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我的物理教学故事物理教学中,我发现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而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在物理教学中适当插入一些小实验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可以使物理课变得生动、流畅,帮助教师十分轻松地完成教学目的。比如在讲摩擦力时由于静摩擦力的方向的不确定性时,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向前走路时的摩擦力是向前的还是向后的呢?”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随后我就在前面示范性的走了一遍,又让几个学生走了一遍,学生们都觉得我们向前走摩擦力应该是驱动力,应该方向向前才是,但是从原理上解释就不会了。我又让学生在座位模拟走路时摩擦到地面的样子,这是就有反应快的同学通过这一做法体会到,我们走路是像后蹬地,脚相对于地面是有向后运动趋势,这时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前的。这名同学说出原因后,别的同学又做了几次实验体会了一下,不一会全班几乎所有同学都明白其中的原因。通过这一小实验使学生明白了摩擦力不都是阻碍运动的,有时也可以作为驱动力。这比单纯的说教式教学要好很多,能够更形象,能够使学生明白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能培养孩子的探索与自学能力。一举多得!在讲电学时,我问学生:“你知道什么是电阻,什么是电源吗?”学生回答道:“店主(电阻)就是商店的老板,店员(电源)就是商店的伙计。”我说:“其实在电路作用中,电源和电阻的作用和店员店主的关系是相反的。电源是老板,它负责整个电路的电能供应,而电阻是消耗电能的,将电源产生的电能“卖出去”。通过这个小幽默使得整堂课的氛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学生们能够将电源电阻的作用区别开来,这节课上得就很舒服。在讲《电磁感应现象》是讲解有关法拉第的小故事:他的出身及他如何在这家书店呆了八年,他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法拉第如何经过无数次实验的失败,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学生在听这个故事的时候个个听得入神,上节课的疲惫也都忘了,学生们迫不及待想要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很快地引入了新课教学,并通过这个故事教会学生要有勇于探索,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多做一些小实验,并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重视物理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唯一的基础材料则是现实生活,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顺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规律。
本文标题:我的物理教学故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350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