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抗拒诱惑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抗拒诱惑课程时间:45分钟张翔一、课题引入1、通过使用教具引导出目前学生的心理容易受到侵蚀2、我们所受到的攻击便是诱惑二、提出诱惑的概念1、举例,毒品对吸毒者的诱惑。2、诱惑——只符合眼前利益而不符合长远的利益的需要。3、内省训练法——填空,如诱惑是。4、对做题效果的评估。三、具体阐述目前中学生所面对的各种诱惑见附表1四、如何抵制各种诱惑的袭击1、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属于自己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本学期计划达到的学习目标目标长期目标考那个高中、考那个大学2、加强意志品质锻炼意志品质的表现:有主见、做事果敢、要有恒常性3、加强自控能力的培养1)“迟延满足”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教具:海绵(针对其强吸水性)目的:让学生明白他们容易受到诱惑,进而引出诱惑这一概念训练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自省的方法将“诱惑”的概念进行内化,加深对诱惑的理解参考:毒药、陷阱、魔鬼、绊脚石等在目标的制定阶段不仅要有短期目标还要有长期目标,这样的目标才能完整心理学实验案例介绍目的在于告知学生有些情况要有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2)进行提问,在这个实验当中,对克制有怎么样的认识?5、制定抵制诱惑计划书我要抵制诱惑的计划我受诱惑的表现目前带来的不良后果时间具体方法结果一个月后的情况五、总结1、诱惑的定义2、了解目前所受到最普遍的诱惑攻击类型3、学会抵制各种诱惑的方法4、自行、自主完成“抵制诱惑计划书”这个计划实质是行为校正过程,目的:让学生自行发现自身所受到的诱惑,进行记录,积极改正,进行前后比照,达到效果附表1诱惑名称具体表现产生的原因合理理解玩特指贪玩游戏机、网络、郊游追求过分的舒适、自由、愉悦的生活状态适当的玩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状态,但过度便要克制吸烟偷家长的烟、买烟显得自己成熟、帅气、酷劲儿十足,吸引女生注意吸烟的危害性、让自己有魅力不是通过“冒烟”来达到的喝酒聚会、散心进行心情发泄,通过麻痹大脑来忘记痛苦喝酒的危害性、正视自己的挫折逃学离家出走上网包夜、逃离家庭学校环境对学习和生活的一种逃避,不敢直面现实逃避是懦弱的表现、要积极应对社会不良结交与社会不良青年称兄道弟、欺负同学对“友谊”的曲解,过度相信所谓的“江湖道义”分清友谊的界限、懂得如何交友说谎学习成绩虚报、骗家长获取零花钱逃避责任或者达到过分的要求说谎是不道德的行为,要诚实可信不良媒介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获取不良信息社会不良气息以及自身存在的好奇心早恋盲目追求、确立“恋爱”关系青春期心理特征表现,对“爱情”的误解学习第一、友谊第二金钱偷钱、劫钱、“敲诈”崇尚“金钱无能论”和“拜金主义”钱不是万能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本文标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抗拒诱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685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