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修改:0版本:A管理办法XXXXXXXXXX共11页第1页工艺文件管理办法编制审核批准部门综管部综管部质量保证部总质量师姓名签名日期会签部门签名日期2017年05月22日发布2017年05月30日实施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修改:0版本:A管理办法XXXXXXXXXX共11页第2页1目的确保公司工艺管理受控,使公司产品能满足标准及法规要求。2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公司产品工艺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流程。本程序适用于核结构、机加件产品及军品。3依据文件本程序依据GB/T19001-2015idt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要求编制。5定义工艺路线:工艺路线就是指产品在不同部门的流转过程。工艺性审查:工艺性审查是指对合同、图样、标准等的工艺可执行性进行审查。6职责6.1技术部工艺是工艺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有以下职责6.1.1新产品或老产品改造的工艺开发设计、常规产品的工艺文件编制;6.1.2对工艺和工艺装备提出改进意见,对新设备添置提出采购要求;6.1.3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识别与能力的确认;6.1.4工艺方案的编制和评审,工艺方法的验证;6.1.5焊接工艺试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6.1.6产品图样工艺性审查;6.1.7工艺文件执行过程的监视与测量。6.2销售部负责下达生产准备计划、产品工艺试验和评定项目的审批,并下达评定令号;6.3生产部门提供所需的工艺装备及场地、试件坯料的加工及试件取样工作;6.4质管部负责工艺试验及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过程的各项检验工作;7工艺工作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7.1工艺调研7.1.1在新产品生产或老产品改造时,工艺人员应调研。同时,工艺人员还应定期进行用户和行业交流访问。通过调研、访问,实现如下目的:a)了解用户(或市场)对产品的使用要求;b)了解产品的使用条件;c)了解国内外同类产品或类似产品的制造工艺水平;d)了解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e)收集有关工艺标准和资料。7.1.2工艺人员在完成工艺调研任务后,应形成书面报告。书面报告应包括工艺调研的目的、同行先进的经验、用户的合理要求及对公司现行工艺和工艺装备的改进意见等。7.2工艺设计策划7.2.1工艺设计策划的时机:在新产品或老产品改造的初步阶段且经过技术评审后进行。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修改:0版本:A管理办法XXXXXXXXXX共11页第3页7.2.2工艺设计策划的参加人员包括客户(必要时)、技术部长、生产部长、项目工程师及项目工程师安排的人员。7.2.3工艺策划的输入a)合同、质量计划(当有时);b)已完成的设计图样及技术要求;c)相关的国家法规、法律、制造标准等。7.2.4根据设计部门或客户提供的信息,结合公司工艺现状,由项目责任工程师确定是否进行如下活动:a)工艺方案的编制和评审;b)焊接工艺试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c)工艺方法验证;d)大型工装、模具的设计、验证;e)新设备添置并提出采购要求。7.3工艺设计输入包括以下内容:7.3.1经评审合格后的产品设计图样。7.3.2产品的制造技术标准、产品合同的技术协议。7.3.3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质量、环保等的法律、法规等。7.3.4制造、安装现场出现的因工艺原因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和同类产品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7.4产品图样工艺性审查根据设计图样由专业工艺人员进行工艺性审查。7.4.1对设计图样的工艺性审查内容如下:a)出图方式符合制造需要,投影清楚、尺寸齐全、设计基准尽量与工艺基准和测量基准一致;b)零部件应尽量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和常用尺寸系列;c)大部件应尽量做到能拆成平行制造的小部件;7.4.2工艺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工艺人员应首先与设计人员联系更改。当双方意见不能统一时,由工艺人员填写“技术联络函”,由技术负责人或其代表予以裁决。7.5工艺方案设计产品工艺方案是指导产品工艺准备工作的依据,在产品工艺性审查的基础上,应对新产品中重大、关键的零部件编制工艺方案。7.5.1工艺方案的主要内容a)产品的结构特点和加工要求;b)主要零部件的加工过程、设备与工装的选用,部门之间的协作分工原则;c)主要零部件的加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d)提出专用、关键设备的设计任务书或采购要求;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修改:0版本:A管理办法XXXXXXXXXX共11页第4页e)提出专用工装明细表和设计任务书;f)提出生产场地和设备的调整要求;g)提出工艺试验项目,包括工艺评定项目、攻关项目和见证件生产要求;h)提出特殊毛坯件或原材料要求;i)对主要材料和工时提出估算。7.5.2工艺方案的编制工艺方案由综合(过程)工艺员牵头组织,相关专业工艺员参加共同编写,部长或项目责任工程师进行审核,经技术评审(含客户)和有关部门会签审批后生效。工艺方案中涉及的工艺试验、工艺装备等按相关程序执行。7.6工艺路线设计工艺路线划分按相关规定执行,特殊情况可按有关通知、会议纪要或临时计划的安排执行。7.6.1划分工艺路线的基本原则a)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b)尽量减少产品制造中的周转;c)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能力和人力资源,优先安排公司内生产车间。7.6.2工艺路线的表示方法a)为便于生产管理,工艺路线与产品零件清单合为同一表格。b)以自然顺序号表示工艺路线的先后次序,需组装后转送的用大括号将有关零件连接。c)组件形式的标准件、通用件。d)特殊要求在备注栏内以文字或符号加以说明。7.7工艺规程编制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操作和进行产品检验的主要文件。7.7.1编制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a)工艺规程应做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b)在充分利用本公司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和经验;c)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消耗;d)编制工艺规程必须考虑安全和工业卫生措施;e)结构特征和工艺特征相近的零件应尽量编制典型工艺规程;f)各专业工艺规程在编制过程中应协调一致,不得相互矛盾;g)工艺规程中所用的术语、符号、代号要符合GB4863的规定;h)工艺规程中的计量单位应全部使用法定计量单位。7.7.2主要工艺文件的编制要点a)工艺清单:工艺清单是为了便于部件集中备料而设立的,除包括部件名称、图号和零件名称、图号外,还应标明下料尺寸、数量以及备料工序、设备、工装编号和送转车间(工序)等内容。b)流转卡:用于受压部件和需要进行材料标记移植的元件。流转卡是主要的综合加工过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修改:0版本:A管理办法XXXXXXXXXX共11页第5页程卡,它必须全面反映零部件加工的每一个工序,包括工序内容、使用设备、工装、图号和工序质量控制要求等。为了简化工艺,在流转卡上可以直接借用各种典型工艺卡和工艺细则。根据不同产品的加工要求,流转卡又可以分成多种形式。c)工艺细则:工艺细则是对工序操作要求的细化,它不但包括了对各加工工序的要求,而且包括了对加工前后的各种准备及后续要求。d)典型工艺卡:典型工艺卡是针对生产中某些结构一致或相似、工艺方法一致的零部件而设计的,它类似于标准件、通用件工艺卡。典型工艺要有代表性、通用性。7.8工艺装备选择工艺装备包括加工设备和工装器具。7.8.1加工设备的选择工艺人员必须了解设备的加工能力,如最大加工尺寸(长×宽×高),最大承载重量,最大工作力或力矩,最高加工精度等。a)必须了解设备的工作条件,如设备周围环境、设备对温度、粉尘的适应性,切削液的回收、废液处理等。b)必须了解设备的操作条件。操作要安全、方便,尽量利用机动,尽量减少装夹误差和读数误差。c)必须了解设备附件和工装配备情况,减少新工装制造。d)尽量发挥设备能力,减少能源消耗。7.8.2工装器具的选择a)应尽量选用外购标准器具。b)批量较大的产品选用专用工装,以提高效率。单件或小批量产品应选用通用工装或不使用工装。c)应了解工装的使用历史(记录),对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件应对选用工装进行误差分析。d)工装必须与选用的设备相配套。工装必须与有关的配件(如配重、辅助支撑等)同时使用。7.9工装设计工装设计的原则和要求:a)根据产品批量确定工装类型。生产批量大的应设计专用工装,生产量小的尽量采用通用工装或借用已有的工装。工装编号应符合分类管理的要求;b)工装设计必须满足工艺要求,适应工艺给定的毛坯,按工艺给定的基准定位。工装的制造误差和安装误差必须满足产品加工的精度要求;c)工装设计应做到结构性能可靠,使用安全,便于制造,有利于实现优质、高产、低耗,改善劳动条件。应不断提高工装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水平;d)设计要结合生产实际。重大、关键、特殊工装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设计方案,并经会签、审批后方可进行正式设计;e)对起重、压力试验及精密、重大、特殊的工装应有设计计算书和使用说明书,经设计、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修改:0版本:A管理办法XXXXXXXXXX共11页第6页校对、标审后提交审批;f)工装设计应做到图样清晰、完整、正确、统一,符合制图标准;g)需要验证的工装应在总图上加盖验证章,并给出验证用料要求。7.10焊接及热处理工艺应根据材料特点做工艺评定。7.11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工作内容及要求7.11.1负责制订产品生产用的材料、辅料(如焊接材料、木材、油漆等)包装用材料及产品试样和工艺用料的消耗定额。7.11.2编制产品分品种、规格的净重、毛重、消耗定额和材料利用率的汇总表。7.11.3参照上级要求,制订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制订方法,并根据定额的实际执行情况,不断进行分析总结,定期进行修订。7.11.4产品已投产后出现的重大设计修改而引起材料消耗定额重大修改时,应由主管副总经理批准。7.11.5经常了解和定期分析研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执行情况,收集和掌握实耗资料,以不断降低材料消耗和拟定技术改进措施,材料消耗工艺定额不直接对外。7.12车间平面布置设计进行生产车间平面布置设计应做到:a)熟悉车间产品,主要产品加工过程和分类工时汇总;b)明确车间的近、中期生产纲领,了解车间中、长期发展规划;c)根据生产纲领和主要产品分类工时汇总以及工作制度、年时基数计算出主要设备配置和人员构成;d)根据产品类型,参照有关资料确定生产面积中设备安装面积所占的百分比(生产面积包括:设备所占面积、工作面积、设备间通道、毛坯和半成品临时堆放场地等)。进而计算出生产总面积;e)根据公司的管理情况确定辅助面积。辅助面积包括:材料库、半成品库、工具库、磨刀间、切屑和废料处理站、设备维修组、电工间和主要通道等;f)根据主要产品加工流程和所占生产面积比例设定加工区和主要设备的相对位置;g)根据设备安装图和安全规定(最小设备间距、最小通道宽度)以厂房梁柱为基准标注设备安装基准位置;h)根据设备场地布置等情况,设置水、电、气能源供应点。7.13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工作内容及要求7.13.1工艺文件经设计(编制)、校对签字后必须进行标准化审查。7.13.2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由工艺部门兼职标准化员负责。7.13.3标准化审查的主要内容和要求:a)工艺文件齐全,文件目录、汇总表按规定顺序填写。总图标题栏、明细栏的内容与相应的零件图一致。b)文件的幅面和格式符合标准规定。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修改:0版本:A管理办法XXXXXXXXXX共11页第7页c)文件中的制图、尺寸、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符合相应标准。d)文件中所用的术语、符号、代号、计量单位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文字规范、整齐。e)选用的标准资料、通用资料准确、有效。f)选用的结构要素、材料牌号、规格符合有关标准。7.13.4标审发现问题后,将工艺文件连同标准化审查记录或标记一起返回设计(编制)人员进行修改。修改后仍然应该经标审人员复审。7.13.5标审结束后,标审人员应在总图或文件封面(目录)“标审”栏签字。7.14工艺设
本文标题:工艺文件管理办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493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