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概况一、文艺复兴的概念文艺复兴时期是指14世纪16世纪西欧与东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文艺复兴”的原意是指“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其变化的思想基础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二、历史背景:15世纪末到16世纪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教皇为了确立罗马在基督教世界的统治地位,动用了大量的资金重建罗马,吸引了大批的艺术家、思想家到罗马工作,形成了以罗马为中心的罗马画派。一、莱昂纳多·达·芬奇(1452—1519)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它是一位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14岁到佛罗纶萨学画,一生中创作了《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丽达与天鹅》、《圣母子与圣安娜》、《天使报喜》等大批不朽的艺术大作。达·芬奇又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他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都是人类文化史上最珍贵的遗产。《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佛罗伦萨商人F.del焦孔多之妻,当时年约24岁。达.芬奇创作此画时,在艺术上可谓孜孜以求,他把自己对人像典型的审美理想全部倾注于此,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他那奇特的烟雾状笔法。而且,他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他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含义无穷,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纪的妩媚微笑,则使观者如坠云雾,直叹妙不可言;这种致于完美的生动人像实为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崇高理想的光辉的体现。最后的晚餐这幅画的构图并不复杂,基本上是在一直线上穿插变化的,但单纯中见丰富。画家把十三个人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既突出了基督的主要形象,又层次分明地刻划出每一个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二、米开朗基罗·伯纳罗迪(1475——1564)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伟大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也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他与达·芬奇、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米开朗基罗23岁时作为雕塑家开始从事创作活动。1499年创作的《哀悼基督》是他的成名之作,被誉为15世纪最动人的人性拥抱神性的作品。这一时期的另一件作品是创作于1501年的《大卫》。作为文艺复兴的巨匠,米开朗基罗以他超越时空的宏伟大作,造成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他和达芬奇一样多才多艺,兼画家、雕塑家、建筑家和诗人为一体。他最重要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刚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他度过了70余年的艺术生涯,经历过人生坎坷和世态炎凉,使他一生所留下来得作品都带有戏剧般的效果、磅礴的气势和人类的悲壮。《哀悼基督》《哀悼基督》问世后,轰动了罗马城。人们不相信那是冰冷的、僵硬的、静止的石头,那分明是活着的人!人们也不相信这个杰作出自一个25岁青年之手,于是米开朗琪罗就在这个作品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从此,米开朗琪罗名声大震,他的艺术创作也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摩西《摩西》的创作大约从1505年米开朗琪罗为教皇修陵墓时就开始了,摩西是圣经中的一个人物。他是古代犹太人的英雄,也是古代犹太人的立法者。他制定了十项法律,名叫《摩西十戒》。当有人触犯摩西十戒,摩西闻听大怒。这尊雕像就是他听到有人触犯戒条时的愤怒表情。《大卫》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塑造了巨人形象,表现了大卫即将投入战斗的一刹那的紧张神情。同时,他在作品中也倾注了自己满腔的爱国热情。佛罗伦萨的人民把米开朗琪罗的《大卫》看作是保卫祖国的象征。三、拉斐尔·桑蒂(1483—1520)拉斐尔·桑西(RaffaelloSanzio1483-1520)出生于意大利乌尔宾诺城的一个艺术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宫廷画师兼诗人,虽然生活不很富裕,却家有贤妻,事业有成。在拉斐尔之前,他曾有过两个儿子,但都夭折了,所以拉斐尔出生后,父母都对他呵护有加,早晚祈祷他健康成长,并以“天使”来加以命名(拉斐尔在意大利文中表示天使)。拉斐尔从小也表现出极高的艺术兴趣与天分,在他还不会说话时,就喜欢拿着画笔当玩具玩,见着颜料就兴奋,这些都令父母欢欣不已。拉斐尔的父亲在儿子8岁起教他作画,10岁时就已教会他所有的绘画技巧。为了提高儿子的绘画水准,父亲还不断带儿子四处拜师,并大力鼓励他探索自己的艺术风格。11岁时,拉斐尔的父亲去世,他到了一个画家的画室里学习。他勤奋地探索绘画的奥秘,能敏感地捕捉住美和艺术的真谛。《耶酥的复活》是拉斐尔应红衣主教朱利奥·美第奇邀请为法国纳博纳教堂绘制的祭坛画,也是拉斐尔临终前的最后一幅杰作。内容取材于马太福音: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约翰暗暗地上了高山,突然间就在他们的面前变了形象,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忽有摩西、以利亚向他们显现,并同耶稣说话。忽然有一朵光明的云彩遮盖他们,从云彩里传出来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门徒听到,就俯伏在地,极害怕。耶稣进来,抚摸他们说:“起来,不要害怕。”他们举目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在这里《耶酥的复活》《西斯庭圣母》《西斯廷圣母》是一幅祭坛画,他以精湛的技艺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她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献出了自己惟一的儿子。拉斐尔一反传统手法采取了一系列新的表现手法,让人们从运动的观点和运动的感觉来观赏圣母下凡,从构图来看显著的特点是稳定的安祥感和旋律般的运动感。《圣礼之争》是一半圆形庞大构图。天上的人群和地下的人群均排列成弧形,地面上画的是人数众多的教会领袖和高级僧侣,天上画的是神的三位一体:圣父上帝、圣子耶稣、圣灵鸽子,12圣徒围成半圆坐在耶酥的两边。整个画面人物虽多,但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神态各异的人物活动都是紧密相联,互相呼应。圣礼之争《东娜·维拉塔》据说是拉斐尔的情人,因此描写得十分细腻动人,含情脉脉,特别是脸部表情和手指按捺胸前的柔软度,仿佛有生命力般栩栩如生,而乳白色绒衣质感以及头上披戴的丝巾,也刻画入微,有着精彩的表现。《东娜·维拉塔》总结14世纪初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使得西方绘画从宗教艺术中独立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绘画,并在人文主义氛围中,呈现出它的整体风貌。特别是以意大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为首的文艺复兴运动及他们的艺术大作对欧洲和全世界的现实主义思想及人文主义思想起到了灯塔般的作用。
本文标题:西方经典艺术赏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465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