应,看不清前方。一般在隧道入口处栽植高大树木,以使侧方光线形成明暗的参差阴影,使亮度逐渐变化,以缩短适应时间。4、缓冲栽植目前路边防护设有路栅与防护墙,但往往发生冲击时,车体与司机均受到很大的损伤,如采用有弹性的、具有一定强度的防护设施,同时种植又宽又厚的低树群时,可以起到缓冲的效果,以免车体和驾驶者受到大的损伤。5、其他栽植高速公路其他的种植形式,有为了防止危险而禁止出入穿越的种植,坡面防护的种植,遮挡路边不雅景观的背景种植,防噪声种植,为点缀路边风景的修景种植等形式。上述高速公路的绿地设计,是充分考虑到现代交通条件下快速交通对绿地的要求,以及绿地与高速公路景观的协调等因素,它也同样适用于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城市交通干道。
本文标题: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PPT80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