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一章第3讲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资料
第3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第一章行星地球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2015高考导航考纲展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考点扫描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下:1.地球自转的特征。2013年天津文综卷第9题,2010年江苏地理卷第3题,2009年上海地理卷第3~4题等。2.晨昏线的判读。2013年浙江文综卷第11题,2013年江苏地理卷第1题,2010年福建卷第11~12题。3.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2013年广东文综卷第6题,2013年安徽文综卷第29题,2012年天津文综卷第6题,2012年广东文综卷第6题,2012年海南地理卷第19~20题,2011年重庆文综卷第11题等。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切脉高考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1.结合日常生活现象考查地球自转运动的速度等基本特征;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对比等分析数据推断不同地点的纬度,进而判断不同地点的运动特征等。2.大多以局部光照图为载体,综合考查晨昏线的判读、时间计算、季节推定等,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往往较大。有时会无图考图,难度更大。3.结合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考查时间和日期的计算;结合日常生活现象考查地转偏向力等。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1)北极上空俯视:呈__________方向旋转(如图B)。(2)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3)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________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2.周期:1恒星日(23时56分4秒)。3.速度(1)角速度:除两极点外,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均为___________。(2)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逆时针减小15°/时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巧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①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②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线速度相同。③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④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⑤在地球表面上,同纬度的地点相比,地势越高,线速度越大;地势越低,线速度越小。角速度都相同。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如上图)(1)昼夜半球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__________,为黑夜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昼半球,为白昼(2)昼夜界线:AB线为晨线。(3)交替周期:1个太阳日。夜半球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2.产生时差(1)地方时①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②特点: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_______;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2)时区和区时①时区:分为东、西各_____________,每个时区跨15°。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3)日界线①自然界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②人为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_____________)。相同12个时区180°经线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_______________。(2)偏转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提示】纬度越高,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越大。地转偏向力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时间计算1.地方时的计算(1)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2)计算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①一定时: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以右图为例:a.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b.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零时,如NB。c.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d.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②二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③三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④四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45°15°=15∶00,F点地方时为24∶00-45°15°=21∶00。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2.区时的计算计算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①定时区、②定区时、③定向、④定差、⑤定值。①定时区:若题中只有经度,可根据经度确定出所在的时区,方法为:该地的经度数÷15°,所得商“四舍五入”保留的整数位即为该地所在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确定。②定区时、③定向、④定差、⑤定值的方法同地方时的计算。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1.图示法求时间即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及其地方时,再标出所求经线,计算出两地经度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如下图所示:2.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1)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2)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深度探究](教师用书独具,灵活使用)与行程(运动)有关的时间计算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到达B地,求飞机降落到B地的时间。提示:可以用两种公式计算:(1)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2)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行程时间(m)±时差。注意:正负选取原则,东加西减。[温馨提示:如有时间请以2009年山东卷第4题为例巩固该探究点]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1.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与运动中的时间问题读图,完成(1)~(2)题。(1)若右图是地球侧视图,MN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且北京正午日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A.3月21日3∶20B.3月21日15∶20C.9月23日3∶20D.9月23日15∶20(2)若上图为地球侧视图,图示部分为东半球,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3月21日6时从M地起飞,航行14个小时到达N地,到达时N地的区时是()A.3月20日20时B.3月22日20时C.3月22日8时D.3月20日8时DC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解析:(1)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说明两侧经线与晨昏线重合,日期为3月21日或者9月23日,北京日影逐渐变长,说明日期为秋分日;N点为20°W,时间为6时,据此可以推算出北京时间为15∶20。(2)因图示地区全部为东半球,即M点为20°W,位于西1区,N点为160°E属于东11区,两地相差12小时,再加上飞行时间为14小时,故到达时,N地区时为3月21日6时+12+14=3月22日8时。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2.时差应用为了引起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一小时。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解析:春秋分前后,全球20∶30均已经进入黑夜。C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由于地球自转,一般情况下,地球上都有两个日期,我们在进行时间的换算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日期的变更,因此我们应明确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日期的变更和计算(高频点)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1.明确两条日期变更线两条日期变更线两侧日期差异特性日界线(大致沿180°经线)零时所在的经线联系东侧(西十二区)晚一天西侧(东十二区)早一天人为规定的日期变更线东侧早一天,西侧晚一天随时变化的自然日期界线①全球早一天的范围是从零时所在的经线向东到国际日界线;②全球同一天的条件是两条日期分界线重合,即180°经线与零时经线重合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2.明确日期的变更特点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零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1)经线展开图示(2)极地投影图示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如何区分自然日界线和人为日界线1.自转法:自西向东或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日期减去一天的为人为日界线(如上图中OB),加上一天的为自然日界线(如上图中的OA)。2.时间法:根据时间计算结果为0时的经线为自然日界线。3.光照图法:在光照图上,地方时为0时,或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即为自然日界线(如下图中的NE)。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深度探究](教师用书独具,灵活使用)如何根据180°经线的地方时推断新旧一天的比例?提示:用180°经线的地方时,除以24小时,所得的比例就是新一天所占的比例。如180°经线为0时,全球为同一日期;180°经线地方时为12时,全球新旧一天各占一半。180°经线地方时为8时,全球新的一天占三分之一。[温馨提示:该探究点为命题预测3的第(1)题做铺垫,建议重点讲解]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3.日期的判断和时间的计算下图中D地此时是2013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据图回答(1)~(2)题。(1)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A.等于1/2B.大于1/2C.小于1/2D.全球同在一天(2)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A.2014年1月6日16时B.2014年1月5日8时C.2014年1月5日16时D.2014年1月6日8时AC栏目导引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解析:(1)图示时刻
本文标题:第一章第3讲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17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