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15年高考地理广东通用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四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十四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考纲呈现目标导航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1.记忆并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并能运用荒漠化的概念判断一些实际问题2.记忆西北地区的范围,理解自然特征形成的原因,并能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3.理解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影响4.通过学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和发展观一、荒漠化干旱、半干旱气候变异1.概念:发生在①________________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土地荒漠化2.原因:②________等自然因素与③__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产物。石质荒漠化次生盐碱化3.主要表现:耕地、草地、林地退化而引起的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和⑥______________。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位置: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2.范围: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分。3.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示意图植被景观⑧______⑨__________⑩__________降水量50mm以下←200mm以下←400mm以下土地生产能力自东向西土地的自然产出和⑪__________逐渐减少4.西北地区的东西差异:以⑦________为界,以东属于半干旱的草原地带,以西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贺兰山荒漠荒漠草原草原载畜量5.脆弱的生态环境:图14-1-16.气候异常:使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根本原因:(1)⑫____________对生态环境的压力。(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人口激增过度樵采过度放牧2.主要表现:⑬_______________、⑭________________、⑮____________、⑯__________________、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内容:⑰________潜在荒漠化威胁;⑱________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退化;⑲________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2.原则:坚持维护⑳____________和提高____________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预防扭转恢复生态平衡经济效益3.防治措施:水资源生物措施工程措施(1)合理利用__________。(2)利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构筑防护体系。能源控制人口增长(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________问题。(5)________________。考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1.自然因素:(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4)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降水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2.人为因素:图14-1-23.荒漠化的防治:图14-1-3【典例】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图14-1-4),回答(1)~(2)题。图14-1-4(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面积扩大因素中,影响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A.过度开垦、自然原因B.过度放牧、城市交通建设C.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樵采D.城市交通建设、自然原因提取信息:①过度放牧约占27%;②过度开垦约占25%;③过度樵采约占23%,④自然原因约占5%;⑤城市交通建设约占3%。思路整理:此统计图判读方法:中心为原点,越远离原点,数值越大→结合提取信息→过度放牧最大,城市交通建设最小。答案:B(2)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中,可行的是()①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居、轮牧展灌溉农业A.①②C.③④B.②③D.①④提取信息: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思路整理:①南方低山丘陵→水热资源丰富→陡坡退耕还林,缓坡开垦梯田。②温带草原牧区→畜牧业对草原环境破坏严重→轮牧休草、定居→恢复草原生产力,减轻草原破坏。③露天矿区→破坏地表→表土填埋复植→地表恢复植被保护。④西北地区→水源缺乏,蒸发强烈→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加剧水源紧张局面、易造成土地次生盐渍化→应发展节水农业、合理利用水资源。答案:B1.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图14-1-5,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图14-1-5(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____________。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________河,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3)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内流该河流消失于沙漠中,最答案:(1)自西南向东北终不与海洋相通(2)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地荒漠化(3)措施:①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②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③合理开采地下水;④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⑤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1.(2012年福建福州期末)读我国部分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图14-1-6),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14-1-6A.甘肃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答案:C2.应对荒漠化,各国要提高自身应对干旱、防治荒漠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②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切实履行好政府的职能③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④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B.②③④D.①③④A.①②③C.①②④答案:C径流带降水量/mm蒸发量/mm径流深度/mm甲<200<200<10乙200~400200~40010~50过渡带400~800300~40050~300丙800~1600400~700300~900丁>1600>700>900下表示意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据此回答3~4题。3.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所对应的径流带及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B.乙、荒漠化D.丁、土壤的次生盐碱化A.甲、水土流失C.丙、水土流失答案:C4.表中乙径流带所在地区,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是()B.水土流失的防治D.中低产田的治理A.河流的综合治理C.土地荒漠化的防治答案:C(2013年广东茂名二模)2012年6月17日是世界荒漠化日。联合国“里约+20”会议上,亿利资源集团董事会主席王文彪荣获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奖”。亿利集团在库布齐沙漠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中创建了独特的“库布齐模式”(图14-1-7)。据图回答5~6题。图14-1-75.库布齐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B.滥砍滥伐,植被稀少D.深居内陆,气候干燥A.盆地地形,气流团塞C.高山环绕,水汽难以深入答案:D)6.以下可以体现“库布齐模式”特点的是(A.科技引领,为技术导向型产业B.立足生态治理,促进产业发展C.产业链长,附加值低,但生态效益好D.以第三产业为主,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答案:B7.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8年6月17日是第1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要是防治土地退化以促进可持续农业。图14-1-8是我国部分地区沙漠和沙地分布图。图14-1-8新内蒙古藏甘青陕宁冀107.1662.2443.3519.3519.172.992.972.32材料二:部分省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单位:万平方千米)。材料三:部分省区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分布图(图14-1-9)。图14-1-9地区差异成因新疆内蒙古(1)①荒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什么?(2)①地和②地荒漠化比较严重,其荒漠化产生的共同原因)主要是(双选)(A.过度放牧B.过度樵采C.水资源的利用不当D.过度农垦(3)结合表格对比分析新疆和内蒙古在荒漠化土地和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上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4)内蒙古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可采取哪些措施?地区差异成因新疆荒漠化土地面积大比内蒙古离海洋远,降水少内蒙古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分布广草原面积广大,过度放牧和开垦,造成土地退化,沙化严重答案:(1)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有高大山脉阻挡,水汽难以到达;风力作用强。(2)BC(3)(4)合理发展畜牧业,防止过度放牧;加强人工草场建设;退耕还草;已沙化土地采取生物固沙、沙地飞播、植林种草等措施。
本文标题:2015年高考地理广东通用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四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1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