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2020年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五)(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20年山东新高考全真模拟卷(五)化学(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Na-23Mg-24Al-27P-31S-32Cl-35.5Fe-56Co-59Cu-64Sn-119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B.护发素功能之一是调节头发的pH,使之达到适宜的酸碱度C.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D.检查酒驾时,呼出的乙醇蒸气使变色硅胶发生颜色变化【答案】B【解析】A.汽油中不含氮元素,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来源于空气中氧气和氮气,故A错误;B.洗发水的pH大于7能去油污、而护发素的pH小于7,在洗发时、用强碱性的洗发剂清理头发上的脏物后,要使用显酸性的护发素对头发进行护理,使头发在弱酸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故B正确;C.豆浆煮沸发生变性,而水解才生成氨基酸,故C错误;D.驾车人呼出的气体接触载有经过硫酸酸化处理的三氧化铬(CrO3)的硅胶,如果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乙醇蒸气,就会发生如氧化还原反应使三氧化铬转化为硫酸铬,发生颜色变化,硅胶为载体,与乙醇不反应,故D错误。2.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的分子式为SiO2B.的名称:2-甲基-4-丁醇C.HClO的结构式为H﹣O﹣ClD.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94s2【答案】C【解析】A.SiO2为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不存在分子式,故A错误;B.羟基的位置要最小,的名称:3-甲基-1-丁醇,故B错误;C.次氯酸分子中存在1个氧氢键和1个氧氯键,正确的结构式为:H﹣O﹣Cl,故C正确;D.Cu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9,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故D错误。3.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配制0.10mol/LNaOH溶液B.除去CO2中的HClB.苯萃取碘水中的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答案】D【解析】A.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应在烧杯中溶解,故A错误;B.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B错误;C.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则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含碘的苯溶液,故C错误;D.过滤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溶液,图中过滤操作可分离,故D正确。4.桶烯(Barrelene)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桶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杂化类型均为sp2杂化B.桶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C.桶烯与苯乙烯(C6H5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D.桶烯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所得产物只有两种【答案】A【解析】A、桶烯相当于甲烷中的三个氢原子被碳碳双键取代,甲烷是四面体结构,所以桶信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是sp2杂化,A错误;B、桶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B正确;C、桶烯和苯乙烯的分子式相同都是C8H8,但桶烯和苯乙烯的结构不同,所以是同分异构体,C正确,D.桶烯是对称结构,只有2种氢原子,所以桶烯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所得产物只有两种,D正确。5.雌黄(As2S3)在我国古代常用作书写涂改修正胶。浓硝酸氧化雌黄可制得硫黄,并生成砷酸和一种红棕色气体,利用此反应原理设计为某原电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砷酸的分子式为H2AsO4B.红棕色气体在该原电池的负极区生成并逸出C.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1D.该反应中每析出4.8g硫黄,则转移0.5mol电子【答案】D【解析】A.砷最高价为+5,砷酸的分子式为H3AsO4,故A错误;B.红棕色气体是硝酸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的NO2,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NO2在正极生成并逸出,故B错误;C.As2S3被氧化为砷酸和硫单质,As2S3化合价共升高10,硝酸被还原为NO2,氮元素化合价降低1,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0∶1,故C错误;D.As2S3被氧化为砷酸和硫单质,1molAs2S3失10mol电子,生成2mol砷酸和3mol硫单质,所以生成0.15mol硫黄,转移0.5mol电子,故D正确。6.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M是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常温下,0.01mol•L﹣1M溶液的pH=12,X、Y、Z的单质e、f、g在通常状态下均为气态,并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在双原子单质分子中,f分子含共用电子对数最多,1个乙分子含10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Z>Y>WB.X能分别与W、Y、Z组成共价化合物C.化合物丙能抑制水电离D.X与Y元素形成的最简单的气态氢化物是极性分子【答案】D【解析】短周期元素W、X、Y、Z,而M是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常温下,0.01mol•L﹣1M溶液的pH=12,M为一元强碱,则M为NaOH,故W为Na.X、Y、Z的单质e、f、g在通常状态下均为气态,常见有H2、N2、O2、F2、Cl2,在双原子单质分子中,f分子含共用电子对数最多,则f为N2,故Y为N元素。甲与乙反应生成白烟,丙可能为NH4Cl也可能为NH4F,则甲为NH3、e为H2、X为H元素,由于1个乙分子含10个电子,可知乙为HF、g为F2、Z为F元素、丙为NH4F。A.W、Y、Z的简单离子分别为:Na+、N3﹣、F﹣,三者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N3﹣>F﹣>Na+,故A错误;B.H元素与N元素、F元素均可组成共价化合物,但H元素与Na元素组成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C.丙为NH4F,铵根离子、氟离子都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C错误;D.X与Y元素形成的最简单的气态氢化物是NH3,NH3是极性分子,故D正确。7.X、Y、Z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右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XYZ箭头上所标数字的反应条件A.NONO2HNO3①常温遇氧气B.Cl2NaClOHClO②通入CO2C.Na2O2NaOHNaCl③加入H2O2D.Al2O3NaAlO2Al(OH)3④加NaOH溶液【答案】C【解析】A.一氧化氮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可以实现,故A正确;B.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钠与碳酸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可以实现,故B正确;C.氯化钠不能够通过一步反应得到过氧化钠,故C错误;D.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与碳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个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可以实现,故D正确;本题选C。点睛:要通过氯化钠得到过氧化钠,首先要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得到金属钠,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可以得到过氧化钠。8.有一瓶无色溶液,可能含有Na+、K+、Al3+、Mg2+、NH4+、Cl-、SO42一、HCO3-、Mn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许溶液,逐渐加入过量的Na20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逐渐增多而后又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原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肯定有Na+、Al3+、Mg2+、Cl-B.肯定有Na+、Al3+、Mg2+、SO42一C.肯定没有K+、HCO3-、MnO4-D.肯定没有K+、NH4+、Cl-【答案】B【解析】该溶液是无色溶液,则一定不会含有高锰酸跟离子:①取部分溶液,加入过量Na2O2固体,过氧化钠先是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氧气,一定不是氨气,说明不含铵根离子;白色沉淀逐渐增多后又部分溶解,则沉淀的成分是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则证明其中一定含有镁离子和铝离子,一定不含有铵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和铝离子不共存);②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白色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沉淀,证明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③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原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说明是钠元素的性质,原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综上所述:原溶液中一定不含:NH4+、HCO3-、MnO4-;一定含有:Na+、Al3+、Mg2+、SO42一;不能确定的是K+、Cl-;故选B。9.已知分解1molH2O2放出热量98kJ。在含有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机理为:①H2O2+I-H2O+IO-慢②H2O2+IO-H2O+O2+I-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ν(H2O2)=ν(H2O)=ν(O2)B.反应的速率与I-浓度有关C.I-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①活化能大于反应②的活化能【答案】A10.工业上常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蒸馏装置如图)从植物组织中获取挥发性成分。这些挥发性成分的混合物统称精油,大都具有令人愉快的香味。从柠檬、橙子和柚子等水果的果皮中提取的精油90%以上是柠檬烯。提取柠檬烯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将1〜2个橙子皮剪成细碎的碎片,投人乙装置中,加入约30mL水;②松开活塞K。加热水蒸气发生器至水沸腾,活塞K的支管口有大量水蒸气冒出时旋紧,打开冷凝水,水蒸气蒸馏即开始进行,可观察到在馏出液的水面上有一层很薄的油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馏出液无明显油珠,澄清透明时,说明蒸馏完成B.为达到实验目的,应将甲中的长导管换成温度计C.蒸馏结束后,先把乙中的导气管从溶液中移出,再停止加热D.要得到纯精油,还需要用到以下分离提纯方法:分馏、蒸馏【答案】B【解析】A.柠檬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则当馏出液无明显油珠,澄清透明时,说明蒸馏完成,故A正确;B.长导管可作安全管,平衡气压,防止由于导管堵塞引起爆炸,而温度计在甲装置中不能代替长导管,且甲为水蒸气发生器,不需要温度计控制温度,故B错误;C.蒸馏结束后,为防止倒吸,先把乙中的导气管从溶液中移出,再停止加热,故C正确;D.精油中90%以上是柠檬烯,可利用其中各组分的沸点的差别进行分离,故还需要用到以下分离提纯方法:分馏、蒸馏,故D正确;故答案为B。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1.硼氢化钠(NaBH4)为白色粉末,熔点400℃,容易吸水潮解,可溶于异丙胺(熔点:﹣101℃,沸点:33℃),在干燥空气中稳定,吸湿而分解,是无机合成和有机合成中常用的选择性还原剂。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BH4中H元素显+1价B.操作③所进行的分离操作是蒸馏C.反应①为NaBO2+SiO2+4Na+2H2═NaBH4+2Na2SiO3D.实验室中取用少量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答案】A【解析】A.NaBH4中Na为+1价、B为+3价,则H为﹣1价,故A错误;B.异丙胺沸点为33℃,常温下为液体,操作③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异丙胺和固体NaBH4,故B正确;C.反应①中发生的反应为NaBO2+2SiO2+4Na+2H2═NaBH4+2Na2SiO3,反应中氢气中氧化剂,钠是还原剂,故C正确;D.钠质软,易切割,取用少量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
本文标题:2020年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五)(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415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