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湘教版必修二-----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特点城市化城市化动力机制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的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教学目标1、联系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事例,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标志2、结合材料,概况城市化的过程和动力机制0468.76504.25557.41597.55827.75846.43861.55876.83891.231005.061046.741054.741062.890132.04139.45150.93165.13181.93196.83212.38228.07241.45251.03267.90287.62310.47020040060080010001200时间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深圳市人口统计常住人口户籍人口2011-2017年深圳市常住人口统计图2018年深圳市人口统计图思考1:以上数据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什么?思考2:结合人口迁移的基础知识,简述深圳常住人口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思考3:迁入到深圳的人口主要从事哪些产业?A农业B工业和建筑业C第三产业深圳——前世今生封闭厂房内流水线上机械化生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宁静的渔村生活一、城市化(城镇化)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1、概念:城市化过程中除了地域转变,还有哪些转变?人口转化生产活动转化地域转化乡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第一产业转化为第二、三产业2、标志:(1)城市数量不断增加(2)城市人口不断增加(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4)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持续上升(5)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城市化率)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3、意义:项目原因意义人口转化产业结构工业科技文化思想观念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的扩散和渗透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影响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3、乡村—城市转型(1)定义:是指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它强调的是在农村地区发生的城市化现象,包括景观的、社会的、经济的、人口的转型过程,实际上是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功能的现代化转变。项目表现景观乡村景观转变为城市景观,由原来的阡陌纵横变为烟囱林立,由分散的民居变为密集的楼房社会文化教育、人们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要发生变化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第二、三产业为主人口由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2)类型:二是乡村集镇转变为现代化城市;三是城市边缘的乡村转变为市区。一是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练习1下图为某城市20年来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的年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图反映的地理现象是()。A.工业化过程B.城市化过程C.逆城市化现象D.区域化现象2.该现象最重要的标志是()。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B.城市人口数量增加C.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增大D.城市中心区的面积扩大1B2A下图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上图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C城市人口比重增加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2、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政策支持B社会生产力发展C农村人口过剩D地理位置优越练习21B2B城市化的动力城市拉力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城市文化设施全城市交通便捷农村推力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福利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抗灾能力低城市化的推拉因素二、城市化动力机制三、城市化特点教学目标:结合英国城市化材料,认识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一般过程,并归纳其特点(一)城市化一般过程:“S”型曲线(二)发达国家城市化英国: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镇化国家材料二19世纪的英国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城镇化进程十分迅速,一大批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等迅速成长起来。从1801-1851年,全国5000人以上的城镇由106个增加到265个,城镇人口比例由26%提高到45%时间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比重(%)175025180133.8185150.2191178.1材料一: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比重城市化进程农村人口逐渐进入城市,城市良性发展1、城市化中心城区城市郊区乡村或小城镇2、郊区城市化材料120世纪初,英国开始出现迁往郊区居住的现象,一些原先位于伦敦周围的小城镇逐渐被伦敦“吞并”,成为大伦敦的一部分。下图为大伦敦示意图材料2郊区城市化城市人口往近郊(属于城市范围)迁移城市中心压力得以缓解,但出现“产业空心化”中心城区城市郊区乡村或小城镇材料3当大伦敦城市不断扩展之时,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一带的城市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而且相互越来越接近,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界线日趋模糊,形成连成一片的城市地域,称“英格兰城市带”城市人口增加城市面积扩大出现大城市连绵带,人口高度集中,大城市密集分布,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产业十分发达3、逆城市化材料120世纪下半叶,大伦敦的城市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1961-1971年人口减少了0.8%,1971-1981年人口减少10.1%。英国的其他大城市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伴随着这一过程,这些大城市的市中心出现了失业率高、空旧房增多、犯罪率升高、市中心人口比例下降等现象材料2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家用汽车的普及,英国人口开始大量向小城镇迁移,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镇迅速兴起。为了进一步带动小城镇的发展,英国政府实施了逆城市化行动,将政府部门或其下属机构向小城镇转移,以期带动想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小城镇整体经济发展,缩小与大中城市的差距逆城市化城市人口迁到更远的乡村、小城镇(远郊),大城市人口减少(整个地区或国家城市人口反而增加)中心城区城市郊区乡村或小城镇优美的英国小镇4、再城市化材料1面对城市人口减少,英国政府和规划师着力开发大城市的中心衰落区,并改善其生活环境,吸引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回城工作和居住,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城市人口出现微弱增长。材料2从上世纪80年代起,通过科学规划,英国大城市分区实行优势互补,各区突出特点,形成城市多功能协调发展,而中小城市则追求“小而精”。此外,伦敦城市群区域还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下图,英国东南部广阔绿地再城市化复兴城市中心城区计划中心城区城市郊区乡村或小城镇城市化的过程:逆城市化再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城市化中心城区城市郊区乡村或小城镇城市化:农村人口逐渐进入城市,城市良性发展郊区城市化:城市人口往近郊(属于城市范围)迁移城市中心压力得以缓解,但出现“产业空心化”逆城市化:城市人口迁到更远的乡村、小城镇(远郊),大城市人口减少(整个地区或国家城市人口反而增加)再城市化:复兴城市中心城区计划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起步早,现在城市化水平高,发展慢,出现逆城市化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A城市数目不断增加B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C出现城市群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3、此过程被称为?不断上升城市化过程(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教学目标:结合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城市化材料,认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一般过程,并归纳其特点1、我国城市化进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①1949~1957年的起步阶段。②1958~1965年的振荡阶段。“大跃进”后的调整。③1966~1978年的停滞阶段。“文革”十年,经济停滞。④1979~1995年的正常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⑤1995年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国1949-2010城市化率2、南美洲国家的“虚假城市化”材料1联合国人居署8月在里约发布的《拉美城市发展报告》显示,上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逾七成拉美民众进入城市生活,城市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引擎,同时也衍生出贫富差距、暴力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找不到稳定工作、无法真正参与都市生活的外来者聚集在巴西大城市周边,盖房搭屋,渐成规模。贫民窟如今霸占着里约北区的每一座山头,有的直面大海,景致绝佳。“贫民窟”是外界冠上的名字,这里的居民称之“家园”。材料2事实上,拉丁美洲的贫民窟确实令人触目惊心: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甚至有“南美巴黎”之称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都可以看见大片大片的贫民窟,贫民窟里的房屋质量特别差,大部分都是居民自己用废旧的铁皮或砖头在平地上垒起的棚户,而且缺乏水电等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和卫生条件。此外,贫民窟还是暴力、犯罪和社会问题最高发的区域,一般外面的人绝不敢轻易进去,因此那里也常被人称为“社会的边缘”。虚假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在20世纪中叶以后,拉美国家社会经济都发展较快,GDP取得了快速的增长,城市化水平也不断的提高使得大量的人口进入到城市,但是随后而来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不能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从而使来到城市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在城市里生活极其艰难3、印度、孟加拉等国家的“滞后城市化”材料12017年印度GDP达到2.44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六位,列在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之后,但是2017年印度的城市化水平仅为32.8%,落后中国近26个百分点,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材料2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就是“滞后城市化”的突出代表。198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2.2%,发达国家为70.2%,发展中国家为29.2%,而中国城市化水平仅为19.4%。滞后城市化: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起步晚,现阶段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出现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比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改革开放前,不仅速度慢,而且不稳定。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走上正常、良性的发展轨道。我国城市化在地区上存在较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和密度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城市带逐步形成和扩大。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项目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在城市化速度方面快,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在城市化动力方面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在产业结构变动方面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变在人口流动方面由内地流向沿海,山区流向平原,农村流向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70%流入大中城市在城市建设方面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环境生态保护方面环境和生态保护采取了措施,有所改善,但城市生态环境仍不容乐观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基本协调,但问题仍有不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首要问题。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关系密切,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促进工业化进程,我国还需大力促进工业化进程课上练习
本文标题:湘教版必修二-----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829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