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实践论》《矛盾论》导读修改稿
《实践论》《矛盾论》导读主讲人:杨振闻“回想在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中国各族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所以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毛泽东同志就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社会科学家,他撰写的《实践论》《矛盾论》等哲学名篇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内容提要一、《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背景二、《实践论》《矛盾论》的主要内容三、《实践论》《矛盾论》的当代价值一、《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背景1.中国革命的理论需要“他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但是我要请他原谅。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1877年马克思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1890年8月27日恩格斯致保·拉法格的信一、《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背景1.中国革命的理论需要“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的快。”“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反对本本主义》(1930.5)“中国这个客观世界,整个地来说,是由中国人认识的,不是在共产国际管中国问题的同志们认识的。共产国际的这些同志就不了解或者说不很了解中国社会,中国民族,中国革命。对于中国这个客观世界,我们自己在很长时间内都认识不清楚,何况外国同志呢?”——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1.30)一、《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背景1.中国革命的理论需要“我们党里有人说,学哲学只要读《反杜林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就够了,其他的书可以不必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我们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和抗战初期写了《实践论》《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合当时需要不能不写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09页着重从军事上总结经验,批评“左”倾教条主义者军事路线的错误,但这篇演讲首先提出的是“如何研究战争”,即研究战争的方法论问题。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会后长征途中,成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从政治路线、政治策略上总结经验,批评了狭隘关门主义;批判了那种认为”圣经上载了的才是对的”、“山沟里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思想。遵义会议1936年《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背景2.清算党内“左”右倾错误的需要1935年《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第一章如何研究战争第一节战争规律是发展的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70页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政治路线)武装斗争(军事路线)党的建设(思想路线)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教条主义的同志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还有另一部分经验主义的同志长期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这两类同志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曾经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使得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却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故题为《实践论》。”“《矛盾论》这篇哲学论文,是毛泽东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同一目的,即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哲学,从4月开始,每周二、四上课,每次讲4个小时,一共讲了100多小时。总政治部宣传部派人做了记录,整理了讲义,即《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第一章唯心论与唯物论一、哲学中的两军对战二、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区别三、唯心论发生与发展的根源四、唯物论发生与发展的根源第二章辩证法唯物论一、无产阶级革命的武器——辩证法唯物论二、过去哲学遗产同辩证法唯物论的关系三、在辩证法唯物论中宇宙观和方法论的一致四、哲学对象问题五、物质论六、运动论七、时空论八、意识论九、反映论十、真理论十一、实践论第三章唯物辩证法(构想)三个法则:矛盾统一法则、量互变法则、否定之否定法则。七对范畴:本质与现象、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根据与条件、可能与现实、偶然与自由、链与环等一、《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背景3.“闻道”的哲学兴趣“人不可无哲学思想”“人不闻道,是谓虚生。”二、《实践论》《矛盾论》的主要内容(一)《实践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深入展开认识辩证发展过程的深刻揭示认识发展总规律的集中概括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深入展开(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旧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反映论,但不能揭示出认识对实践的真正关系。“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深入展开(2)对实践内涵和形式的科学规定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社会实际生活一切领域的客观活动。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3)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2.认识辩证发展过程的深刻揭示(1)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外来的考察团先生们在他们集合了各种材料,加上他们‘想了一想’之后,……他们作出这个判断之后,进一步作出这样的结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的阶段。”“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2.认识辩证发展过程的深刻揭示(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上升到理性认识。“这里有两个要点必须着重指明。第一个,在前面已经说过的,这里再重复说一说,就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第二是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2.认识辩证发展过程的深刻揭示(3)第二个飞跃意义更加伟大认识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理论需回到实践去检验、发展和补充。3.认识发展总规律的集中概括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实践······“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3.认识发展总规律的集中概括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实践······(1)这是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和无限性相统一的过程认识发展的阶段性表明,不能朝令夕改时时都有新思想,说明思想不成熟;天天都有新政策,说明政策不稳定。认识发展的无限性要求,必须与时俱进知识不老化;思想不僵化;思维不固化;文风不套化;能力不退化。3.认识发展总规律的集中概括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实践······(2)这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在辩证法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向越来越高的阶段上升,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3.认识发展总规律的集中概括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实践······(3)这是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4)这是不断反对“左”、右倾错误倾向的过程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4)这是不断反对“左”、右倾错误倾向的过程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二)《矛盾论》的主要内容两种宇宙观: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深刻发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理论的系统阐发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原理的集中论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深入展开矛盾的斗争性中对抗和非对抗理论的具体透析1.两种宇宙观: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深刻发挥(1)对立统一规律
本文标题:《实践论》《矛盾论》导读修改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31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