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设计一、概述(一)编制意义1.是安排布置现场的依据;2.是有计划、有组织和顺利施工的重要条件;3.是文明施工、加强现场管理的基础;4.是提高效率、加快进度、取得良好效益的保证。(二)编制要求1.分阶段绘图——不同施工阶段,布置内容不同;2.要考虑各施工阶段的变化和发展需要——水电管线、道路、房屋、仓库不要轻易变动;3.土建与设备安装共同协商,防止相互干扰;4.比例:一般1:200~500。二、设计内容1.已建、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线;2.测量放线标桩、地形等高线;3.垂直运输机械的位置、开行路线、控制范围;4.构件、材料、加工半成品及施工机具的堆场;5.生产、生活临时设施(搅拌站、输送泵站、加工棚、仓库、办公、道路、水电管线,宿舍、食堂、消防及安全设施等);6.必要的图例、比例尺,方向及风向标记。三、设计依据1.原始资料: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2.建筑设计资料:总平面图、管道位置图等;3.施工资料:施工方案、进度计划、资源需要量计划、业主能提供的设施;4.技术资料:定额、规范、规程、规定等。四、设计原则1.施工平面布置应严格控制在建筑红线之内;2.合理组织运输,保证现场运输道路畅通,尽量减少二次搬运;3.平面布置要紧凑合理,尽量减少施工用地;4.临时设施的布置要方便生产和生活;5.各项施工设施布置都要满足方便施工、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的要求。1)除垂直运输工具以外,建筑物四周3m范围内不得布置任何设施。2)塔吊根据建筑物平面形式和规模,布置在施工段分界处,靠近料场。3)装修时搅拌机布置在施工外用电梯附近,施工道路近旁,以方便运输。4)水泥库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靠近搅拌机的地方。5)临时水电应就近铺设。6.在平面交通上,要尽量避免土建、安装以及其他各专业施工相互干扰。五、设计的步骤与要求设计步骤一般为:确定建筑位置→起重及垂直运输机械位置→搅拌站、仓库、材料和构件堆场布置→临时道路布置→临时设施布置→临时水电管网布置(一)调查研究,熟悉场地基本情况1.场地的形状尺寸;2.已建和拟建建筑物或构筑物;3.已有的水源、电源及水电管线、排水设施;4.已有的场内、场外道路,围墙;5.施工需予以保护的树木、房屋及其它设施等。(二)起重及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起重机械的位置直接影响仓库、堆场、砂浆和砼搅拌站的布置以及场内运输道路、水电管线,涉及施工效率,应首先决定起重机械位置。1.塔吊、物料提升机等固定式垂直运送设备的布置,主要是根据机械性能、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和大小、施工段的划分、施工道路及材料输送量而定。一要充分发挥机械效率,二使地面、楼面上的水平运距较短,同时使用方便、安全。当建筑物高度相同时可布置在施工段分界点附近;当高度不一时可布置在高低并列处。可使各施工段上的水平运输互不干扰。2.轨道式起重机的轨道与拟建工程应有最小安全距离,行驶方便,司机视线不受阻碍。3.电梯布置在人员上下方便、安装附墙方便的地方;4.砼泵应尽量靠近砼浇筑地点,便于供料、便于配管等。(三)布置搅拌站、仓库、材料和构件堆场搅拌站、仓库、材料和构件堆场应尽量靠近使用地点或布置在起重机的回转半径内,并兼顾运输和装卸的方便。1.不同施工阶段的布置1)基础所使用的材料,可沿建筑物四周布置。但须留足安全尺寸,不得因堆料造成基槽(坑)土壁失稳。上部结构使用的材料,应布置在起重机附近,以减少水平搬运。2)当多种材料同时布置时,对大宗的,单位重量大的和先使用的材料应尽量靠近使用地点或起重机附近;对量少、质轻和后期使用的材料则可布置得稍远。3)水泥、砂、石子等大宗材料应环绕搅拌站就近布置。2.采用不同起重机械时的布置1)当采用固定式垂直运输设备时,仓库、堆场、搅拌站位置应尽可能靠近起重机械,以减少运距或二次搬运。2)当采用塔式起重机械进行垂直运输时,堆场位置、仓库和搅拌站出料口应位于塔式起重机的有效起重半径内。3)当采用无轨自行式起重机械进行垂直和水平运输时,其搅拌站、堆场和仓库可沿开行路线布置,但其位置应在起重臂的最大外伸长度范围内。4)当浇筑大体积基础砼时,搅拌站可直接布置在基坑边缘以减少运距。5)加工棚可布置在拟建工程四周,并考虑木材、钢筋、成品堆放场地。(四)布置运输道路要与全工地性总平面图一致,现场道路应量利用永久性道路,或先建好永久性道路的路基供施工期使用,在土建工程结束前铺好路面。道路要保证车辆行驶通畅,最好能环绕建筑物布置成环形道路,路宽不小于3.5m。(五)临时设施的布置为单位工程服务的生活用临时设施一般有办公室、休息室、工具库、生活辅助用房等。它们的位置应以使用方便、不碍施工、符合防火保安为原则。临时设施布置要求:面积据进度计划中高峰期人数及面积定额确定;生产性、生活性适当分开;使用方便、不妨碍施工;尺寸适当;符合安全防火要求。(六)水电管网的布置1.施工水网施工临时用水从业主指定地点接入,场内管网沿施工用水点敷设,管径须经计算确定。供水干管道宜采用暗敷法埋置于地下,若系高层建筑,应考虑高压水泵加压供水。室外消防栓沿道路布置,且距建筑物≮5m,距道路≯4m,消防栓管径≮100mm。为防止供水意外中断,现场应设置简易蓄水池。为便于排除地表水和降低地下水,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沟,并接通永久性下水道(1)管线的布置要求:1)宜枝状布置,长度最短,通到各主要用水点;2)宜暗埋,在使用点引出,并设置龙头及阀门;3)管线不得妨碍在建或拟建工程,转弯宜为直角。(2)消火栓1)应与主管相连,管径不小于100mm;2)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每5000m2现场不少于一个;3)消火栓距房屋5~25m,距路边不大于2m,最好在转弯处;4)各层设消火栓周围3m之内不能有任何堆物,并设置明显标志。(3)水泵的选择高层施工,应在地面设蓄水池和高压水泵(按管径和排水扬程选择)。2、施工供电布置单位工程施工临时供电应在全工地性施工总平面图中统筹考虑。独立的单位工程施工时,根据计算的用电量选用变压器。现场临时供电多采用架空线路,塔吊回转半径内采用埋地电缆。1)线路宜布置在围墙边或路边,架空设置时电杆间距25~35m,高度为4~6m,距建筑物或脚手架不小于4m,距塔吊所吊物体的边缘不小于2m。2)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或在塔吊控制范围内,宜埋设电缆,深度不小于0.6m,电缆上下均需铺50mm厚细砂,并覆盖砖等硬质保护层后再覆土,穿越道路或引出处须加设防护套管。3)各用电器应单独设置开关箱。开关箱距用电器不得超过3m,距分配电箱不超过30m。4)变压器:现场边缘高压线接入处,远离交通要道口,四周铁丝网围住。六、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绘制方法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是在拟建工程的建筑平面上(包括周围环境),布置为施工服务的各种临时建筑、临时设施及材料、施工机械等,是施工方案在现场的空间体现。它反映已有建筑与拟建工程间、临时建筑与临时设施间的相互空间关系。布置得恰当与否,执行的好坏,对现场的施工组织、文明施工,及施工进度、工程成本、工程质量和安全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一般需分施工阶段来编制。如基础阶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主体阶段结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装修阶段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等。施工平面图按照规定的图例进行绘制,一般比例为1:200或1:500。(一)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内容:1.施工场地状况:包括施工入口、施工围挡、与场外道路的衔接;建筑总平面上已建和拟建的地上和地下的一切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位置、轮廓尺寸、层数等;2.生产及生活性临时设施、材料及构件堆场的位置和面积;3.大型施工机械及垂直运输设施的位置,临时水电管网、排水排污设施和临时施工道路的布置等;4.施工现场的安全、消防、保卫和环境保护设。(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布置的原则:1.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现场布置力求紧凑,以节约土地;市区施工时,临时性占道应获得批准。2.临建设施的布置时,不占用拟建工程的位置,避免不必要的搬迁。3.各种材料、半成品、构件应按进度计划分期分批进场,尽量布置在使用点附近,或随运随吊。最大限度缩短工地内部运距,减少场内二次搬运
本文标题: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188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