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植筋锚固深度计算(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编制)
表4.5.6锚固用胶粘剂安全性检验合格指标A级胶B级胶≥8.5≥7.0本规范附录G≥50≥40GB/T2570GB/T2569≥16≥13本规范附录JC30φ25l=150mmC60φ25l=125mmGB/T27931当新增构件为悬挑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2当新增构件为其他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12.1.2采用植筋技术时,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12.1.3采用植筋锚固时,其锚固部位的原构件混凝土不得有局部缺陷。若有局部缺陷,应先进行补强或加固处理后再植筋。12.1.4种植用的钢筋,应采用质量和规格符合本规范第4章规定的带肋钢筋。当采用进口带肋钢筋时,除应按现行专门规程检验其性能外,尚应要求其相对肋面积Ar符合0.055≤Ar≤0.08的规定。不挥发物含量(固体含量)(%)≥99注:1表中各项性能指标,除标有强度标准值外,均为平均值;2当按现行国家标准《树脂浇注体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2570进行胶体抗弯强度试验时,其试件厚度h应改为8mm。12植筋技术12.1设计规定12.1.1本章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锚固:不适用于素混凝土构件,包括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低于最小配筋百分率规定的构件锚固。素混凝土构件及低配筋率构件的植筋应按锚栓进行设计计算。≥8.5本规范附录K≥17.0≥14.0胶体性能劈裂抗拉强度(MPa)抗弯强度(MPa)抗压强度(MPa)≥60粘接能力钢-钢(钢套筒法)拉伸抗剪强度标准值(MPa)约束拉拔条件下带肋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11.0《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植筋相关条文4.5.6种植锚固件的胶粘剂,必须采用专门配制的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或改性乙烯基酯类胶粘剂(包括改性氨基甲酸酯胶粘剂),其安全性检验指标必须符合表4.5.6的规定。种植锚固件的胶粘剂,其填料必须在工厂制胶时添加,严禁在施工现场掺入。性能项目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标准12.1.5植筋用的胶粘剂必须采用改性环氧类和改性乙烯基酯类(包括改性氨基甲酸酯)的胶粘剂。当植筋的直径大于22mm时,应采用A级胶。锚固用胶粘剂的质量和性能应符合本规范第4章的规定。1对A级胶不得大于10%;2对B级胶不得大于15%。12.2.1承重构件的植筋锚固计算应遵守下列规定:1植筋设计应在计算和构造.卜防止混凝土发生劈裂破坏;2植筋胶粘剂的粘结强度设计值应按本章的规定位采用;3植筋仅承受轴向力,且仅允许按充分利用钢材强度的计算模式进行设计;4地震区的承重结构,其植筋承载力仍按本节的规定进行计算,但其锚固深度设计值应乘以考虑位移延性要求的修正系数。12.1.6采用植筋锚固的混凝土结构,其长期使用的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处于特殊环境(如高温、高湿、介质腐蚀等)的混凝土结构采用植筋技术时,除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外,尚应采用耐环境因素作用的胶粘剂。4.5.9在承重结构用的胶粘剂中严禁使用乙二胺作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剂;严禁掺加挥发性有害溶剂和非反应性稀释剂。4.5.10寒冷地区加固混凝土结构使用的胶粘剂,应具有耐冻融性能试验合格的证书。冻融环境温度应为–25℃~35℃(允许偏差–0℃;+2℃);循环次数应不少于50次;每一次循环时间为8h,试验结束后,试件在常温条件下测得的强度降低百分率不应大于5%。4.5.8混凝土结构加固用的胶粘剂在进入市场前必须通过毒性检验。对完全固化的胶粘剂,其检验结果应符合实际无毒卫生等级的要求。《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植筋相关条文4.5.7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加固用的胶粘剂,其钢-钢粘接抗剪性能必须经湿热老化检验合格。湿热老化检验应在50℃温度和98%相对湿度的环境条件下按本规范附录L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时间:对重要构件不得少于90d;对一般构件不得少于60d。然后在常温条件下进行钢-钢拉伸抗剪试验,其强度降低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要求:12.2.6承重结构植筋的锚固深度必须经设计计算确定;严禁按短期拉拔试验值或厂商技术手册的推荐值采用。设防烈度场地类别7ⅡC30≤60HRB40025ψw=1.10ψT=1.00aspt=1.05fbd=3.60ψN=1.27ψbr=1.15ψae=1.10fy=3601.2.3540直径Φ(mm)68或1068或10≥6≥6间距s(mm)≤201.001.001.001.001.001.00221.041.021.021.001.001.00251.101.051.051.001.001.00箍筋设置情况在植筋锚固深度范围内,s不应大于100mm植筋直径d(mm)受压钢筋锚固:max(0.6Ls;10d;100mm)=315注:规范规定对悬挑结构、构件尚应乘以1.5的修正系数(结果已乘该系数)。表12.2.3考虑混凝土劈裂影响的计算系数aspt砼保护层厚度c(mm)2530植筋构造规定:当按构造要求植筋时,其最小锚固长度lmin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受拉钢筋锚固:max(0.3Ls;10d;100mm)=250Ls=0.2*aspt*d*fy/fbd=525植筋基本锚固深度。Ld≥ψN*ψae*Ls=730(29.2d)植筋锚固深度设计值。植筋用胶粘剂的粘结强度设计值,按表12.2.4的规定值采用。考虑各种因素对植筋受拉承载力影响而需加大锚固深度的修正系数,按表12.2.5条确定。ψN=ψbr*ψw*ψT。考虑结构构件受力状态对承载力影响的系数:当为悬臂结构构件时,ψbr=1.5;当为非悬挑的重要构件接长时,ψbr=1.15;当为其他构件时,ψbr=1.0。考虑植筋位移延性要求的修正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30时,对6度区及7度区一、二类场地,取ψae=1.1;对7度区三、四类场地及8度区,取ψae=1.25。当混凝土强度高于C30时,取ψae=1.0。植筋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植筋计算结果:非悬挑重要构件接长混凝土孔壁潮湿影响系数,对耐潮湿型胶粘剂,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值采用,但不得低于1.1。使用环境的温度(T)影响系数,当≤600C时,取ψT=1.0;当600C<T≤800C时,应采用耐中温胶粘剂,并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ψT值采用;当T>800C时,应采用耐高温胶粘剂,并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为防止混凝土劈裂引用的计算系数,按表12.2.3确定。单根钢筋植筋锚固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编制)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原混凝土强度等级构件受力类型使用环境的温度钢筋种类植筋钢筋直径mm281.161.091.091.041.041.02321.251.151.151.101.101.0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注:4.505.003.804.254.751.当使用表中的fbd值时,其构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值。2.表中s1为植筋间距;s2为植筋边距。3.表中fbd值仅适用于带肋钢筋的粘结锚固。3.904.384.884.003.604.004.503.704.134.632.703.403.604.003.503.804.25构造条件s1≥125,s2≥62.5s1≥150,s2≥75s1≥175,s2≥87.5混凝土强度等级2.302.302.302.702.70植筋直径d(mm)注:当植筋直径介于表列数值之间时,可按线性内插法确定aspt表12.2.4粘结强度设计值fbd胶粘剂等级A级或B级A级植筋间距s1植筋边距s2箍筋直径16080A级2512植筋用胶粘剂的粘结强度设计值,按表12.2.4的规定值采用。考虑各种因素对植筋受拉承载力影响而需加大锚固深度的修正系数,按表12.2.5条确定。ψN=ψbr*ψw*ψT。考虑结构构件受力状态对承载力影响的系数:当为悬臂结构构件时,ψbr=1.5;当为非悬挑的重要构件接长时,ψbr=1.15;当为其他构件时,ψbr=1.0。考虑植筋位移延性要求的修正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30时,对6度区及7度区一、二类场地,取ψae=1.1;对7度区三、四类场地及8度区,取ψae=1.25。当混凝土强度高于C30时,取ψae=1.0。植筋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构造条件mm植筋胶级别混凝土孔壁潮湿影响系数,对耐潮湿型胶粘剂,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值采用,但不得低于1.1。使用环境的温度(T)影响系数,当≤600C时,取ψT=1.0;当600C<T≤800C时,应采用耐中温胶粘剂,并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ψT值采用;当T>800C时,应采用耐高温胶粘剂,并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为防止混凝土劈裂引用的计算系数,按表12.2.3确定。单根钢筋植筋锚固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编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箍筋设置情况在植筋锚固深度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否则应按照12.3.3条进行防劈裂加固。使用说明:黄色区域为数据输入区,其它区域请勿修改。若输入区字体颜色显示为红色,说明输入数据不满足要求,请按提示重新输入数据。蓝色区域为计算结果,请勿修改。植筋深度应取计算结果和构造深度两者的较大值。规范对C35、C45、C50和C55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取值无明确规定,本计算表按照线性内插值法确定。保守做法是:当混凝土强度为C35时取C30,当混凝土强度为C45、C50和C55时取C40。
本文标题:植筋锚固深度计算(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编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236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