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2015年高考地理广东通用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三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纲呈现目标导航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1.理解区域的概念、特征和区域间的差异性,区域内部的一致性2.以两个区域为例,用正确思路和方法比较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3.结合某区域发展状况,比较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按一定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2.特征:(1)具有一定的③____________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地理差异指标和方法区域特征(2)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区域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相同点都是平原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地理位置30°N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43°N~48°N,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④______________,降水较多,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长⑤____________,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土地条件⑥______为主;耕地多为⑦______;土地较为分散;⑧__________⑨____分布广泛;耕地多为⑩____;土地集中连片;⑪________矿产资源矿产资源⑫________丰富的⑬__________等矿产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水稻土水田人均耕地少黑土旱地人均耕地多贫乏煤、石油区域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耕作方式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农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玉米、春小麦、大豆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其他部门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商业贸易交通便利,对内、对外联系方便,⑭________________对内、对外联系不便,商业贸易落后工业交通条件位于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入海口,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公路、铁路运输较发达原料燃料农副产品丰富,矿产资源需从外区运入石油资源丰富,周边煤、铁资源丰富工业类型轻、重工业发达的⑮____________基地⑯____________基地(续表)商业贸易发达综合性工业重化工业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1.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下,耕作农业发展缓慢。2.农业社会:劳动力资源丰富,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⑰________的主要产地。粮食下降3.现代社会:人均耕地少,耕地破碎,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粮棉生产在全国的地位⑱________。考点1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明确区域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拟订整治开发措施的基础,区域差异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1)气候差异的形成:图13-1-1(2)地貌差异的形成:任何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由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不同,所经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3)水文差异的形成:图13-1-2(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人类活动差异成因具体表现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人口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交通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2.人类活动因素的差异:【典例1】2011年8月4日,国家三部委联合出台支持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图13-1-3中A、B两地区均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的投资热点地区,读图回答(1)~(2)题。图13-1-3(1)B所在地区的农业自然景观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C.水分B.土壤D.经济发展水平提取信息:A所在的省区为西藏,B为新疆。思路整理:B地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农业只能在有水源的地方才能发展,属于绿洲农业;绿洲一般分布在山麓的冲积扇或洪积扇上,呈带状或点状。答案:C(2)有关河流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①水能非常丰富,其谷地是该区域主要的农业区B.河流②水量丰富,流量平稳,因此航运价值较大C.两河都是外流河,沿岸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工业发达D.降水是两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流域内人口稠密,城市密集提取信息:①河为雅鲁藏布江;②河为塔里木河。思路整理:河流①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注入印度洋为外流河;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是青藏高原主要的农业区。河流②是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水源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该河下游地区在冬季断流,因此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两河流经地区地形复杂,交通闭塞,经济比较落后。答案:A1.读图13-1-4,回答下列问题。图13-1-4(1)①和②两地形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③地形区的两侧属均质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④和⑤两地形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差异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⑥和⑦两地形区,农业生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以平原为主,②以高原为主(2)同属于低山丘陵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3)干旱④为盆地,⑤为高原(4)⑥为牧业,⑦为种植业考点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图13-1-5【典例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读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图13-1-6),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图13-1-6(1)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__;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工业结构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布局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取信息:P①结合图例,阶段一主要开发煤炭资源;②阶段二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相关的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化发展较快;③对照阶段二和阶段三可分析整治表现。思路整理:结合图例读图→根据不同阶段地理环境的变化,分析其发展差异→归纳区域特征。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化(2)环境污染加剧资源过度开采湿地破坏(3)煤炭、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向城市东北方向、河流下游方向移动,并趋于集中建立自然保护区、绿化防护带交通、科技、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等2.(2012年山东烟台调研)图13-1-7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50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3-1-7(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2)分析图示地区2010年与1950年相比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的影响。(3)从图示地区的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答案:(1)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呈“V”字形。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明显)河谷拓宽,河床横剖面呈槽形。(2)2010年与1950年相比,林地减少,耕地增加。影响: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3)沿河、沿海岸线分布。原因:地势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有利于聚落的发展。地区超载起止年份/年超载持续时间/年年平均超载率/%西藏牧区1964~20003747青海牧区1970~20003118甘肃牧区1973~20002820四川牧区1982~20001910根据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1~2题。图13-1-81.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①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②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③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④2005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现象均呈上升趋势基本相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2.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场生态退化的唯一原因③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④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B.②③D.①④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保护草原生态环境A.①②C.③④答案:C(2012年江苏苏北四市调研)图13-1-9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图13-1-93.关于该地从Ⅰ阶段到Ⅲ阶段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径流量减小B.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C.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D.农业生产产值下降答案:C4.影响该地阶段Ⅲ到阶段Ⅳ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①政策②交通运输③劳动力④市场B.③④D.②③A.①②C.①④答案:C制造业部门1990年2003年上海市浙江省上海市浙江省烟草3.57-1.035.955.38家具3.117.845.7211.9皮革6.316.172.5924.28文体用品25.513.549.7215.67普通机械9.361.7610.9914.86电子通讯11.540.7210.894.1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越强。产业竞争力系数可以衡量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下表是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据此回答5~6题。5.根据表格,关于1990~2003年期间说法正确的是()A.上海的家具企业规模一直小于浙江B.皮革和文体用品可能存在从上海向浙江产业转移的趋势C.浙江省一直输出表中制造业的产品D.上海的产业均有向浙江转移的趋势答案:B6.电子产业是浙江省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之一,表中浙江与上海相比,电子通讯制造部门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差异较大,说明()A.上海的电子通讯产业产品正在减少B.浙江重点培育产业有明显竞争优势C.浙江高技术产业正处于发展过程中D.上海电子产业竞争优势已经减弱答案:C7.读我国两个重要的三角洲示意图(图13-1-10),回答下列问题。图13-1-10(1)甲图是________三角洲地区,乙图是________三角洲地区。比较项目甲三角洲乙三角洲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工业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国南北铁路干线中,到达A的是____________,到达B的是__________。(3)对比甲、乙两个三角洲的差异。(4)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简要分析乙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本文标题:2015年高考地理广东通用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1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