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试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毕业论文
1试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内容摘要:作为在文学史上做出过划时代贡献的伟大诗人陶渊明,他的诗歌跳出东晋时代玄言诗的藩篱,给晋宋之交的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他的诗歌内涵神韵明晰高远,透露着平淡自然的特色,诗风真切纯朴,不事雕琢,但并没有陷入浅薄乏味的泥淖,相反却醇厚有味,生活基础深厚;他的诗歌思想感情静穆深切,咏怀咏史诗作风格刚健、豪放,让人可以直接体会到作品中的真情实感,山水田园诗作寓情于景,情由景生,景物和情感相谐相生;他的语言色彩质朴清丽,没有堆砌的辞藻,没有不必要的修饰和浓墨重彩的铺展,因而作品清丽鲜亮;他的作品语言特质平淡新奇,通俗无奇的“田家语”使他的诗作近似口语化,读来感到朗朗上口,形象鲜明。关键词:陶渊明诗歌特色分析陶渊明是浔阳柴桑(九江)人,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晋宋之交年代的官宦之家,曾祖父官事开国元勋级人物,做过朝中大司马,爷爷和父亲都任过太守、县令等职位,到陶渊明之时家道已经中落。留存下来的作品有诗120多首辞赋3篇散文8篇[1]。在两晋时期,笼罩在文坛的是玄言诗,并且统制文坛达百年之久,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纯粹是合韵的老庄讲义“合道家之言而韵之”[2]。它的出现,不仅标志着玄学渗入到诗歌上,而且玄学思想也渗透到诗歌的理性精神上去,并找到了合理的理性外衣。天降大任,陶渊明的粉墨登场,给晋宋之交的诗坛吹来了清新的风,给文坛带来富于现实内容,具有独特风格的创作导向。这也印证了刘勰所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3]的道理。陶渊明诗歌大致分为两类:咏怀咏史诗和田园诗,其中后者的成就更高。因为他门第小,又和当时的诗风不符,其诗歌并没有得到当朝的认可,《诗品》也归为“中品”。然而这毫不影响其诗歌的伟大意义。肖统认为“其文章不群”、“独起众类”[4],就是指的是陶渊明诗歌朴素自然,清新高洁。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成就地位,一方面是他对诗歌题材的另辟蹊径,一方面是他的诗歌的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他的田园诗是在玄风影响下所对自然风光的亲近自然深入生活,对田园风光的生活感受的再现,这就使诗歌亲近了自然,有了审美价值和情感。2陶渊明的诗歌之所以“独起众类”,正是因为他的诗歌在神韵、感情、色彩、语言等方面,突出地表现着“质而实绮,癯而实腴”[5]的艺术特色,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一、内涵神韵:明晰高远我国的诗歌,特别是古代诗歌历来讲究诗作的神韵,有含蓄不尽意在言外一类,也有直抒胸臆透彻明晰一类。陶渊明的两大类诗作虽然诗风不尽相同,但都具备了独特风格。(一)平淡自然。真,是陶渊明诗歌的特之一,即天真自然,这来源于他:其一是做人很认真,反映到作品中也纯真,作诗自然去做,带有自娱性。其二是他的语言真诚,纯白描手法,显得朴实自然不事雕琢。譬如《读山海经·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全诗一律白描手法,语言平淡通俗易懂,让人读起来毫不吃力,只觉得感受到的是一片鲜活的生活场景,这些场景和作者的志趣、心情,完全是诗人真实的感受,因而给人的感觉十分亲切、自然。再比如他的《和郭主簿》:“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诗作描写了夏天在乡下居住时的淳朴而悠闲的生活,表现出摆脱官场羁绊之后的轻松知足的乐趣。诗风平淡冲和,意境辽阔,让人顿感淳真亲切。(二)淳厚凝练。陶渊明的诗歌看起来平淡,但绝不是那种敷衍浅薄的作品,诗歌语言是最常见的“田家语”,但却让人感到淳厚有味,这是作者对诗句进行过认真的提炼的结果。在这些非常精辟的语言中又都蕴含着丰富的形象,这些形象不管是自然风光还是社会生活,都具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请看“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两句,一个“翼”字,和灵活性表现出了“新苗”振翅欲飞的动态。让我们仿佛看到那和煦的南风温存爱抚庄稼地里欣欣向荣的禾苗的景象,大地一派生机勃勃。在《归园田居.其一》里写道:“……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大自然是陶渊明心中的至爱,那桃李桑各种树木和茅檐上的鸡犬,让诗人在恬静闲适的生活中心灵安宁祥和下来。作者抓住一组极具表现力的意象:榆柳桃李从里几间草房,几缕炊烟,几声犬吠和鸡鸣,信手而来,明白晓畅,读起来种安逸闲适淳朴的味道溢满我们心间。陶渊明擅长于人们熟悉的农村题材中匠心独运,营造出淳厚深远而凝练的的意境。这就像清人陈祚明认为的那样,他说“陶靖节诗,如巫峡高球,3白云舒卷,木落水清,日寒山皎之中,长空曳练,萦郁纾回。望者但见素明澄净,以为一目可了,不知封岩蔽壑,参差断续,中多灵境!”二、思想感情:静穆深切鲁迅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静穆”是一种心境,是人有所归依,然后豁然大悟的心情写照,一种永恒存在的妙悟和慰籍。(一)咏怀咏史诗古往今来,诗须得“缘情而发”,所谓言为心声是也。肖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过陶诗:“语时事则指而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的确,他的咏怀诗中表现出了刚健和豪放的风格,让我们能够直接体会到他在诗中流露的真情实感。比如他的《拟古》之八:“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路旁两高坟,伯牙与庄周。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年少之时身体强壮精神刚烈,仗剑独自走他乡。谁说离乡出游只在近处,我就到了张掖又到了幽州。饿了采食首阳山的薇菜,渴了就喝易水的流水。一路上没有相知的人,只看见路旁荒乱的坟丘。遇见两座高大的坟墓,就是伯牙和庄周安息的故乡。这样的奇士啊再难找寻,我独远游能有何意义?这是一首富于孤独和侠气的诗篇,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知音难觅壮志难酬的仗剑天涯者形象。“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两句用了三则典故,表达自己绝不向侵占中原的北方统治者妥协投降的坚决态度,情感激愤,把内心的矛盾痛苦煎熬诉诸于笔端。陶渊明生活于东晋末期战乱不断的大环境之中,在40岁之前,他怀着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社会和自己,有“大济苍生”的壮志,儒家思想浓厚。然而,时局动荡,门阀制度森严,仕途万般险恶,让他在无奈的情景中,对现实深恶痛绝,思想逐渐消极避让,回归自然,退隐山林,这是道家思想的体现。隐退于农村之后,使他对基层现实有着更深刻更广泛的了解,更能切身体会到广大人民的热切愿望,境由心生,于是构筑了心中理想的美好社会,这就是名之后世的《桃花源记》里描绘的让世人羡慕的世外桃源模范村,这个理想社会里生活富裕,和乐安宁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灾难,形势一片大好。(二)山水田园诗就像鲁迅认为的那样:“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人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于人世间的,也是没有的。”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也照常不是单纯在写景,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照常蕴涵着深深的思想感情。只是更加巧妙地把描摹农村生活与叙写内心感情有机结合起来了。《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在作者看来,人一旦让吃穿奴役而去追求富贵与虚名,那行为就是扭曲人性和失去自4我。那种自耕自食,满足于俭朴的生活方式,远离人与人之间的角逐和斗争,才是自然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这里作者在诗中并没有直抒胸臆,但是读者却完全能从这些“静穆”的字里行间体会到他深沉的思想感情。《归田园居》是陶渊明隐居之后写出的一组代表作。在这组作品里,诗人把情、景、理融汇在一起,渗透了自己的思想、人格和情操,谱写出一曲曲心灵的交响乐。诗中到处都能够感触到他的真心真情真思想,情不自禁会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诗人通过手中轻灵的笔触和明快的节奏,描绘出农村安居乐业、恬淡闲适的一幅幅画面,表现自己鄙弃官场而乐于归隐的思想感情。陶渊明的大量田园诗都反映基层农民劳动生活的场景和内容,把幽美、恬静农村描写得十分鲜活。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一副清静幽美、淳朴自然的图画,农民安逸闲适的生活映现于纸上。三、语言色彩:质朴清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一种境界,指的是作诗为文摆脱掉了堆砌的辞藻、无谓的修饰、空虚的技巧,使作品至真至纯。梁启超在《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中是这样评价陶渊明的:“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渊明于哲理和自然之间构筑了一个道,这条道使自然的旨趣和生活的艰难困苦之间达成和解,如此一来,就连那些最平凡的基层生活场景也在诗作中凸显出无穷的深长意味。陶渊明诗歌在语言色彩的运用上非常独特。他不管是抒情抑或是写景,力戒浓墨重彩而多用轻笔淡色点染。如此一来就既突出了形象,又蕴含着质朴清丽的色彩之美,凸显出清丽而鲜亮的美感。如《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看似轻描淡写的语言,就把一个老农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作品中人物的音容笑貌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明代文学奖钟惺说:“其语言之妙,往往累言说不出处,数字回翔略尽。有一种清和婉约之气在笔墨之外,使人心平累消”(《古诗归》卷九)。陶渊明创造的率真质朴的艺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归于他在语言上追求质朴清丽的口语化不无关系。又如《停云》中的“翩翩飞鸟,息我庭柯。翎翮闲闲,好音相和。”这四句诗。鸟儿欢呼跳跃的神态让作者几笔就勾勒在我们面前,透露出诗人率真的个性。正如苏东坡评价陶渊明那样“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6]陶渊明的诗歌,许多都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来表现自然、安定和闲适的隐居生活,譬如《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里“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5“春酒”、“蔬菜”、“微雨”等意象营造出来的意境显得多么干净新鲜,和谐自然。也难怪清代学者温汝能在《陶诗汇评》如是说:“此篇是陶渊明偶有所得,自然流出,所谓不见斧凿痕也。大约诗之妙以自然为造极。陶诗率近自然,而此首更令人不可思议,神妙极矣。”陶渊明的诗歌特别是田园山水诗大量面世以后,以崭新的清新自然诗风,毫不容情的洗涤那些枯燥无味的玄言诗风,从而给当时的诗坛注入新鲜血液,开启别具一格的诗风,为后代诗歌的发展方向奠定基础。四、语言特质:平淡新奇追求语言通俗易懂,是陶渊明运用口语化语言写作的具体表现。他的“田家语”接近口语,平淡、通俗。他的诗中那种质朴自然的接近谣谚和模仿民歌的语句比比皆是,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等等。再如《读山海经》(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如何?”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叙写安适闲逸的隐居生活,句子自自然然找不到半点雕琢痕迹。又如他的《移居二首》中“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叙写春秋季节有很多晴朗天气,登高赋诗的好时光,邻居间互相招呼饮酒,忙时各自去耕作,闲时彼此想。念一派和和美美的局面啊。这首诗写了移居后的生活景况,抒发移居之乐。描绘了一幅自由自在,闲适的宁静生活。这八句诗,语言口语化,好像和读者话家常,很是平淡无奇,读起来不但通俗易懂毫不吃力,而且琅琅上口铿锵有力。然而这平淡无奇的语言,却又是经过作者高度提炼和加工的“精粹口语”。海德格尔说:“诗的活动领域是语言,因此诗的本质必得从语言之本质那里获得理解。”陶渊明擅长提炼语言,
本文标题:试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235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