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人口合理容量湘教版高一地理课件
什么东西永远都装不满?从地球上有人类开始,人口数量始终是不停地增长着,而且增长的速度不断加快。公元初年时,全球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而目前已超过了60亿。在约两千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20多倍,现在每年还要增加8600万。据预测,21世纪末全世界人口可能达100亿以上。我们的地球能否一直承受人口的持续增长吗?我们身处的地球环境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口?地球是不是也像无底洞一样永远都装不满?环境人口容量(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环境承载力合理人口容量概念区别影响因素指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三种观点:乐观派、悲观派、中间派)指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环境承载力仅考虑人口“生存”问题;合理人口容量从人口“发展”的角度考虑;2.环境承载力是一个警戒值,是人口数量的极限,而合理人口容量则体现了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3.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4.合理人口容量不是一个具体的定值,具有相对性。资源(淡水和土地是最重要的因素)、生产能力、科技发展水平、生活消费水平、地域的开放程度等人类的“空间”人类本身所占据的空间并不算大,但人类的生存空间却要大得多。有人曾计算出下列有趣的结果:当前全世界所有的人口都可以放在英国的一个小岛——怀特岛上,而且人人有“立足”之地。当前世界上所有的人,若按每人1.70米高、0.40米宽、0.30米厚计算,全都可以放进一个长、宽、高分别为1100米的大箱子里。显然,人类是不能这样“零距离”生活的。若世界人口按目前每年1.67%的自然增长率继续增长下去,地球上除南极洲以外的陆地,到2667年都将人满为患;假如南极洲也必须安排人的话,它也只能为7年内增长的人口勉强提供立足点。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500亿)。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10亿)。介于悲观者与乐观者之间,许多人认为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后果不堪设想!首页首页案例分析(一):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其中西线调水来解决西北缺水,预计调水成功后,西北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可增加一个亿.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说明淡水资源增加了,增大了环境人口容量三峡水库的建设,百万移民需安置,这又说明了什么?三峡库区由陆域变成水域,土地面积缩少(土地资源减少),三峡库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减少。案例分析(二):我国西北地区人口密度远远小于东南部地区,主要原因有哪些?气候干旱,缺少淡水;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环境相对闭塞。首页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加大城市膨胀建设用地增加开垦新耕地农药化肥用量增加工矿规模扩大植被破坏土壤污染加剧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总面积减少粮食产量下降如何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根据下图《人和森的关系》,利用环境人口容量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古代森人近代林从现代木众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盛水量多少不取决于其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其最短的木板。木桶效应活动:根据以下两段材料区别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容量的研究工作。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国耕地面积保持1.23亿公顷,播种面积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8.3亿吨,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人口的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最多能养活16亿人。材料二: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人口容量为8亿-9亿人。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10亿之内;如果按照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问题:1.材料一是指容量;材料二是指容量。2.提高我国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有哪些?环境人口合理人口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反映的人口规模属于()A.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B.P’为环境承载力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D.P为环境承载力(2)图中反映了()A.人口规模与生产力水平呈正相关关系B.人口规模与生产力水平呈负相关关系C.当人口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当人口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水平(3)下面因素中可能使最佳人口规模扩大的是()A.新资源的不断发现B.科学技术进步C.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提高D.地域开放程度提高,实现资源互补生产力水平
本文标题:人口合理容量湘教版高一地理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13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