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让我们与新课程同行,实现改革的理想,促进我们的自身发展。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次次的科技革命,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体现了它的综合国力、竞争潜力及国际地位。然而,科技水平的提高,科技人员的培养都必须扎根于教育,尤其是科学教育。今天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将决定明天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社会质量和国家前途。这问题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点。科学教育的调查中国科协2001年10月23日公布的2001年中国公众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调查结果表明,2001年中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比例仅为1.4%,即每千人中只有14人具有科学素养。不及美国10年前的六分之一。中国从1990年起开始了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1992年、1994年、1996年进行的3次调查,其平均数据一直徘徊在0.3左右。据了解,1985年美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5%,到1990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将近7%。一、课程改革的演变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一、课程改革的演变我国新一轮(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学科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学科名称由原来的《自然》改为《科学》。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动态2001-2007年,教科版《科学》教材在实验区进行了广泛的实验,获得了实践的验证和检验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动态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课标研制负责人:郝京华(南师大教授)2003-2011年教育部启动课程标准修订前期主持修订负责人:郝京华(南师大教授)后期主持修订负责人:韦钰(原教育部副部长)2011年3月韦钰修订组完成《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送教育部审定。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动态受教育部的委托,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的审议工作。经审议,学科审议组的审议结论是建议“先行试点,暂缓颁布”。主要意见:课程内容总量与难度的把握、内容标准采用“核心概念与分解概念”的表述方式、内容标准不能进行分阶段划分的做法等,未经实践检验。在此基础上,专家工作委员会提出了“继续修订小学科学课标”的建议,得到了教育部党组的认可。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动态第一阶段:准备工作(2012年12月-2013年1月中旬)第二阶段:部署修订工作(2013年1月中旬-2月初)第三阶段:专家修订组调研(2013年2月初-3月底)第四阶段:撰写修订稿(2013年4-9月)第五阶段:征求意见(10-11月)三、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回眸二十世纪世界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大体经历了如下发展轨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素养。三、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第一阶段:二十世纪初——六十年代初特征:知识本位科学知识最有价值----【英】斯宾塞第二阶段: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中期特征:能力本位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第三阶段:七十年代末——现在特征:人本位还教育的另一半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手、脑结合。进行“真实”问题的学习。采用“探究法教学”。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实施写实性评价。三、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课程。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基础性课程。1.认识小学科学学科的性质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标准》指出: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何谓“科学素养”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科学素养的五大要素科学素养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这五大要素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在这五大要素中,科学知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载体;科学能力是核心,包括各种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等内容;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是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科学意识包含科学的世界观、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有理解和应用科学的意识等内容,科学品质主要指科学态度、精神以及对科学的兴趣、情感、动机等内容。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课程。(2011年版中表述为:……核心课程)(实验稿中表述为:……科学启蒙课程)定位是基础性课程。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基本的设计思路是:通过活动水平层次的不断提升,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不断加深,科学探究的能力不断提高小学科学课程的活动性与实践性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三年级——对特定物体的观察和描述——发现观察对象更多的观察内容和采用更多的观察方法;学会提出问题,作观察记录及进行小组间的交流等。四年级——有计划地对一个主题展开多侧面的调查——学习制定包括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准备、小组分工在内的研究计划,并付诸实施。五年级——自主参与和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学习之改变一个变量的对比实验及对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六年级——尝试进行开放性较强的某些自主探究活动——在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方面积累起更多的经验。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课程综合性●学科内容综合:物质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等●学习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综合●动手和动脑的结合●科学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的课程小学科学课程不仅可以为初中理科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对小学阶段其他课程的学习也具有促进作用(语文、数学等)。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2.基本理念核心理念: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2.基本理念课程定位──科学课倡导了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学行为──科学课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学习方式──科学课体现自主、合作和探究价值取向──科学课关注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四个提倡”提倡科学探究提倡多元目标提倡用教材教提倡过程评价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什么是科学探究为什么提倡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倡“科学探究”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什么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原本是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根据研究中发现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样化的方式。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指的是:基于探究的教学和以探究为本的学习。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什么是科学探究学生的以探究为本的学习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老师的以探究为本的教学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一个个探究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教师的教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科学探究五个要素:●提出和聚焦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获得证据;●整理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1.提出问题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2.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在教学活动起始阶段,安排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进行比较时,找出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有条件可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2.2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2.3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2.猜想与假设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3.1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见附录三:关于科学探究的案例1.1。在动手实验之前,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假设和预测。如:在做物体的沉浮实验之前,先让学生假设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然后对给出的几种物体的沉浮做出预测。3.2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3制定计划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4.1能提出进行探究的大致思路。4.2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4观察、实验、制作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5.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对动物、植物、水、空气、岩石等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描述。5.2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对花的构造、细胞等进行观察,并能画图和用文字说明5.3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尺、测力计、天平、量筒、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测量物体长度、重量、温度等,并用计量单位作记录。5.4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杠杆平衡实验、斜面省力实验、种子萌发条件对比实验等。5.5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探究小车运动速度与载重量的关系;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5.6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制作岩石标本,昆虫标本,火山、地层模型等。5.7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起重机模型、生态瓶能量转换装置等。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5.搜集整理信息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6.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见附录三:关于科学探究的案例1.1。测量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并画出曲线图。6.2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加工有关资料。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6.思考与结论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7.1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见附录三:关于科学探究的案例1.1。7.2能考虑对同一现象做不同的解释。7.3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7.表达与交流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8.1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8.2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8.3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修订稿: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技术四大领域的相关知识。实验稿:包括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五个方面。3.内容标准五、小学科学教师应具有的素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逐步建设一支专职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那么,具备哪些素质的教师才能胜任小学科学教学的任务呢?五、小学科学教师应具有的素质科学教师要有坚定的科学教育事业的心态科学教师需有较为宽厚而扎实的科学知识科学教师要具有较强的科学意识科学素养科学教师必须具备科学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多种教学能力四个方面:五、小学科学教师应具有的素质应对策略1.重新定位师生角色来构建新的教学平台2.重新定位师生角色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3.重新定位师生角色教学过程应聚焦学生4.重新定位师生角色给学生足够探究时间5.重新定位师生角色评价学生要再现轨迹6.重新定位师生角色教师要不断反思总结
本文标题: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41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