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34港口行业分析报告目录报告分析摘要...............................................................................................................2一、行业概况...............................................................................................................3(一)全球港口行业综述....................................................................................3(二)全球港口发展现状....................................................................................8(三)我国港口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12(五)我国港口行业的发展趋势......................................................................14三、专业分工业务分析.............................................................................................17(一)矿石码头:港口间博弈是看点..............................................................17(二)煤炭码头:铁路通道是主线..................................................................21(三)集装箱码头:格局确定,异地扩张和多元化发展是前景..................23(四)原油..........................................................................................................26四、行业横向对比浅析.............................................................................................27五、费率分析.............................................................................................................28六、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29七、风险提示.............................................................................................................33(一)主要风险:..............................................................................................33(二)其他风险:..............................................................................................342/34报告分析摘要1.全球港口行业发展概述展望未来,世界经济仍不明朗,全球港口吞吐量仍将呈小幅增长趋势,增长步伐将持续放缓,欧美地区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可能仅维持在3%-4%左右,而亚洲主要大港增速也将逐步放缓,维持在7%-8%左右。各国港口长期规划出台,码头建设力度不会随着经济的萧条而大幅放缓,部分地区出现港口产能结构性过剩的问题,码头运营商也将更多的侧重于调整各自的股权结构而不是投建码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持续低迷,港口将更多的利用费率以弥补利润,缓解压力,全球港口费率或存在走高趋势。2.国内行业发展趋势从全球港口发展的经验看,随着制造业向不发达国家转移,港口吞吐量出现长期下滑态势。长期来看,受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房地产、基建投资对大宗商品原料需求增长的拉动作用降低,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放缓趋势或将延续,预计未来几年港口行业业务量的增速将与宏观经济走势保持一致。另外,从建设周期来看,国内港口已经度过大规模建设、产能扩张的高速增长期,目前已进入到平衡增长、甚至是结构性过剩的阶段,业内的竞争日趋激烈。从而,未来港口公司将难以通过追求吞吐量的高增长来维持业绩,而提高装卸效率,提升吞吐量利润,发展港航辅助产业将成为港口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从而多元化发展成为港口企业谋求增长的必由之路。而政策和资源优势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多元化转型成效是港口公司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因此对行业给予“中性”的投资评级。3.收费情况现行的相对僵化的定价机制已经难以满足港口参与市场竞争的要求,预计未来港口将逐步获得更多的定价自主权。长期来看,港口收费会逐渐摆脱政府统一定价模式,实现市场自主定价,而且内外资码头实行统一的定价政策将成为必然的趋势。4.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从ROE、净利润率增长率、主营收入增长率以及毛利率四项指标对选取的上市港口公司进行了对比,认为行业的发展前景不理想、港口在激烈的竞争中已悄然发生转型、大型港口为保持区域市场份额主动放弃高毛利。3/34一、行业概况(一)全球港口行业综述1.港口发展的一般规律1)港口发展经历了四代演变过程:第一阶段——18世纪以前,港口只是船舶装卸活动的场所,具有一定的转运功能;第二阶段——从18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港口除具备仓储、装卸搬运等基本的物流功能外,临港产业的发展也初具雏形;第三阶段——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部分港口逐步发展成为国际物流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工业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第四阶段——始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逐步发展成为国际贸易调度站、产业集聚基地和综合服务平台和融入全球供应链的国际化港口。港口代际演变并非阶梯式发展过程,港口发展层次可以大幅跃升。2)港口发展的第四阶段第四代港口以港口集装箱货物为主要货种,由港口生产作业功能区和港口扩展功能区组成,功能包括港口生产、临港工业、临港物流、航运服务、金融服务、贸易服务及港口社区服务(休闲娱乐)等,所有功能实行信息一体化集成,并受自由贸易区政策支持,港口建设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低碳智网理念,在此基础上,港口提供物流供应链综合服务;发展策略是通过港城一体化、港域一体化、港区一体化、港航联盟与港际联盟进行物流资源无缝对接的整合与航运要素的聚集,从而形成应对经济全球化贸易的快速反应机制。第四代港口功能示意图4/342.当代港口的作用港口是世界流通体系的核心节点,以竞争姿态融入经济格局,开放程度决定市场范围;港口是区域经济水平的真实缩影,以比较优势参与全球分工,产业结构决定功能定位;港口是全球供应链系统的重要环节,以高端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经营方式决定竞争能力;港口是国际要素流动的关键枢纽,以协调整合实现资源调配,物流模式决定运作效率港口发展将以航运与信息技术进步为基础,以全球经济互动与融合为纽带,以服务能力与管理模式创新为核心,以港口升级与合作为路线,从传统、落后、单一向现代、高端、联合方向演变;港口布局将逐步脱离现今以欧/美、欧/亚、亚/美三大主干航线为规范的国际枢纽港的传统体系,而出现一个新型的全球港口网络。即一个由赤道环球中心港——区域性枢纽港——区域性喂给港组成的有主有次,网络完备的港口新格局;港口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地位更突出,现代物流将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洲际物流的助推器。3.行业的周期性和区域性港口行业的周期性与宏观经济波动紧密相关,经济景气变化影响货物的总体吞吐量,相关行业的周期状况也会影响具体货物的吞吐量。尽管港口行业服务于整个经济,但就具体港口而言,其服务的范围、服务的种类主要针对自身的港口经济腹地,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港口的经济腹地受港口集疏运条件的影响,港口与内陆地区联系的交通运输网络越发达,港口经济腹地越大,反之亦然。经济腹地是决定港口发展的重要条件:世界各大港口均有广阔发达的经济腹地做支撑,繁荣的腹地经济创造了巨大的物流需求;港口的发达程度也与腹地经济结构相关,伴随着国际产业转移,世界港口中心也实现了由西欧向北美再向东亚的变化。4.港口运营管理现状1)管理体制A.从股权结构来看,世界各港口的主要管理方式为私人管理、政府或国营企业管理、政府或国企与私人企业共同管理三种类型:私人管理——香港、英国的菲利斯敦港;政府直接管理——韩国、日本的一些港口,政府授权国有企业经营(新加坡、迪拜);5/34共同管理——世界上2700多个主要港口中,约有75%的港口。B.从管理权归属来看,主要有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两种类型:集中管理——多见于只有一个重要港口的国家,如新加坡、斯里兰卡、肯尼亚、摩洛哥、尼日利亚及南美一些国家等;分散管理——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地方政府组成港务局、港务委员会等进行管理,如美国、澳大利亚的港口管理由州政府负责,安特卫普、鹿特丹、汉堡、不莱梅等欧洲著名港口的管理权划归当地城市政府组织的港口委员会负责;另一种是成立不属于任何地方政府的独立港口管理当局,直接对中央负责,即自治港或公共托拉斯港模式,法国马赛、勒哈弗等六大海港及英国的伦敦、多弗尔、提兹—哈尔特普港等均属这一模式。C.从行政机构设臵及职能来看,主要有大交通式管理、独立式管理与复合式管理三种模式:大交通式管理模式——港务局隶属于当地政府的交通主管部门,交通部门以大交通的视角统筹协调港口活动,基础设施建设由企业负责;独立式管理模式——港务局成为当地政府专司港口行政管理的独立职能部门,基础设施由港务局负责;复合式管理模式——上述两种模式的混合,港务局隶属于交通主管部门,但负责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2)运营模式地主港模式是解决建设与资金矛盾的可行选择政府收取岸线、土地等公用基础设施的出租费用,用于港口的滚动建设,而码头的上部设施,如库场、机械、设备等经营性设施由经营人自己建设和维护。进行地主港投资管理的国家有美国、荷兰、德国、马兰西亚等,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大港,如安特卫普、不来梅、鹿特丹、汉堡等。地主型港口可分为政府管理的港口和公共企业管理的港口两种,前者由州、市组成的机构或地方公共团体进行管理,如荷兰、比利时等,后者为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进行管理的港口,如德国的租赁港、日本的埠头公社及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港口。3)投融资方式A.不同国家投融资体制不同,涉及投融资主体不同,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融资体制分三类:第一类是以英国、香港和北欧一些国家为代表,把港口当成企业看待,国家6/34和地方政府不给补助,由企业自己融资;第二类是以日本、德国、法国、新加坡为代表,把港口当做重要社会经济设施对待,政府经常给予巨额补助和投资;第三类以美国为代表,既承认港口的公共性,又重视港口的企业性质,投融资由政府投资、企业积累资金、金融市场融资等多种方式组成。B.世界港口建设投融资方式具有丰富多样性:国家或地方政府对港口的投资——比利时、法国、日本等;金融机构融资——巴尔的摩港、大阪港、横滨港;项目融资——BOT、TOT、PPP等。4)开放程度A.自由港模式是开放程度最高:16世纪意大利热那亚里南那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自由港目前全世界自由港已达到130多个,较为知名的自由港有香港、新加坡、汉堡
本文标题:港口行业分析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2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