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题第1页(共7页)德惠市第二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题选择题(共60分)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水利技术的进步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2、考古发现有穿鼻环的青铜牛尊,其时代为春秋。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司马牛,字子耕。这些现象反映()A.春秋时期牛作为重要畜力用于耕作B.春秋时期青铜器皿造型取材广泛C.春秋时期人们取名字已不拘小节D.春秋时期人们敬佩牛任劳任怨的精神3、公元前3世纪晚期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这一制度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A.科技的不断创新B.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C.发达的现代农业生产D.发达的对外贸易4、《“南海一号”: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一文中说:“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品。宋瓷输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其核心观点是()A.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B.中国陶瓷受到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欢迎C.中国瓷器在宋朝开始外传D.贸易交流有利于促进文明进步5、《汉书》中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已贫贱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商人已经纷纷加入了统治者的行列B.重农抑商的政策已经无法推行C.商业能够比农业获取更大的利益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6、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出现在()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7、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战斗中被打垮……。”从经济角度看,马克思主装订线内不要答题班级:姓名:考号:高一历史期中考试题第2页(共7页)要抨击的是清政府的()A.地丁银制度和闭关政策B.单纯器物变革而拒绝体制革新C.重农抑商和闭关政策D.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但又严防死守8、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是()①形成于战国时期②长期保持了社会的稳定③是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政策④在封建社会中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9、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主要标志是()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C、手工业作坊增多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10、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②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新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④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1、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殖民扩张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殖民者的血腥和罪恶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原始积累C、殖民扩张有利于殖民地资本主义发展D、贩卖黑奴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12、“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这一变化()①源于新航路的开辟②推动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③以轮船的发明为前提④对于美洲和非洲原住民意味着灾难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3、“18世纪后期……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之源……”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的是()A.牛顿B.瓦特C.爱迪生D.爱因斯坦14、“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该现象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主要影响是()A.崇拜洋货风气盛行B.织工、铁匠被迫改行经营农业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洋货盛行,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高一历史期中考试题第3页(共7页)15、1866年创办的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俱用华人”,但其自身的技术力量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后来,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发昌机器厂的发展历程说明()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快捷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困难重重C.中国民族工业经营管理混乱D.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外国支持16、、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A单纯学习西方科技B没有采取资本主义生产管理制度C没有触动封建的生产关系D西方列强极力阻挠破坏17、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B.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C.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18、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客观条件是()A.甲午战后,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官僚、地主、商人竞相投资近代工商业D.民族资本家为救亡图存,大力倡导“实业救国”1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异常曲折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压榨B封建主义的阻碍C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D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20、右图是某中学学生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所收集到的漫画,请判断它们最有可能是为研究中国的哪一时期的历史而作的()A.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恢复B.十年探索时期的“大跃进”C.改革开放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21、“最严酷的时刻来临,商店里食物柜台一空如洗,往日从没人买的糠萝卜,沾着好些泥巴的干藕全都消失。……过春节时,为体现党的关怀,每人凭本可买3两瓜子,不要粮票。”材料中“严酷时刻”产生的原因是()A.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B.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22、下列关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1978年在安徽、四川两省最先试行B.目的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高一历史期中考试题第4页(共7页)C.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和生产分配的自主权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3、20世纪下半期,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四次调整,这些变革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②必须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③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④必须以阶级斗争为纲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4、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A.经济特区的创办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D.内地的开放25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A.发展外向型经济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6、“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下列各项,不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A.走人民公社化道路B.鼓励发展个体企业C.大力发展乡镇企业D.沿海设立经济特区27、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日:“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腿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倡导婚姻自由B.易服、废止缠足C.全盘西化D.反清革命28、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日先生、日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些称谓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西方观念的影响B.政治制度的变革C.领袖的个人决策D.底层民众的呼声29、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高一历史期中考试题第5页(共7页)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30、在谈到当代某一制度时,一位前英国政要曾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使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材料所说的“安全网”是指()A.人民资本主义B.培植新中间阶层C.福利制度D.促进知识经济壮大非选择题:(共40分)31、观察下面两幅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二与图一相比,说明欧洲人对世界范围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请问引发欧洲人认识发生上述变化的是哪一重大事件?(2分)导致上述重大事件发生的经济根源和直接因素各是什么?(4分)(2)指出该重大事件的发生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及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什么时候?(2分)32、.200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30周年,是值得中国人民关注和骄傲的一年。请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1分)会后,在农村是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1分)1984年,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什么?(1分)(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的。列出最初设立的经济特区名称。(2分))(列出两个即可)(3)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1分)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1分)(4)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政治、科技、体育三个方面各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加以说明。(3分)高一历史期中考试题第6页(共7页)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它(罗斯福新政)大体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陷入空前严重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平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端。罗斯福虽然坚信平衡预算的所谓“健全财政”,但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人群时,他仍然不顾强大政敌的反对,藐视经济规律,实现大规模的赤字开支。材料二:(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有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将你知道的新政措施,按三方面归类(6分)并说明新政财政赤字庞大的原因(2分)(2)材料二中的“不应消灭”指什么?(2分)“经济的运营”指什么?(2分)“改进和补充”指什么?(2分)并说明“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给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德惠市第二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ABDCDCDDCBCBC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BBCBCCDACABBBC二、非选择题班级:姓名:考号:高一历史期中考试题第7页(共7页)31、回答问题(共12分)1.新航路开辟2分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分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2分2.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分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3.19世纪末20世纪初2分32.回答问题(共10分)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1分2.深圳。珠海。汕头。厦门2
本文标题: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8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