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阜阳市颖上五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其中包括5分卷面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1.诗文默写。(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6分)①足蒸暑土气,。(白居易《观刈麦》)②,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③诚如是,则霸业可成,。(陈寿《隆中对》)④,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⑤,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⑥,叶底黄鹂一两声,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⑦,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李清照《醉花阴》)(2)默写刘方平《月夜》。(4分),。,。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9分)温馨是初春河上的草垒,是暮晚天际掠过的飞鸿,是月光如水漫浸的庭院,是满坡黄花间衣袖盈风的少女的笑靥,是令你怦然心动的温暖和温柔。一生的时光,该有多少个温馨串织?那些虽然一纵即逝却潮润眼mòu的感念。那些纵然久远亦不能淡忘的故事,都会在心中渐渐积累,渐渐沉绽成一份最凝重、最美丽、最隽永的温馨,岁月怎么侵shí、心境如何变迁,我们会永远的珍惜。(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眼móu()侵shí()怦.然心动()(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2分)(3)“一纵即逝”中的“逝”的意思是。(2分)(4)请在短文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1)“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出自(国别)作家之口。(2分)(2)选出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2分)A.林冲-豹子头-风雪山神庙B.武松-行者-斗杀西门庆C.杨志-青面兽-失陷生辰纲D.李逵-花和尚-拳打镇关西4.九(5)班打算举办“成长的烦恼”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协助完成下列任务。(12分)(1)假如你是这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段开场白,要求要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3分)(2)下面是王林同学的烦恼,请你想出三条好点子来帮助他。(3分)王林的烦恼:王林很注重自己的形象,可是近来他脸上隔三差五老是蹦出那么几个“青春痘”,他心里烦死了,郁闷得不得了。我的好点子:(3)根据你的生活体验,请归纳一下广大学生烦恼产生的主要来源。(3分)(4)“当一份快乐跟别人一起分享时,它就变成了两份快乐;当一份烦恼跟别人共同分担时,它就成了一半的烦恼。”那么你拥有烦恼时,你最想对谁倾诉?请写出来自你心灵深处的倾诉之语吧!(3分)二、阅读(55分)(一)克隆快乐(21分)在教学《凡卡》一课时,我刻意设计并且营造一种十分悲怆的气氛,目的是让孩子们深切地感受旧俄国社会穷苦孩子悲惨的命运,激发学生对凡卡的同情和对沙皇黑暗统治的痛恨。在课尾时,我满怀伤感地对学生讲述道:“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凡卡提心吊胆好不容易有机会写成的这封信,却是一封无法让爷爷收到的‘死信’,可九岁的凡卡哪里知道这些呀!他依然编织着自己最美丽的梦。这个结局似喜实悲,暗示凡卡甜蜜的希望将变成痛苦的失望,凡卡的悲惨生活还将继续下去……”我从孩子们脸上凝重的表情中享受到了一种成功的愉悦,心里暗暗为自己的“煽情艺术”叫绝,此时我又趁热打铁说:“今天的作业就以《凡卡寄信以后》为题写一篇小作文。”下课铃响后,我拿着课本,迈着最轻快的步子回到办公室,期待着孩子们的“杰作”,我知道他们已经有动于衷了。当我阅读完学生的习作后,惊异地发现大多数学生虽写出了凡卡盼望亲人的急切心情,却没有写凡卡饱受毒打的痛苦和悲惨死去的场面。相反,他们却着力描述凡卡日后生活的幸福。有的写老板突然良知觉醒,改变了对凡卡的态度;有的写一位有钱的好心人收养了凡卡;有的写凡卡成功逃跑,和爷爷一起过上幸福生活……面对办公桌上的这摞作文本,我迷惑了,茫然了: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写?这明明不符合事实,是我没把当时的历史背景介绍清楚?还是我没把文章分析透彻呢?……一串串疑问像一张张底片被清洗出来,令我无法动笔批阅,于是作文一本都没改,先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再说吧。第二天的作文讲评课上,学生们愤愤不平的情绪,击溃了我所有的假设。课堂已经没有了先前的平静,孩子们争着表白自己的心声——咱们班最有爱心的李露露最先发言:“凡卡够可怜的,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他一点点生存的希望?老师,你真残忍,人家契诃夫就不忍心看着他死,所以文章才嘎然而止,你却要借我们的笔让他死。”我哑然了,原来她是这么理解作者意图的,我备课时可从来没这样想过。腼腆的高阳说:“要是凡卡还活在我们身边,我一定会把自己的棉衣、皮鞋、面包给他寄去,希望他能像我们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黄子涵没容高阳说完就抢着说:“还有我的动画碟片和游戏机。”在同学们的笑声中,他不好意思地又坐下了。……咱们班的班长见同学们情绪稍微平静时,接过话茬,无限感慨地说:“要是快乐也能克隆,那该多好啊!”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不知道这掌声是送给班长的,还是送给凡卡的。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心灵里储存的就是阳光,原来孩子们在用自己的“仁爱”给绝望的凡卡找一个生命的出口。为什么要用我的成熟来禁锢他们的童真呢?为什么要用我的评判来折断他们想象的翅膀呢?切不能用我们的沉重去凝固孩子们美丽的心灵!5.概括文章故事情节(字数在15字以内)。(4分)6.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3分)下课铃响后,我拿着课本,迈着最轻快的步子回到办公室,期待着孩子们的“杰作..”,我知道他们已经有动于衷了。答:7.根据提示品析下面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4分)(1)一串串疑问像一张张底片被清洗出来,令我无法动笔批阅。(注意修辞手法)(2分)答:(2)切不能用我们的沉重去凝固孩子们美丽的心灵!(注意“凝固”一词)(2分)答:“我”课后布置学生写小作文“我”从这件事上有所感悟8.读完全文后,你对题目“克隆快乐”的含义有了哪些认识?(5分)答:9.作文讲评课上完了,“我”作为孩子们的老师对这节课要有一个结束语。请你代替老师拟写,不超过60个字。(5分)答:(二)读书使人优美(19分)毕淑敏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还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而且永不磨损。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是哲人的木乃伊,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⑦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10.作者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11.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列举那些令作者“胆战心惊”的美容术?(3分)12.阅读④—⑥段,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论述读书可以使人优美的?(6分)13.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4.“一本好书,一生财富”,我们所学教材及荐读名著中的人物,有许多都能给予我们积极影响。请从下列作品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其精神品质,联系实际谈谈对自己的影响。(3分)推荐人物:诸葛亮鲁迅杜小康托尔斯泰贝多芬我从身上,学到了:(三)《唐雎不辱使命》(15分)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①秦王不悦.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③以头抢.地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⑤寡人谕.矣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17.填空:(3分)秦国企图用___________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出唐雎___________一事。“__________”写出了这场外交斗争的结局。18.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55+5分)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他不理解我。”你希望别人理解你么?那你就真诚地理解别人,你会意外地发现你得到的理解比过去多得多。生活中,当你抱怨别人不理解你时,先看看自己的状态如何。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在流泪,就看不见灿烂的星光。”理解是一座桥梁,理解是填平沟壑的石土。理解是真诚的,理解是相互的。父母之间需要理解,师生之间需要理解,同学之间需要理解。请以“学会理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②可以写感受和认识,也可以写自己或别人的故事及给自己的启迪,但要有真情实感。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5分)1.诗文默写。(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每空一分,共6分,任选6句。)①背灼炎天光②零落成泥碾作尘③汉室可兴矣④苟全性命于乱世⑤元是今朝斗草赢⑥
本文标题:安徽省阜阳市颖上五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421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