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针灸学套题一《针灸学》习题时间120分钟一、A型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一个正确答案,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后的()内1、针灸医学起源于我国下列哪个时代(E)A秦汉时代B春秋时代C战国时代D宋金元时代E远古时代2、我国现存最早的较完善的针灸学专著是(B)A《针灸大成》B《针灸甲乙经》C《灵柩经》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E《难经》3、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C)A阴经B阴维脉C阳经D奇经E带脉4、《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应是(D)A脏象学说B阴阳学说C五行学说D经络学说E三焦学说5、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是结合了哪几方面内容(D)A阴阳五行脏腑B五行手足阴阳C手足阴阳五行D脏腑阴阳手足E手足上下阴阳6、十二经脉流注的起止经是(C)A从肺经开始到三焦经止B从肺经开始到脾经止C从肺经开始到肺经止D从肺经开始到肾经止E从肺经开始到肝经止7、足三阳经腧穴主治病症相同的是(A)A神志病B胃肠病C咽喉病D前阴病E妇科病8、《灵柩*九针十二原》对五输穴的记载中,所溜为(B)A井B荥C输D经E合9、十二经脉中,起于本脏的经脉是(A)A手少阴心经B手太阴肺经C足太阳膀胱经D足阳明胃经E手厥阴心包经10、下列穴位除哪一个,其余均在一水平线上(B)A神阙B归来C大横D带脉E肓俞11、双手短针的进针方法宜选用(A)A指切进针法B挟持进针法C提捏进针法D舒张进针法E管针进针法12用镊子夹乙醇棉球,燃后在罐内绕1—2圈,退出后将罐吸附至穴位的方法为(A)A闪火法B投火法C架火法D内罐法E推罐法13下列晕针处理方法中,有错误的是(A)A患者平卧,头部垫高B注意通风保暖C预饮温开水或糖开水D可灸百会、关元、气海E首先将针全部拔出14、散刺法的操作属于(D)A皮肤针操作法B皮内针操作法C毫针操作法D三棱针操作法E耳针操作法15、耳针疗法中的神门穴位于(C)A近部取穴B耳甲艇内C三角窝中D耳屏内侧面E耳屏上16、针灸配穴处方的取穴的原则是(A)A近部取穴,远部取穴,随证取穴B近部取穴,脏腑取穴,上下取穴C近部取穴,远部取穴,上下取穴,D脏腑取穴,上下取穴,随证取穴E前后取穴,左右取穴,上下取穴17、在针灸处方时,代表针用泻法的符号时(E)A*B∣C↓D×E⊥18、手太阴肺经的本经子母穴是(D)A太渊少商B太渊中府C太渊、云门D太渊、尺泽E经渠、尺泽19、治疗急性病证常用下列各类特定穴中的(D)A原穴B络穴C募穴D郄穴E下合穴20、下牙痛,用循经远道取穴法时,应首选(A)A合谷B内庭C陷谷D颊车E下关二、B型选择题(下列各题干都可在本组备选答案中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在()中A本经B表里C上下D前后E左右1、太溪配飞扬属(B)2、尺泽配列缺属(A)A髓海B气海C水谷之海D血海E少海3、宗气所聚之处为(B)4、气血生化之处为(D)A目内眦相衔接B足大趾内侧端相衔接C足大趾外侧端相衔接D胸中相衔接E无名指外侧相衔接5、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在(C)6、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在(E)A两眉头的中间B眉毛中的中点C眉弓中点,眶上缘上D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E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7、鱼腰位于(B)8、太阳位于(D)A点刺法B散刺法C刺络法D埋针法E挑刺法9、若需要在十宣、十二井穴、耳尖等部位放血时,多选用(A)10、用三棱针针法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时,多选用(C)三、D型选择题(选两个正确的答案)1、十二经脉的别络特点是(B)(D)A阳经别络于阳经B阴经别络于阳经C阴经别络于阴经D阳经别络于阴经E手三阳经别络于奇经2、经络学说体现了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A)(B)A整体观点B联系C恒动观点D局部观点E平衡观点3、骨度分寸为12寸的是(A)(B)A肘横纹至腕横纹B前发际至后发际C腘横纹至外踝尖D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E肩胛骨内侧缘至后正中线4、下列属特定穴的是(C)(D)A奇穴B阿是穴C原穴D络穴E天应穴5、与手阳明大肠经有联系的脏腑是(A)(E)A大肠B小肠C胃D心E肺6、狭义的刺法量学因素包括二个方面,它们是(D)(E)A进针方向B进针深度C留针时间长短D针刺强度E手法操作的时间7、捻转补泻泻法的操作方法是(B)(C)A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为主B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为主C捻转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D捻转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长E捻转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短8、穴位注射法在进行穴位选择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A)(D)A同体针选穴原则B特定穴C夹脊穴D阳性反应点E原穴9、屏间切迹在耳郭上位于两解剖部位之间的凹陷处,这两解剖部位是(B)(C)A耳轮B耳屏C对耳屏D对耳轮E耳垂10、后溪(B)(D)A为手太阳小肠经荥穴B为八脉交会穴之一C位于中指后指掌关节尺侧横纹端D治疗头项强痛E不可灸四、X型选择题(多选题)1、与十二经脉相同分为手足三阳三阴的经络组织有(C)(D)(E)()A十五络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十经筋E十二皮部2、根据骨度分寸法,以下正确的是(B)(C)(E)()A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侧髁上缘为19寸B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为13寸C肘横纹至腕横纹为12寸D耳后两乳突之间为8寸E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为12寸3、三棱针刺法的作用包括(A)(B)(C)(D)A通经活络B开窍泻热C调和气血D消肿止痛E温经补气五、填空题1、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五色明堂三人图,还创用了阿是穴和指寸法。2、由于十二经别有离、入、出、合于表里之间的特点,不仅加强了十二经脉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3、标本理论强调经脉分布上下部位的相应关系,“根结”理论强调经气两极间的联系。4、体表解剖标志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5、腧穴的主治特点主要表现在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6、入耳中的经脉是足少阳胆经、三焦经、小肠经。7、印堂位于两眉头中间,操作时应提捏局部皮肤。8、迎随补泻手法中以进针时针尖随经脉循行去的方向为补法,以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为泻法。9、煮罐法一般应使用的罐种为竹罐,走罐则多选用玻璃罐。10、电针器最大输出电压在40V上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1mA以内;心脏病患者,应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六、名词解释1、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指导,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和宝贵实践经验,运用传统与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理及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2、一源三岐:奇经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胞宫(中),同出会阴,故称为“一源三岐”。3、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4、得气:行针之后,患者出现酸、麻、胀、重、或凉、热、蚁行等感觉,医者则有针下沉紧、沉涩、沉重之感觉,如同磁铁吸引针一样。5、电针:是在针刺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利用针和电两种刺激相结合,以防止疾病的一种方法。6、俞募配穴法:指某一脏腑有病时,取其所属的俞穴和募穴进行治疗的的一种方法。如胃病取胃俞和中院穴。7、合治内腑:临床上对于六腑病证均可选用各自相应的下合穴治疗,故称之。七:、简答题1、十二经脉在四肢是怎样排列的?答:人体按立正姿势,大指在前,小指在后的体位,将上、下肢的内外侧均分成前、中、后三个区线,十二经脉在四肢排列是: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八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2、什么是腧穴的治疗作用,举例说明。答:(1)近治作用是一切腧穴主治具有的共同特点。它是指腧穴均能治疗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如眼区及其周围的睛明、承泣、瞳子髎等穴均能治疗眼疾;胃脘部及其周围的中脘、梁门、建里等穴均能治疗胃痛。(2)远治作用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所属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处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症。如合谷穴不仅能治疗手部的局部病症,还能治疗本经所过处的颈部和头面部病症。(3)腧穴的特殊作用,它的特点在于针灸某些腧穴,对机体不同状态起着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如腹泻时针天枢穴可止泻,便秘时针天枢穴可以通便。此外,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穴矫正胎位,少商治咽喉疼痛。3、试述足阳明胃经的体表穴位分布线?答:体表穴位分布线:起于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的承泣穴——直下挟口角——绕面颊,经耳前——沿发际至前额角头维穴。面颊分支:由面颊——下颈——循胸正中旁开四寸——循腹正中线旁开二寸——经下肢外侧前缘——经足背——止于第二趾外侧端的厉兑穴。4、耳穴的选穴原则有哪些?举例说明答:耳穴的选穴原则有辩证选穴,如眼病选肝穴;对症选穴,如月经不调选内分泌;按病选穴,如胃病选胃穴;经验选穴,如目赤肿痛选耳尖穴。八、病案分析1、李××,男,37岁,工人,某年月日就诊。脘腹疼痛历时一年,现感:胃脘部隐隐作痛,饭后加剧,泛吐清水,喜温喜按,纳差神疲,手中不温,大便溏薄,色黑,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迟缓。查:大便隐血(+++),钡餐造影显示十二指肠球部龛影,局部压痛。(要求:诊断,辩证,治则,处方,操作)诊断:胃痛辩证:虚证/脾胃虚弱治则:温中建脾,和胃止痛处方: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关元(气海)操作:毫针刺,用补法,每次留针三十分钟,十次为一疗程,或可加灸,或温针灸2、李某,女,四岁,某年月日就诊。患儿于三天前受寒致感冒,发热,头痛,烦闹,今晨起呕吐不上,神志不清,不食不哭,抽搐数次,项强,目闭,腿强直,时有不自主的屈膝,躁动,伴便干,尿黄量少。查:T:39.2℃,舌红,苔黄,脉洪数。(要求:诊断,辩证,治则,处方,操作)诊断:急惊风辩证:实热症/热极生风治则:清热祛邪,开窍熄风止惊处方:大椎水沟印堂合谷太冲(阳陵泉)操作:毫针刺,重泻法至苏醒。留针三十分钟以上,每日不拘次数,直到查清病因。针灸学套题二一、A型选择题(单选)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A)A中医理论B经络理论C腧穴理论D刺灸理论E藏象理论2、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E)A阴经B阴维脉C带脉D奇经E阳经3、髓海位于(C)A项部B胸部C头部D背部E腹部4、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联系主要靠(B)A五脏六腑B经络系统C四肢百骸D五官九窍E皮肉筋骨5、十二经脉中同名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C)A颈项部B四肢末端C头面部D胸腹部E背腰部6、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的骨度分寸是(B)A四寸B五寸C六寸D八寸E九寸7、三焦的下合穴在(E)A足阳明胃经上B足少阳胆经上C手阳明大肠经上D手少阳三焦经上E足太阳膀胱经上8、下列经脉排列中没有按照十二经脉循行流注次序的是(C)A胆肝肺经B大肠胃脾经C心小肠肾经D肾心包三焦经E心小肠膀胱经9、下列经脉中与阴跷脉循行最为密切的是(C)A足厥阴肝经B足太阳膀胱经C足少阴肾经D足太阴脾经E足少阳胆经10、在经络系统中具有离、入、出合特点的是指(C)A奇经八脉B十五络脉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E十二皮部11、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的穴位是(D)A四满B四渎C四缝D四神聪E四关12、十二经脉中分支最多的是(C)A足太阳膀胱经B足少阳胆经C足阳明胃经D足厥阴肝经E手太阴肺经13、耳前三穴(耳门、听宫、听会)其归经由上到下分别是(A)A三焦经、小肠经、胆经B小肠经、胆经、三焦经C胆经、三焦经、小肠经D三焦经、胆经、小肠经E胆经、小肠经、三焦经14、以下八会穴中,哪个是错误的(E)A腑会,中脘B脉会,太渊C髓会,绝骨D筋会,阳陵泉E骨会,大椎15、针刺头面、前颈、上胸、肩臂、腿膝、足踝等部腧穴宜选(C)A仰靠坐位B俯卧坐位C仰卧位D俯卧位E侧卧位16、捻转补泻法的补法操作(B)A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轻B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C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轻D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重E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重17、频率在2~5次//秒的波叫做(B)A密波B疏波C疏密波D断续波E连续波18、耳针疗法中的胃穴位于(C)A耳轮脚中1/
本文标题:针灸学套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358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