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老门东地区ppt课件
一见如故就在JUSTATMENDONG组员:陈骋王园101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目录改造背景理论支撑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游客感知案例借鉴不足与展望202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改造背景1政策背景在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是城市现代化的必要内容,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环节。我国从1986年开始提出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此后通过各种立法和条例不断的完善和丰富。1986年1994年2002年2005年2008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式提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发布正式提出历史街区的概念以《文物法》颁布为标志真正进入名城保护制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范》发布国家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村保护条例》2社会背景当前白银时代,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进程中,文化创意产业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被称为“南京之根”的老城南,多年来一直是南京城市开发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争议不断的地区,一度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黄金时代白银时代房价一涨均涨的时代房价有升有降,土地市场内冷外热303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改造背景3现实背景南京城南历史城区的保护情况也岌岌可危,近年来,现状历史街区仅保留少量历史建筑,其余传统建筑正遭拆除,甚至部分地段已遭完全拆毁的严峻形式。整体环境风貌遭严重破坏,使街区的保护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在已拆除、破坏的区域依然能够辨析其历史空间结构以及城市肌理关系。使得老城南历史街区研究极为紧迫。根据《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20)》和《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和城市设计》,老门东的大量民宅和和街巷都应该保留。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应确立“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政府主导、慎用市场”的方针,采用“小规模、渐进式、院落单元修缮”的有机更新方式,不得“大拆大建”。2011年6月2011年12月2013年6月《城南门东雅居长乐渡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与政策方案》《城南历史城区门东箍桶巷示范片区保护与复兴设计方案城南历史地区门东c2地块保护与复兴设计方案404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理论支撑活态传承,是指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发展的环境当中进行保护和传承,使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当中得以自然传承与发展的传承。活态传承不仅能实现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保护,更能达到依附于物质文化遗产而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活态传承是区别于以现代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用文字、音像、视频的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方方面面的方式。但是,实践过程中我们缺少的是对寻常百姓文化传统价值的认识,缺少对流逝时间的理解、对无形文化空间的认识。我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由我们自身构筑起来的一个赖以雄厚生存的活的文化史,而这种文化才叫做活态文化。活态传承的缺失505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研究区域具体范围划定具体范围为剪子巷以南、上江考棚巷以东、转龙巷以西、明城墙以北。606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物质文化1建筑整体分析2单体建筑分析3街巷肌理4院落布局707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1建筑整体分析1.1建筑整体布局全局观察建筑整体布局,会发现传统民居区保留了完整的区域建筑布局整齐、规律、富有鲜明的层次性;城市化进程影响的区域建筑布局相对散乱、无固定原则、建筑形态及尺度变化突兀。老门东历史街区建筑分布图老门东历史街区建筑鸟瞰图808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1.2建筑密度分析门东老住宅区建筑密度一般高达60%,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不足6㎡,户均居住面积不到20㎡。可以说这里的建筑密度绝对超过60%,人均或户均居住面积比典型地段测算值会更加低,这样高的建筑密度无论是居住质量、居住环境及日常活动都已是极其严峻的问题,更别提现代生活条件下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老门东历史街区建筑密度图909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建筑轴向分析老门东历史街区建筑肌理的整体轴向为南北方向并存在一定偏角,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正南正北,其形成缘由与其老门东区域乃至整个老城南整体空间机构布局脱离不开,老城南历史城区在整个南京城市布局中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正南正北,对应其明城墙、外秦淮河、中华路、建邺路及白下路均没有形成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分布走势,而是附带一定角度。老门东历史街区建筑轴向图1010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2单体建筑分析【建筑风格】老门东是老南京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建筑整体风格简洁大气,以“街-巷-庭院”高密度居住为主体居住模式,以“青砖小瓦马头墙,卷轩直架和合窗”为主要建筑特色。开发改造后老门东街区的整体建筑风格却与原状大相径庭。欧式古典的小洋楼、现代气息浓郁的展览馆、蜿蜒曲折的流水都使得改造后的街区变得“不伦不类”,丧失了南京传统居住区的特色。建筑风格现状图外墙对比图【外墙】老门东传统民居的墙体基本以青砖墙和条石基作为外墙面,一般为了表现砖材、石材本身的色彩和质感,很少刷成白色。墙面形成“下条石、中实墙、上空斗”的极富南京地方特色的形式。改造后老门东的墙体局部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与保护,但大部分墙体则仅在外层粉饰了相应图案,失去了自身的特色。1111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民居入口】老门东传统民居入口更多的并不全部设置在中轴线上。入口处门罩雕饰朴拙;门额两侧常采用磨砖门边框;门楼上砌以大块方砖;脊饰为缓缓起翘的曲线,简朴大方而又从容高贵。老门东改造过程中对民居入口的保留与整修较为重视,多处保留较为完好。【半墙半窗】老门东传统民居中的半墙半窗通常出现在厅堂的次间。高度约为长窗的一半,但是不同的是其下部装在矮墙之上。改造后老门东有相当一部分的半墙半窗,但大多都是仿制品,真正意义上民居中的半墙半窗已经不见踪迹。【和合窗】老门东传统民居中的和合窗一般用于较小的次间,或用于舫、榭中。形式多为上、中、下三扇,各呈横长方形,上下两扇固定,中间一扇用摘钩支撑外开。亦或分为上、下两扇,上扇外开、下扇固定。现状老门东的和合窗保留状况相对完好,形式以上下两扇居多。居民入口对比图半墙半窗对比图和合窗对比图1212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外墙窗】老门东传统民居外墙窗通常很小,仅容一人窥视,其上有砖挑檐,造型丰富且兼防盗功能。封火墙、山墙上的檐窗、窗扇多采用推拉的石板,防火和安全功能俱佳。现状老门东外墙窗的形式尽力模仿传统特色,但由于对尺度以及功能的把握不准,部分外墙窗的形式显得不伦不类。【屋架】老门东传统民居的屋架有扁作和圆堂之分,前大厅正贴多为抬梁式,用料较大;边帖采用穿斗式,用料较小。而后堂屋架相对简单,采用板条仰尘,用宽约12cm的木板条满铺,接近檐柱时向下弯曲。改造后屋顶的屋架形式与传统民居的形式基本符合。虽然内部功能有所改变,但在外观上保持了较好的传承性。【横梁雕饰】“鱼龙”图案在南京地域建筑中应用较为普遍,可以说是南京地域建筑比较显著的特色之一。传统南京民居的梁头普遍都会雕刻鱼龙形象,十分独特。老门东在改造过程中对横梁雕饰缺乏重视,普遍做的较为粗糙、缺少特色,甚至没有任何雕饰。外墙窗对比图屋架对比图横梁雕饰对比图1313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挂落】老门东传统民居中的挂落通常是将细木条连接组合成框,悬装在走廊柱间木之下。挂落一般有卍川、藤茎和冰纹三式,而以卍川较为常见。现状老门东商业开发模式下挂落非常稀少,且多是改造过程中的仿制品。【斗拱】南京特色的地域建筑中,除民居檐口出挑的梁头下会施简单的斗拱外,成组的斗拱几乎不见。改造后老门东建筑中斗拱很常见,但其功能仅是作为一种装饰配件,在结构上已不发挥作用。【栏杆】老门东传统民居的栏杆通常装在厅堂前后、底层、二层廊柱与廊柱之间,也有装在地坪窗、和合窗之下。栏杆有高有低,多为木质。也有上层挑出楼群,飞挑檐、飞檐箱、飞栏杆之类。改造后老门东对栏杆的形式传承较好,在外观上基本符合传统民居的要求。虽然都是开发重建,但其还原度较高。挂落对比图斗拱对比图栏杆对比图1414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3街巷肌理现状老门东历史街区的街巷布局,延续了历史的街巷布局关系,且完整度较高,为研究南京老城南地区城市格局提供历史依据,同时可以作为追忆南京古城的现实标尺。因此老门东传统居民区都属于高密度的居住模式,街巷尺度较小、房屋排列较为密集。通过实地的测量与考证发现传统城南的街巷尺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本狭窄的街巷变得宽阔。通过调查与相关访谈了解到街巷空间尺度的巨变主要是由于商业的大量引入。而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变化代替了原有的高密度的街巷布局模式,更加削弱了老门东所剩不多的南京物质文化特色。老门东历史街区街巷分布图1515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4院落布局老门东传统民居的院落布局属于多路多进、穿堂式平面,少则三五进,多则达到七进,一般以三至四进为多数。改造后部分建筑由于被用作商业开发而丧失了其独特的院落布局特色,其余的建筑保留了原有的院落肌理,但一般规模较小,多为二至三进。院落布局对比图16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非物质文化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传统风貌保存较好的地区,也是代表一个城市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的区域。因此,它与非物质文化具有天然的文化联系,正好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容器”。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看似“无形”,却是在特定的“有形”文化场景和语境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引导和促进有利于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外部环境,将“有形”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起来。本次调查从民俗文化、业态分布、历史文化点三个方面考察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经过改造后的变化,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冲突进行适当分析。171718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非物质文化民俗文化作为六朝古都,南京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老门东作为南京历史文化之根源,拥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现状老门东几乎没有与南京历史文化特色相关的民俗,而作为传承南京传统非物质文化重要“介质”的老手工艺人在如今的老门东也难觅踪影,民俗文化的丧失较为严重。养鸟剪纸箍桶磨剪刀养鸟已有百年的历史,是南京老门东的文化符号。箍桶经常看到挑着担子穿梭在城南大街小巷,嘴里不停吆喝的木匠。磨剪刀老门东在清朝时作为军营场所有许多打铁造器的作坊,磨剪刀的行当在这儿渐渐繁荣起来捏面人捏面人流行于中国北方,根据我们的采访了解,捏面师傅来自山东德州画糖画画糖画是糖料熬制后用勺画出各种图案的中国民间工艺1819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非物质文化民俗文化沿箍桶巷向南而行,箍桶老汉、寄信小女孩、下象棋等8个反映老城南居民生活的系列铜铸雕塑小品尽入眼帘,唤醒了人们对城南的记忆和回味,一派浓浓“老南京味道”。但是随着老门东改造后的从新开放,大量游客涌入由此也出现了很多不文明游客和他们的不文明行为致使街区的很多承载非物质文化的载体遭受到了破坏。国庆刚刚对外开放南京老门东街区很受伤,地上的陀螺不翼而飞,只剩下3个孩子,喝粥的女孩手上的铁环不见了。。。丧失了特色民俗文化,即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实质上也失去了它的灵魂。1920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非物质文化业态分布文创型小店2021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非物质文化业态分布文创型小店南京老字号南京历史文化特色较强的产业分布稀少,且主要集中在三条营西部。2122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非物质文化业态分布文创型小店南京老字号西式餐饮2223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非物质文化业态分布文创型小店南京老字号西式餐饮文化特业2324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改造后空间设计探讨非物质文化业态分布老字号遭到排挤老门东作为商业休闲街区
本文标题:老门东地区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263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