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北京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成果公报
北京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成果公报课题基本信息课题名称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三生和谐”课堂教学行动研究课题批准号BBA15026课题类别校本研究专项课题研究领域基础教育课题负责人赵玉泉,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主要成员涂洁、王学东、宫丹、国佳、杜文红、于静、于乃佳、刘颖男、钱会霞、司秀斌一、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1)“三生和谐”课堂的理论之“道”在宏观(学校)层面上建构“三生和谐”课堂的概念、理论依据、基本思想、观点和方法。(2)“三生和谐”课堂的实施之“术”在中观(教学)层面上探索“三生和谐”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和实施流程。(3)“三生和谐”课堂的实践之“果”在微观(教师)层面上践行“三生和谐”课堂教学,实现“三生和谐”课堂的基本功能和效益。(4)“三生和谐”课堂的推广之“策”在客观(评价)层面上谋划实施“三生和谐”课堂的一系列推广策略。2.研究方法(1)采取匿名问卷调查、知情同意访谈、查阅教案以及课堂教学观察等方式的调查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完成对内容(1)的研究。(2)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式的行动研究法完成对于内容(2)的研究。三是,采取以课题组成员为骨干、以相应学科为依托,践行上述研究成果的行动研究法完成对于内容(3)的研究。四是,采取查阅教案、课堂教学观察、座谈交流、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方式的调查研究法和(准)实验研究法完成对内容(4)的研究。二、结论与对策1.研究对策依据不同的难点采取不同的对策,主要有三:难点一:对于“三生和谐”课堂教学思想易于理解但难以接受。因为固有的传统教学思想是难以转变的,为此要采取“洗脑”与“充电”策略,加强研究、培训,更新教学观念。难点二:对于“三生和谐”课堂教学构想易于接受但难以实施。因为转变已有的教学行为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此采取“典型示范”策略,让课题组核心成员首先积极践行起来。难点三:对于“三生和谐”课堂教学实践易于示范但难以推广。因为对于新生事物的大面积推广实施亦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对此采取“以点带面”策略,确保典型示范取得成功,充分发挥好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并辅以活动以及行政推动措施。2.研究结论(1)“三生和谐”课堂的理论之“道”①创造性提出了“三维度四水平”课堂教学目标的概念为解决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三维度”目标不融合和难度水平不清晰,导致“三维度”课堂教学目标不能真正落地的问题,借鉴美国玛扎诺的“四水平”学习目标理论,创造性提出了将中国新课程理念的“三维度”和美国玛扎诺理论的“四水平”有机融合起来,作为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依据(理论创新),设计出来的三维度融合、四水平分明的课堂教学目标,称之为“三维度四水平”课堂教学目标(全新概念)。主张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载体去融合“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将高度融合的“三维度”目标划分为四个难度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水平1—提取目标,水平2—理解目标,水平3—分析目标,水平4—运用目标。从而使得教学目标既维度融合又难度分明,理论上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②清晰地诠释了“三维度四水平”课堂教学目标的内涵“三维度四水平”课堂教学目标指:“由授课教师或师生共同依据“三维度”课程目标要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等,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制定的、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实现的学生需要在“三维度”上预期达成的教学结果;同时,依据玛扎诺理论,以“知识与技能”难度水平为基准,将“三维度”教学目标划分为四个难度水平,并按照“四水平”由低到高序列呈现出来。”[1][1]赵玉泉.“三维度四水平”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J].中学化学教与学,2015,(7):22-25.③明确地建构了“三维度四水平”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方法与表述形式④恰当地定位了“三生和谐”课堂作为学校的特色课堂一是,与学校文化一脉相承。“一人一天地、一木一自然——让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是学校的办学思想,这一思想可谓集“天、地、人”三才于一体,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讲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又与时俱进,讲究生命教育。学校办学之课堂教学方略就是“和谐课堂”。追求“和谐”是学校文化之根。二是,与学校教育理念相合。学校的“生态教育”理念认为:生态教育是以生命为教育基点,遵循生命特性,不断为生命的生长创造条件,促进生命完善,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并把“生命”作为核心。三是,与师生生活生长相契。课堂是师生生活生长的重要时空。作为教师,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之“课堂教学生活”,作为学生,课堂学习已经成为其学校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谓之“课堂学习生活”,课堂不仅是实现师生生长(即发展)的田园,也是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主阵地,“生活”是基础、“生长”是目的。综上,以“生活”为基础、“生命”为核心、“生长”为目的、“和谐”为追求的“三生和谐”课堂就定位和定名为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特色课堂。⑤牢固地确立了“三生和谐”课堂理论依据和基本思想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育人,首先要弄清楚“培养什么人”,“全面发展的和谐人”人性假设理论给予了完美的回答,那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人”。因此,将“全面发展的和谐人”人性假设理论作为“三生和谐”课堂的重要理论依据确实是恰如其分。“全面发展的和谐人”人性观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将“全面发展的和谐人”人性假设理论运用于“和谐课堂”,我们将其具体凝练为三个方面,即生活、生命和生长。生活追求的是幸福、生命追求的是价值、生长必须遵循的是自然规律;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三生”指课堂教学即生活、即生命、即生长;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收获生活幸福的乐园、是师生实现生命价值的原野、是师生尊重生长规律的田园;是“以人为本、追求挖掘教育价值融合发展、建构建构“知识与技能”新课程理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界定依据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玛扎诺理论表述形式水平1:……水平2:……水平3:……水平4:……融合图1“三维度四水平”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方法与表述形式三维度课堂教学目标“四水平”“三维度四水平”课堂教学目标人的整体发展”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上的全面体现;是对“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力求达到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上的完整诠释;是“全面而有个性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上的全面践行。“三生”与“和谐”既有各自独立的内涵,彼此间又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三生和谐”,“三生”是“和谐”内容的凝练,“和谐”是“三生”发展的结果。生活是基础,是生命与生长的前提和保障;生命是核心,生命是生活与生长的价值;生长即发展,生长是生活与生命的目的;生活、生命、生长三生和谐一体。因此,“三生和谐”课堂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师生共同体为本,以最终实现师生“三生”和谐发展的课堂。是对学校文化的创新与发展。⑥系统地形成了“三生和谐”课堂教学的八个基本观点一是,“师生共同体”的课堂教学本体观。主张课堂教学是以师生共同体为本,是师与生的合一。二是,“师生互为主”的课堂教学主体观。主张课堂教学既不只是“教堂”,也不只是“学堂”,而是“教堂”与“学堂”的合一。三是,“师生同发展”的课堂教学价值观。主张课堂教学价值追求的是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合一。四是,“三维度四水平”的课堂教学目标观。主张课堂教学目标是“三维度”与“四水平”、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合一。五是,“三位一体”的“新大课堂观”。主张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学习方式“三位一体”,教学目标链、学习目标链与学习方式链三链合一。六是,“以目标为本”的课堂教学过程观。主张课堂教学过程是“以目标为本”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合一。七是,“教服务于学”的课堂教学方法观。主张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服务于学法,课堂教学方法的精髓就是教、学、做的合一。八是,“三生和谐”课堂教学的“总开关”。主张“三生和谐”课堂教学的“总开关”是“三生”与“和谐”的合一。⑦完整地设计了“三生和谐”课堂教学的一套基本方法一是,基于“三维度四水平”课堂教学目标正是“三维度”课堂教学目标按照“四水平”形成的一个完整的进阶式的“三维目标链”(如图2所示),其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与思维规律,必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进阶式发展和“三维度四水平”课堂教学目标三维度三维度三维度三维度水平1水平2水平3水平4图2一个完整的进阶式的“三维目标链”目标的进阶式达成。二是,基于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公理:课堂教学目标的难度水平不同,决定了达成不同难度水平的课堂教学目标需要完成不同的活动与任务,采用不同的教与学的方式。将“三维度四水平”课堂教学目标应用于教学实践,一般来讲,水平1和部分水平2的目标(“多少”与学生个体实际水平密切相关,具有动态变化性),学生通过课前个人或小组自主学习是可以达成的,称之为课前目标,部分水平2和部分水平3的目标学生通过课上集体自主与合作学习也是可以达成的,部分水平3和水平4的目标则要课上通过师生、生生合作共同探究来达成,而最后部分水平4的目标(如,具有一定研究性、社会实践性等超越课上能够完成的活动与任务的目标,“有无”与课标要求、教学内容等密切相关,同样具有动态变化性)则需要通过课后实践学习来达成。即可以将“三维度四水平”课堂教学目标分解为学生课前—课上—课后学习目标,并形成与“三维度四水平”课堂教学目标链恰好对应的学生“课前—课上—课后”学习目标链,以及以主要学习方式为代表形成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实践”学习方式链,从而形成了教学目标链、学习目标链、学习方式链“三链融合、三位一体”的特色教学结构。这种特色教学结构突破了传统的课堂观,将课堂在空间维度上扩展到教室外甚至学校外,在时间维度上从课上45分钟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在活动维度上由教师满堂灌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和实践学习。从而确立起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三位一体的“新大课堂观”;提炼出以学生为主体“新大课堂观”下实施“三维度四水平”课堂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基本方法,即“三生和谐”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如图3)。(2)“三生和谐”课堂的实施之“术”⑧合理地设计了实施“三生和谐”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三维度四水平”课堂教学目标链课前-课上-课后学习目标链自主-合作与探究-实践学习方式链图3“新大课堂观”以及“三生和谐”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三维度四水平”课堂教学目标三维度三维度三维度三维度水平1水平2水平3水平4活动任务活动任务反馈评价反馈评价课前目标课上目标课后目标反馈评价反馈评价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活动任务⑨灵活地制定了实施“三生和谐”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实施“三生和谐”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可简单概括为“三步两反馈”实施流程,如图5。第一步是课前自主学习反馈。教师至少提前一天发放自主学研案。自主学研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三维度四水平”课堂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资源(包括微视频)以及活动与任务、反馈与评价等。学生依据自主学研案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达成课前目标。第二步是课上合作探究评价。教师通过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与评价(可以作为课前最后一个环节,也可以作为课上第一个环节),从而准确掌握学生课前目标达成的实际情况并依此确定课上教学目标的起点(一般为水平2或水平3目标的某一目标),真正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上主要采用师生与生生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达成相应的课上教学目标,并进行及时的反馈与评价(可以课上随时进行,也可以作为课上最后一个环节,或课后第一个环节)。第三步是课后实践学习指导。部分水平4的目标则需要通过课后实践学习来达成,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课后的决策、实验探究、调研、问题解决等活动,使学生学会将知识与技图4实施“三生和谐”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三链融合、三维一体”课堂教学结构课前—课上—课后时空维度链“三维度四水平”课堂教学目标链自主-合作-探究-实践活动维度链构成课堂教学结构的要素“经络”上位要素—课堂教学构想:如图3所示——“三链网”“骨骼”“器官”核心要素—课堂教学目标:“三维度四水平”课堂教学目标主体要素—课堂教学要素:时间、空间、师生、内容、方法、手段、媒体、环境、资源、策略等
本文标题:北京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成果公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312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