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08年7-12月企业管理统计相关文章综述小组成员:肖薇许萍萍杨坚斌杨灵萍张昊2008年7-12月企业管理统计相关文章综述小组成员:肖薇许萍萍杨坚斌杨灵萍张昊我国统计现状:统计对象日益复杂,统计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层出不穷。基层统计人员匮乏,业务素质偏低;统计任务刚性与经费保障的矛盾日益冲突;统计执法力度不够,依法治统社会氛围尚未形成。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面对不断增加的统计工作任务,统计工作的权威性、统计工作的信誉将面临严峻考验。我们小组主要依据产品质量统计、人力资源统计、劳动资料与企业科技投入等四个方面来说明这些方法在企业应用中的改革与提升1)用统计质量管理方法提升企业质量水平2)企业建立有效的HR-BI分析模型3)新时期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冲突问题研究4)关于科技投入的分析与思考统计质量管理方法的基本思想:用数据说话,通过数理统计方法降低产品质量和流程的波动,使其具备最大的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统计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MSA方法(测量系统分析)、DOE方法(试验设计)、SPC方法(统计过程控制)、回归分析、假设检验、数据挖掘、模拟等重要分析工具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1)企业在基础数据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管理及维护;2)轻视先进管理工具和方法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相应的解决方法:1)建立相应的内控制度做好基础数据统计a.成立相关部门及组织相关人员专项专门管理,指定专人对文件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有利于企业数据资源的保密性及因此导致数据管理的流失;b.建立相应文件内控管理流程,对文件按机密等级进行分类处理;c.建立文件的内部稽核制度,文件的各个环节的流通容易造成文件的缺失、遗陋、损毁,这时需要定期对企业内部的文件进行有效的稽核;d.定期整理文件,做好6S工作2)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充分运用统计手法,我国质量管理中经验论导致血的教训经常发生,未对事件进行深入有效的分析就决策进行,把问题解决,从而导致另一问题的产生,周而复始重复劳动参考文献:1)用统计质量管理方法提升企业质量水平(来源:eNET硅谷动力);2)MES系统的技术质量管理统计(来源:鞍钢股份第一炼钢厂鞍山114021);3)精心组织统筹兼顾认真做好2008年年报和经济普查登记工作——自治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敏谦同志在全区统计年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4)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探析(来源:河北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071000)5)统计技术在玻璃钢制品过程控制中的应用6)统计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来源: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中心南京211100)近年来,伴随企业量化管理的需要,顺应这一需求的数据分析系统BI(BusinessIntelligence,商业智能)工具在企业经营分析、财务分析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不俗的实际应用表现,并拉开了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效应用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的序幕。2.企业建立有效的HR-BI分析模型BI工具的实现方式主要包括了统计查询、经营分析指标和水晶报表,因而一般意义上来说,eHR系统报表分析功能基本都可以通过BI系统来实现。对于一般HR业务过程数据和通过eHR系统简单加工可以实现的统计功能、以及常规的人事报表(年报),建议统一由eHR系统来实现;对于需要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并利用数据仓库进行数据整合的、对数据展现要求比较高的指标或者指标集合(报表),则主要通过BI平台来实现。HR-BI与统计报表的比较•资料来源:1)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HR-BI分析模型(2008-7-28)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3)和谐视野下的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08)4)企业培训体系构建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艾康生物为例(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员工培训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以青岛市为例(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新时期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冲突问题研究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初级阶段,新时期非公有制企业的大发展只有十几年的时间。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与非公有制企业劳资矛盾的集聚及尖锐化成正比例关系。近些年来,我国理论界对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存在问题即劳资冲突问题很重视,出版、发表了不少相关的研究成果,有的已经和正在对实践发生重要的指导作用。关于企业劳资关系管理工作总结:(用以提升企业管理的质量)1)发挥工会桥梁和纽带作用,将民主管理融入企业管理中2)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实现职企互利双赢(注重保护、调动和发挥好企业经营者与职工双方积极性,依法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3)加大协调劳动关系的力度,真诚依靠职工促进和谐发展企业科技投入R&D投入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世界各国一直都把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R&D/GDP)作为衡量科技竞争力的核心指标。我国及各省市制定的五年科技发展规划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都将这一指标作为重要的科技发展目标。从天津市制定这一目标的实际情况看,收效很好。(1)科技投入的现状分析1)R&D经费总量稳步提高2)R&D经费增长速度高于GDP增幅3)R&D经费投入强度逐年上升4)企业成为R&D投入的主体5)R&D人力投入强度不断提高(2)R&D/GDP作为唯一指标的思考1)从R&D活动类型上看,原始创新能力十分薄弱2)从R&D经费来源结构看,政府投入强度不高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看,R&D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企业更低4)从R&D活动产出看,论文和专利数量不多,质量不高5)从R&D人力资源投入看,规模较小,企业投入尤显不足•(3)为了加大科技投入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对此的建议:1)科技投入指标从单一指标向多指标体系方向发展2)加大政府R&D投入,增强宏观调控能力3)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4)重视R&D人力资源的投入•资料来源:1)关于科技投入的分析与思考天津市科技统计与发展研究中心;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发布时间:2008年12月312)“十五”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投入绩效分析(天津市科技统计与发展研究中心)3)江苏省R%26D投入结构分析与优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科技投入项目绩效考评体系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区域科技投入比较研究(1995—2004)——以广东、广西为例(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26D投入的影响及因果分析——基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25卷)谢谢观赏!
本文标题:企业管理统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54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