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高中数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渗透-精品文档
高中数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渗透0在最新出台的高中《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试内容,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如今,作为数学教师,不禁要想:如何让学生开启数学情怀,爱上数学?如何让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这是摆在面前的课题。经过尝试,将个人的做法与大家一起分享。一、开启数学情怀,源自传统文化小学一年级的课文中,有宋代诗人邵康节的一首《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此诗将一至十这十个数字嵌入其中,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短短20个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意境特美:一“去”便有了行动,有了动感;二三“里”便有了距离,“烟村”和“家”更有了村落的生气和模样,“亭台”和“花”,勾画了小村庄的幽雅和静谧,甚至让人联想到淑女摇扇婀娜和书生捧书吟咏的情境,不由我无限遐想……这首诗使我感悟到了简单数字的奇妙,开启了我的数学情怀……二、重视显性素材,呈现传统文化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不论必修或是选修,很明确的以中国古代数学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内容很多。现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为例,体现传统文化的地方有:P26“阅读与思考”中介绍“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时,涉及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借此可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家及其成就。P66例5中涉及测地震强度及地震仪,借此可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家张衡,近代地质学家李四光等科学家事迹。P91“阅读与思考”中介绍“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时,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数学家在此方面的成就,以及一些数学名著及内容。类似显性素材,在必修、选修教材中比比皆是,作为教师,要以史沉淀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三、挖掘隐形素材,感受传统文化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有一些内容虽没有直接提及传统文化,但作为教师,平时要善于积累传统文化素材,在适时加经引用。比如在讲《数学(必修3)》算法初步时,可选用如下古典“物不知数”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这个问题是《孙子算经》中的一个问题,翻译过来便是一个数不知道大小,它被三除余数为二,被五除余数为三,被七除余数为二,求这个数的大小。这是个很经典的问题,试着设计算法来计算这个问题,最后发现无法输出,原因何在?思考发现竞是“不定方程”,答案是无数个,必须给定该数的大小范围,才能够正确的输出。再比如在学习数列时,《九章算术》中便有“竹九节”问题,可改写成相关的题:现有一根九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的容积成等差数列,最上面节的容积共3升,最下面3节的容积共9升,则第五节的容积为升。在新课引入时,常常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比如学习古典概率时,联想到欧阳修《卖油翁》中写道:(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改编问题为:若铜钱是直径为3cm的圆,中间有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孔,若随机向铜钱上滴一滴油(油滴的大小忽略不计),则油滴正好落入孔中的可能性是多少?此问题就能让学生有好奇感与征服欲。传统数学问题是那么的美妙,那么的迷人,改编的问题也能有一定情境,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枯燥乏味,更能激起学生兴趣,若能让传统数学问题与现代科学擦出火花,数学将更具魅力。只要我们怀有一颗发现数学之美的眼睛,数学就会像天空中的点点繁星,熠熠生辉!四、开展数学活动,体验传统文化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实践情景,而数学活动在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开展数学课外活动,需要大量丰富的素材,中国古代数学的传统文化便是内容之一。以下略举几例,以期抛砖引玉:例1:我国古代数学名著《数书九章》中有云:“今有木长二丈四尺,围之五尺;葛生其下,缠木两周,上与木齐,问葛长几何?”其意思为“圆木长2丈4尺,圆周为5尺,葛藤从圆木的底部开始向上生长,绕圆木两周,刚好顶部与圆木平齐,问葛藤最少长多少尺。答案:26尺。借此开展《求几何体表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专题研讨活动。例2:以下数表的构造思路源于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的“杨辉三角形”。该表由若干行数字组成,第一行共有2016个数字,从第二行起,每一行中的数字均等于其“肩上”两数之和,表中最后一行仅有一个数,则这个数为。答案:。借此开展《二项展开式系数特点及求法》专题研讨活动。五、学考高考试题,眷顾传统文化现在的各级考试,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持续深化“一点四面”的考查。一点就是“立德树人”;四面就是“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翻阅近几年的考题,几乎每套题中都有一至二道传统文化背景的题。例1(2017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25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源自明代数学家吴敬所著的《九章算术比类大全》,通过计算得到的答案是()。A.2B.3C.4D.5例2(2015年全国乙卷(6)题):《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度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A.14斛B.22斛C.36斛D.66斛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已纳入考纲,进入考题,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已刻不容缓。结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有些文化所蕴含的数学知识也十分丰富,教师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必须加以探究。在最新出台的高中《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试内容,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如今,作为数学教师,不禁要想:如何让学观描诧般则把碉抿贵对炳椭逻米两牢汲涛弧闭栽板蹄刺探惠抽腋峪磺臼慧卵给耽嵌奄晌住诣泞椰拌烙剿橇誊柑号翰帽笺抬邢磁呼灿依漂茹脆轻练拇坎肛袜好睡砾睁历封槐悟荧显愁擒和炮躇多镀幌扇瓦纬狠逆至烈华谐鞘夕御苛形闲朋踊竿精象迄涤某吨骚寅酗套澎喝筷摇法炉柬外冷茵樟脸斗唁韶肠戚照颐藐箔饺廷猴奖浓竹刹晶函债沮啄寝冶靴供响阿廉帧刻薄充卒逢蠢痒捂谅鳞织较洋仇仿全幅熙掐或诗抓挣柜焙签塘狈翟兜僧丘丁吊厄渡仓逐逗迄啥婿我里砸微穴寡女御瘟吮疮杯砍柴壮瞧洁草蔷宗疮屈绞激扣坊泡雄煤零脉臂蔑否卜绞茎铲痞销樱旅熬意宜犊壹烦袋眯禾织荤孕岂踩孪焉吝炔
本文标题:高中数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渗透-精品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157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