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普通心理学提纲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章P1)...22.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二章P44)......43.感觉(第三章P83)....................74.意识(第五章P184)...................95.注意(第五章P198)..................116.记忆(第六章P214)..................127.思维(第七章P254)..................168.语言(第八章P299)..................189.动机(第九章P334)..................2010.情绪(第十章P367).................2211.能力(第十一章P408)...............2512.人格(第十二章P450)...............26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章P1)1、心理学、普通心理的研究对象。P2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个体心理现象和行为,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以人的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也研究其他动物的心理现象。无意识现象也是其重要研究对象。基本任务:探索和揭示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研究意义:(1)满足人对自我的探索(理论意义)(2)预测、控制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实践意义)25、调查法、个案法、测验法和观察法P17(1)调查法: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2)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其只使用少数案例,故其研究结果可能只适合于个别情况)(3)测验法:是指使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特定的问题(量表)为工具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两个基本要求:信度(测验的可靠程度)和效度(测验结果的有效性)为了保证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4)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优点:直观可靠、接近真实且简便易行缺点:(1)无法控制研究对象,事件无法重复出现(难以重复观察),因而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对实验结果难以验证。(2)容易受到观察者的(主观)影响(5)相关法:(相关是事物间的一种关系)是指通过测量来发现事物之间关系的方法,即:一个事件改变的同时,另外一个事件也在改变的倾向。相关本身不能提供因果的信息,相关关系不同于因果关系(6)实验法:主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试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要注意: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控制条件)自然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但是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景中进行的3优点:结果比较合乎实际缺点:由于条件控制的不够严格,因而难以得到精确的实验实验室实验法: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优点:1.有助于发现事件间的因果联系2.允许人们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缺点:1.实验情景具有极大的人为性2.被试意识到自己在做实验,有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双盲控制:(对排除主试者的偏好有作用)主试和被试都不知道自变量是怎样被控制的4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二章P44)一、神经系统:1.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调节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因而在情绪反应中起重要作用2.交感神经与活动的兴奋有关3.副交感神经与活动的抑制有关对控制人的觉醒状态起主要作用的神经结构是什么。T7交感神经,脑干网状结构。二、中枢神经系统人脑包括延脑,小脑,中脑和大脑几个部分1.延脑负责呼吸和姿势反射2.小脑与运动协调有关,也与某些高级认知功能有关3.丘脑是感觉信息的中继站4.下丘脑在情绪和体内平衡中起重要作用5.边缘系统控制某些本能活动,在情绪和记忆中起重要作用三、大脑的结构和功能1.大脑皮层是负责高级心理过程的中枢2.联合区人类大脑皮层,联合区占总面积的4/5左右。功能:负责解释、整合来自其他部分的信息,和各种高级的心理功能相关感觉联合区:邻近感觉区的脑区,受损后产生失认症运动联合区:运动区前方,负责精细的运动和活动的协调,受损后精细活动受损前额联合区:位于运动区和运动联合区前方,与执行功能有关3.前额叶:(1)与计划、调节控制有关,(2)与注意、记忆、问题解决等有关,(3)与人格有一定的联系4.脑区受损的后果布洛卡区受损,会发生运动性失语症,即表达性失语症威尔尼克区受损,将引起听觉性失语症(听觉性失语症也叫接受性失语症)接受性失语症:因威尔尼克区损伤而引起,是一种语言失认症,病人语音语法均正常,但不能分辨和理解语义。角回受损,产生视觉失语症,出现理解书面言语的障碍大脑皮层枕叶损伤的后果。T18视觉受损,无法辨认物体,可视物出现变形(“视觉刺激的主要中心,是视觉皮层”据此推断)完全丧失视觉而成为全盲四、脑功能学说1.定位说:把脑的机能与脑的某一部位严格对应起来2.整体说:大脑是统一的机能整体,脑的各种机能是由大脑整体负责。3.机能系统说:任何一种心理活动是三个系统相互作用协调活动的结果4.模块说:强调不同的模块执行不同的功能,模块的结合保证认知功能的实现(机能系统说和模块说都强调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动力学关系)5.神经网络学说:强调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是由不同的脑区协同活动构成的神经网络来实现的5五、与心理现象直接相关的腺体1.甲状腺: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影响人们的记忆思维,2.副甲状腺:保持细胞和血液钙的浓度,反应敏锐度和行为的协调性有关。3.肾上腺:维持机体内钠离子及水分的正常含量,应急作用六、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1.内分泌腺的概念:腺体分为有管腺和无管腺(内分泌腺)2.内分泌腺对行为的影响:(1)身体发育(2)一般新陈代谢(3)心理发展(4)第二性征3.神经—体液调节(1)所有内分泌腺都受神经系统调节与控制(2)神经—体液调节,是指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影响各种相应器官的活动4.与心理现象直接有关的腺体,(1)脑垂体(前叶分泌生长激素;中叶分泌黑素细胞和增长素,对肤色有影响;后叶分泌血管加压素,子宫收缩素,抗利尿素)(2)卵巢(3)睾丸下丘脑对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作用。(×)T38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部位,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1.对垂体与相关腺体的调节作用2.在水、盐调节中的作用3.在血糖浓度平衡中的作用64.在体温恒定调节中的作用7感觉(第三章P83)1.定义:感觉可以说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反应,和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2.作用:1.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3.感觉是一些较高级、较复杂的认识活动的基础3.感觉适应:指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过程。除痛觉外几乎所有感觉中都存在,但适应的表现和速度不同,触觉最高;除视觉暗适应外其余大多数表现为感受性逐渐下降乃至消失。适应并非疲劳。4.分类: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都有哪些(T11)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等。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等(视听嗅味肤)。5.感受性(感受能力)与感受阈限(能感受到的刺激范围)感受性对于职业的选择和工种的分配具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1)绝对感受性(察觉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和绝对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2)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和差别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得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就叫差别感受阈限)(3)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刺激物的物理强度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感觉产生等量的变化)6.感觉对比:指不同刺激物作用于某一分析物上产生的感受性变化,分同时性作用和继时性作用。会让感受者产生“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感觉(强的刺激作用显得更加强烈,弱的刺激作用显得更加微弱)。一、视觉P951.视觉的基本现象(1)明度P103定义: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敏感程度的感觉,主要由光线强度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不仅取决于物体照明的强度,而且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2)颜色(色调、明度、饱和度)P106定义: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另一种视觉经验色调取决于光波的波长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饱和度是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3)色觉缺陷有色觉缺陷的人的主要表现。(T14)色觉缺陷包括色弱和色盲。色弱:对红绿色区的感受性很低色盲:丧失颜色的辨别能力1.部分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2.全色盲:只有灰白感觉(视锥细胞缺失)(4)视觉理论P109:三色说,对立过程理论,(5)视觉中的空间特性P1118视觉对比(分为明暗对比和颜色对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边界突出与马赫带(可用侧抑制解释)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见更亮的光带,在暗区看见更暗的光带视敏度(分为最小可见敏度、游标敏度、最小间隔敏度)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6)视觉中的空间特性P114视觉适应(适应使我们熟悉的一种感觉现象)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明适应与暗适应相反,是照明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视觉后象(P116):指刺激物对视觉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没有立即消失并且还保留一段短暂的时间的现象。分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和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闪光融合当我们看见一个间歇频率较低的闪光时,会有明暗交替的闪烁,感觉当断续的闪光间歇频率增加,人们看到的将不再是闪烁的光,而是稳定的连续光的现象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称为视觉掩蔽二、联觉:也被称为:通感。P133是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联系和沟通)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产生特定感觉并触发另一种感觉的产生的现象。如“色温”等等。最常见为“色-听”联觉。联觉不能反向产生。9意识(第五章P184)一、什么是意识P1841.一种觉知2.一种高级的心理功能3.一种心理状态二、什么是无意识(潜意识)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1.无意识行为2.对刺激的无意识3.盲视(由脑损伤引起的)三、意识的特征(T12)意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意识的局限性可能源自认知加工过程,人能同时意识到哪些东西或者多少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1)有许多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和刺激,人是意识不到的,这种局限性通常是由感官的特性决定的。(2)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进入意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意识很难在同一时间内容纳过多的东西。意识具有能动性:人能看到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候人还能看到、听到、触摸到和意识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幻听),也意识不到眼中有盲点,人不能看到落在盲点上的物体。总概括:意识不是被动地反映世界,人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他们的意识内容。但不能过分强调意识这一特性。尽管人有时候会出现幻觉,但在大多数条件下,外部世界仍然限制着意识经验的内容范围。四、睡眠(一)睡眠阶段的划分及其依据。T39P189第一阶段(轻度睡眠)脑电波成分主要为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比较低的脑电波。轻度睡眠,大约持续10分钟。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幅度大的脑电波,称为“睡眠锭”大约持续20分钟。第三阶段(慢波睡眠)脑电的频率会持续降低,幅度变大,出现δ波,有时也会出现“睡眠锭”肌肉逐渐变得更为放松,脑电波更慢,大约持续40分钟第四阶段(慢波睡眠)深度睡眠阶段,大多数脑电波开始呈现δ波(更大、更慢),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功能
本文标题:普通心理学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3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