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第十一章第24讲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资料
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4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015高考导航考纲展示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点扫描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下: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如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7~9题,2012年江苏卷第18题,2011年天津卷第4题,2009年江苏卷第9~11题等。2.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如2013年福建卷第1~2题,2013年江苏卷第19~20题,2013年安徽卷第35题,2012年浙江卷第1题,2012年江苏卷第17题等。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切脉高考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1.常结合人均GDP和二氧化碳的排放等统计图,考查对图的判读能力以及对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原因的分析能力。2.常结合清洁生产流程示意图,考查对清洁生产流程中区域布局、集聚原因的分析能力。3.常结合生态农业模式图,考查对生态农业系统中不同环节的判读能力及生态农业特点的分析能力。4.常结合区域图和题干信息,考查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引发的生态问题及解决措施。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历史时期人地关系思想人地关系采集渔猎_______自然人类与环境保持原始平衡_____文明改造自然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增强,环境遭到破坏工业文明______自然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崇拜农业征服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城乡差异城市: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乡村: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国家差异发达国家: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同时承接来自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满足_________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2.内涵:______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3.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________原则、共同性原则。【点睛】(1)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一个整体。当代人生态持续性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严峻挑战:庞大的_________,人均资源不足,环境问题严重。(2)行动: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人口压力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1)手段:________________。(2)核心:提高生态效益。(3)方式:环境友好。(4)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5)意义:循环经济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6)实践: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发展清洁生产;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推行______________。环境无害化技术生态农业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及表现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所示: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表现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环境问题具体表现成因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和喷洒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有害垃圾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噪声污染建筑、娱乐、交通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问题具体表现成因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滥伐、滥垦、滥牧等使自然植被遭破坏土地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氟氯烃化合物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滥伐森林、森林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能源短缺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地区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城市地区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资源枯竭、物种减少等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路(1)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而自然原因也是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分析自然原因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②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③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应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不同,解决措施不同。①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②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③资源短缺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深度探究】(教师用书独具,灵活使用)1.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与生态破坏的区别与联系。提示:(1)区别:①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②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③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2)联系: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节能减排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途径可以节能减排?提示:推广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单位GDP能耗;降低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等。(温馨提示:如有时间可以2012年浙江卷第1题为例巩固该探究点)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分布(2014·青岛模拟)读全球不同程度退化土地的分布情况图,回答(1)~(2)题。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关于下列各洲退化土地的分析,正确的是()A.亚洲土地退化以土地盐碱化和土地沙漠化为主B.非洲严重退化土地占全球的比重,高于其他大洲C.南美洲严重退化土地面积超过北美洲D.欧洲退化土地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小(2)如图所示,澳大利亚几乎没有严重、极严重退化土地,其主要原因是()A.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沙尘暴少发B.农业区降水较丰沛,灌溉量小C.降水丰沛的地区,水土流失较轻D.地广人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适度BD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解析:(1)图中各大洲的面积分别为: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通过计算可知非洲严重退化土地占全球的比重高于其他大洲。亚洲土地退化主要以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等类型为主。南、北美洲中,北美洲严重退化土地面积超过南美洲,大洋洲中澳大利亚退化的土地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小。故正确答案为B。(2)土地退化主要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有关,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土地开发利用压力小,能够做到适度、有序开发利用。且注重土地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几乎没有出现严重、极严重退化土地,故正确答案为D。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环境问题的危害与防治(2014·扬州模拟)读江苏省沿海海域污染图,回答(1)~(2)题。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江苏省沿海海域污染程度的分布特点是()A.由沿海向内陆递减B.由陆地向海洋递增C.由沿海向外海递减D.由沿海向外海递增(2)下列保护江苏省沿海生态环境的措施,错误的是()A.加强海洋环境监测B.加强入海污染源的控制C.全面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D.停止实行“伏季休渔制”CD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解析:(1)根据图中沿海海域污染程度的分布的图例信息可知,污染程度由沿海向外海递减。选择C项。(2)保护江苏省沿海生态环境就是要经济、环境等协调发展。而停止实行“伏季休渔制”,必然造成过度捕捞,鱼类生态环境破坏。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及其实践栏目导引知识梳理自主探究核心归纳重难突破图表解读典题例证随堂巩固同步测评课后达标检测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原则内容要求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
本文标题:第十一章第24讲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19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