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平直的铁轨上行驶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平直的铁轨上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C.射出枪口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D.在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B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解析:解答:在平直的铁轨上行驶的火车速度可能改变,所以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在平直的铁轨上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其速度在增加,是做变速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射出枪口的子弹在空中飞行时其速度和方向都改变,做的是变速曲线运动,选项C错误;在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其运动方向在不断地改变,做曲线运动,选项D错误;故选B。分析:关键是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2、某中学生按正常速度步行4km,所需时间大约是()A.40sB.8minC.1hD.4h答案:C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解答:因为人步行时1秒钟大约能走1m,所以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根据公式svt得,某中学生按正常速度步行4km,所需时间400033000.91.2m/ssmtshv,该时间最接近1h,故C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知道人步行的速度。3、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00m,则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是A.1hB.5minC.50sD.10s答案:D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解答:由v=得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2001020/smtsvms;故选D。分析:4、百货大楼的自动扶梯用1min可将一个站在扶梯上的人送上去,若自动扶梯不动,人沿自动扶梯扶梯走上去要3min,若此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则需要的时间为()A.0.04minB.0.02minC.0.25minD.0.75min答案:D知识点:速度的计算解析:解答:设扶梯长为s,则扶梯的速度:160svs,人的速度2180svs,∵svt,∴12450.7560180ssstsminssvvvss;故选D。分析: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5、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答案:C知识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解答:根据速度公式svt,前5秒的路程未知,则无法计算平均速度,选项AB错误;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为:总位移为s=100m总时间为t=10s,则平均速度为:10010/10smvmsts,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故选C。分析:平均速度应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即物体的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6、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A.时间不变,速度跟路程成反比B.路程不变,速度跟时间成正比C.速度不变,路程跟时间成正比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C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解析:解答: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速度与路程及运动时间无关;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s=vt可知,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v不变,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故选C.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速度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7、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答案:B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解答:乙车在7~20s内的图像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选项A错误;在0~5s内,两车的图像都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选项B正确;两图像交叉点在10s处,说明两车在10s时相遇,此时甲还在匀速运动,但乙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二者速度不相同,选项C错误;由图像看出甲车在5s时的路程10m,乙车在5s时的路程15m,所以在5s时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的,选项D错误;故选B。分析:关键:由图像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找出小车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8、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BCDA.A与BB.A与CC.C与DD.B与C答案:D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解析:解答:如果是s﹣t图像,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因速度不变,s与t成正比,所以图像是过点O的射线,如图C;如果是v﹣t图像,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因速度不变,所以图像是平行于横轴的射线,如图B;故选D。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图像有两种表示方法:s﹣t图像和v﹣t图像。9、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所用时间之比为3:5,运动路程之比为1:2,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A.3:5B.1:2C.5:6D.6:5答案:C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解答:甲、乙的速度之比:155 236ststssttvv甲甲甲乙乙乙甲乙甲乙;故选C。分析:已知甲、乙的运动时间和路程关系,应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它们的速度之比。10、小明在上学的路上,先以v1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以v2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上学的全程中平均速度为()A.122vvvB.12122vvvvvC.12122vvvvvD.1212vvvvv答案:B知识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解答:设全程路程为s,则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运动时间:111122sstvv,物体在后一半路程的运动时间:222122sstvv,物体全程用的时间:12121212222vvsstttvvvv,∴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12122vvsvtvv;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故选B。分析: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而是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11、神舟十号运载火箭全长58m。分别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射后第10s的位置图像,如图所示。则火箭发射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5m/sB.9m/sC.12m/sD.15m/s答案:B知识点:速度的计算解析:解答:由题知,火箭长58m.以火箭的顶端与发射架的顶端相比较,由图可知,火箭发射后10s实际上升距离大约1.5个火箭高度,即s≈90m;平均速度909/10smvmsts;故选B。分析:关键是能够从图片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信息。12、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答案:D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解答:由图像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像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像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和B都是错误的;由图像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选项C是错误的;由图像可知,两人跑的全程都为40m,而且他们所用的时间都为8s,所以他们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都为5m/s,选项D是正确的;故选D。分析:会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比较的思想去进行分析,比较时要在相同条件下去进行比较。13、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为30km/s,当我们站在地面上不动时,在1min内,我们已随地球绕太阳经过了()A.30kmB.500kmC.1800kmD.108800km答案:C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解答:v=30km/s;t=1min=60s;∵svt,∴随地球绕太阳经过的距离:s=vt=30km/s×60s=1800km;故选C。分析:掌握速度公式的应用,解题时要注意单位统一。14、如图所示是汽车仪表盘上的速度计,如果汽车以现在的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为()A.30kmB.35kmC.40kmD.45km答案:B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解答:由速度计知:此时速度的大小v=70km/h;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距离是:s=vt=70km/h×0.5h=35km;故选B。分析:会正确读出速度计的读数。15、某学校操场外一幢高楼离跑道起点170m,同学们在跑步训练时,由于回声导致发令员先后听到两次发令枪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那么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约为()A.0.5sB.1sC.30sD.60s答案:B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解答:第一次的枪声是直接听到的,第二次的枪声是声音传到高楼处再反射回来,故第二次枪声传播的路程为s=170m×2=340m,所以第二次枪声反射回来需要的时间为3401340/smtsvms,即两次枪声的时间间隔为1s;故选B。分析: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所产生的.故发令员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第一次是发令枪产生的声音直接传来的,第二次是发令枪产生的声音传播到高楼处再反射回来的。二、填空题16、龟兔赛跑,起初兔子跑的快,这是用_________来比较快慢的,后来龟、兔均到达终点,但是乌龟获得胜利,这是用__________来比较快慢的。答案: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长短;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长短知识点:运动快慢的比较解析:解答:龟兔赛跑,起初兔子跑的快,这是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长短来比较快慢的;后来龟、兔均到达终点,但是乌龟获得胜利,这是用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长短来比较快慢的。分析:掌握运动快慢比较的三种方法:①路程一定,比较时间;②时间一定,比较路程;③在引入速度后,可直接比较速度的大小。17、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__________。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tsv,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_____(①/②)是相同的.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和km/h,其关系是1m/s=__________km/h.答案:相同时间比路程;②;3.6知识点:运动快慢的比较解析:解答: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相同时间比路程;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则我们需要通过公式svt,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才能得出它们的运动快慢,即相同时间比路程;1m/s=3.6km/h。分析:18、如图所示是小球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其中小球运动的参照物是________,比较小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可知小球的速度越来越__________。答案:地面;路程;大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解答: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球的位置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球是运动的;题中的小球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时间间隔相同,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分析:掌握参照物的选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9、如图所示是一汽车在l0s内的速度图像,由图可知,汽车在第4s时的速度为_____m/s;从第2s到第4s的过程中,汽车的速度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答案:30;增加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解答:由图像可知,横轴是时间,纵轴是速度,该图像反映的是速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当t=4s时,对应的纵坐标v=30m/s;从第2s到第4s的过程中,图像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表明汽车的速度随时间而增大。分析:会分析速度-时间的图像。20、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为_________m/s,当t1=50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___m。答案:30;450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解答:由图得出甲乙两车
本文标题: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324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