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
1《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设想】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教学目标】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教学重点】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策略】引读—启发—顿悟的阅读方式理解、分析文章。【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引:常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zhìzhěyàoshuǐ,rénzhěyàoshān)。”是啊,张老师很想给心灵放个假,品味山间之清风,感悟人生的跌宕。但怕耽误你们的学程,我,只有在文字的性灵间与文人共舞,与中华未来的脊梁共度现在进行时。你愿意吗?好的。你还能记住这样的诗意吗?《小石潭记》:“……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登泰山记》:“……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2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醉翁亭记》:“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二、简介作者及课文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2、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3、“唐宋八大家”之一4、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5、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6.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三、整体感知1、正音庐冢(zhǒnɡ)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miù)也有穴窈(yǎo)然则或咎(jiù)其欲出者无物以相(xiànɡ)之何可胜(shēnɡ)道也哉王回深父(fǔ)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无物以相之(xiàng)长乐王回深父(fǔ)何可胜道也哉(shēng)2、看图复述游踪33、疏通文意与文言知识积累(1)第1、2段一词多义:“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③士兵,“疲敝之卒”。“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词性活用:“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2)第3段一词多义:“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guàn,“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相”:①帮助、辅佐,读xiàng。“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xiàng。“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古今异义:“非常”:“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虚词:“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句子:“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然力足以至(而不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3)第4、5段一词多义:“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②悲哀。“不东行2-3里翻过一座小山4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胜”:①尽,shēng。“何可胜道也哉”。②能承担,禁得起,shēng。“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③优美的,shèng。“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④胜利,shèng。“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词性活用:“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3总结虚词其的用法(1)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2)距其院东五里——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3)独其为文犹可识——代词,它(代仆碑)。(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前“其”:代词,它(代“穴”)。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前“其”:代词,它(代后洞)。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指古人)。(7)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8)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9)既其出——助词,无义。(10)视其左右——代词,洞,洞壁。(11)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12)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四、熟读成诵,背诵第3、4段。第二课时一、集体诵读全文,检查第3、4段的背诵情况。二、鉴赏文本(一)品读第1、2段1、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2、引导学生讨论问题:(1)概括第2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3、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5(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板书】记叙:山碑洞游洞(二)品鉴第3段1、引导学生探讨下列问题:(1)本段着重写什么?(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2、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三)品鉴第4、5段讨论如下问题: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四)品鉴第5段导引: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板书】6议论:古人求思之深奇观常在险远仆碑:慎思而深取补叙:补叙同游者(五)探讨主旨1、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2、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学生答: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问: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答:因为已经“尽吾志”了。)问:“尽吾志”是什么意思?(答: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问:“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答:“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问:“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答:至洞之深处。)问: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答: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问:你
本文标题:《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330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