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江村经济》一书的读书笔记理论假设: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因此这本书将说明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这种小范围的深入实地的调查,对当前中国经济问题宏观的研究是一种必要的补充。在分析这些问题时,它将说明地区因素的重要性并提供实事的例子。这本书描述的中国经济生活变迁的过程包括两个影响因素,西方社会制度直接过渡的一个过程,另一原因是传统的平衡受到了影响。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导致中国乡土经济生活的一个变化。因此必须要对社会制度功能进行一个细致的分析,而且要同们它意欲满足的需要结合起来分析,也要同它们的运转所依赖的其他制度联系起来分析,以达到对情况的适当的阐述。这就是社会科学家的工作。有人认为作者没有结合自己的大量调查总结出一套系统化的理论。后来,Firth由于受此书的影响和提示而构建出“微型社会学”概念,后经Firth(Firth与费老都是布·马林诺夫斯基德弟子)的发扬光大,成了一大理论体系。“微型社会学”是以一个人数较小的社区或一个较大的社区的一部分为研究对象,研究者亲自参与当地的社会活动,进行亲密的观察。作者的微型社会学理论是他的调查和研究工作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大部分在费孝通先生的著作中已经得以解释,大致有两个主要方面:文化整合理论与“类型”、“模式”理论。文化整合理论是费孝通先生微型社会学的理论基础。贯穿此书的两个主题是: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再生产的过程。在书中,作者集中力量描述中国农民生活的基本方面。主要题材是对湖泽地带的平原乡村生活的一次实地考察。那水道纵横的平原是2数千年来物质上和精神上抚育中国人民的地方。不言而喻,在乡村生活、农村经济、农业人口的利益和需要中找到的主要是农业文化基础。布·马林诺夫斯基德称“通过熟悉一个小村落的生活,我们如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整个中国的缩影。”研究方法:1、田野调查法在《江村经济》一书中,作者所获取的资料都是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作者深入农村社区,对江村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实地调查,作者通过实地调查法,描绘出中国南方一个社区的实景。向西方社会展示了真实的中国,而对中国进行人类学民族学考察,一直是西方人类学的兴趣所在,由于种种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将西方人类的考察拒之门外。田野调查法是人类学家惯用的一个方法,本书可以说是人类学的一个典型。因此该法的运用在本书中也很明显。作者对江村进行了几乎两个月的蹲点研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得到了很多第一手资料并整理成书。而这种田野调查的方式为我们的人类学研究提升了一个阶段:走出书斋,走进田野提供。2、社区研究方法追溯费孝通先生社区研究方法的源头,与其导师吴文藻先生的影响密不可分。吴先生首先提倡社会学中国化,并指出其实现途径就是社区研究。他认为,社区研究的功能之一是对现有的社会学理论进行证实或证伪,利用新材料提出新问题和新理论,应借鉴功能学派的研究方法,即人类学的假设求证方法对于社区研究来说,功能分析与社区研究是相吻合的,是社区研究应采纳的方法。费孝通先生的社区研究除了具有功能学派的特点之外,还具有鲜明的目标:我确有了解中国全部农民生活,甚至整个中国人民生活的雄心。(费孝通,1990)归纳:1938年,费孝通先生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时,根据他在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的实地调查资料,以英文发表了标题为《开弦弓,一3个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作为博士论文1939年,该书在英国出版,翻译为中国农民的生活,作者将开弦弓村改称为江村1986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著作的中文版,采用了《江村经济》作为书名。江村是个学名,实际是指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这个村庄的形状被三条大河所塑造成的一个形如“拉开弦的弓”。开弦弓村坐落在太湖东南岸,位于长江下游,在上海以西约80英里(约129公里)的地方,其地理区域属于长江三角洲。根据1935年的人口普查。该村总共1458人。开弦弓村土地总面积为3065亩,90%以上的土地都用于种植水稻。因此这个村子以种植水稻为主;桑树在当地农民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靠它发展蚕丝业。作者的调查历时两个月,是在1936年7~8月进行的。作者选择这个村子理由在于一开弦弓是中国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因此可以把这个村子作为中国工业变迁过程中有代表性的例子。主要变化是工厂代替了家庭手工业系统,并从而产生的社会问题。二因为该村的自然资源极佳,农业发展水平高。三这个地区广泛使用水上交通,有着网状分布的水路,因而城乡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与华北的情况不同。这样能够通过典型来研究依靠水上运输的急诊系统;四是语言上的有利条件。《江村经济》通过一个村庄的全面描述,从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在当时环境下中国江南乡村的生存、发展及幻灭的历程。作者在书中细致的描述和分析了中国东部一个村庄的基本情况包括历史文化背景、村民的价值观、风俗习惯、家庭结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最主要的是关于村民的经济生产问题分析,江村的农民主要从事水稻种植和桑蚕丝生产,其中水稻生产用于保障基本口粮,桑蚕丝生产用于增加其他收入。由于时代变迁,受到工业化生产的巨大冲击,农民手工生产的桑蚕丝日益失去了市场,农民收入难以为继,有的甚至由于生活所迫需要借高利贷,导致生活陷入困境,最终由于还不起高利贷甚至还要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一个农村社区的变迁也从一个方面体现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作者深入分析后指出,中国农村的真正问题,实际是人民的饥饿问题,是农民的收入甚至不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所需的问题。要提高农民收入就不能只依靠农业,4他建议为提高农民收入恢复发展现代乡土工业。批评:《江村经济》一书被作者的博士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称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并说“此书有一些杰出的优点,每一点都标志着一个新的发展。”但是本书也有不足之处,虽然作者无论叙事说理都极力避免那种晦涩、拗口的语句,皆以简明流畅的语句写出,叙事言简意赅,说理明白易懂,然而这种散文化的写法折扣了理论价值,未能使著作理论性表征化和系统化,需要作者及读者进行解读,才能知晓其理论内涵和价值所在。在现代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上,多数学科起源和兴盛于西方,原因就是他们的著作观点鲜明,体系完整。中国古代各学科也有丰富的理论,但却没有影响力,原因在于理论大多蕴含于文章内容之中,必须经人注解方使人明白。《禄村农田》作者认为这本书是《江村经济》的续编。在理论上将根据《江村经济》的结论,用作者在禄村听见的事实,加以修正和发挥。不同的是本书的范围较前书更为狭窄,将以土地制度为研究中心;在方法上,还是采取的以村落为单位的实地考察。不同的是本书的叙论将一贯的以理论为经,以叙事为纬,层层推进以达到整个解释和叙事并重的社会调查方法。禄村是云南省昆明市禄丰县的一个村子。作者总共有过两次实地调查。禄村数以一个差不多完全以农业为主要生产事业的内地农村结构。它的特色是在众多人口挤在一狭小的地面上,用着简单的农业技术,靠土地的生产来维持很低的生计。在这里土地分割得很细小,村中住着的不是大量的佃户而是大量的小土地所有者。他们因为有便宜的劳工可以雇佣,所以不必自己劳动,因此禄村中特别发达的是雇工自营的农田经营方式。这种方式的基础是在农村劳力供过于求,没有其他生产事业来与农业争取劳力的结果。本书的主题是现代化发达过程中农村社区所发生的的变迁。禄村5和江村代表着两种形式。江村是靠近都市的农村受现代工商业的影响;而禄村则还是在开始受现代工商业影响的初期。本书从土地利用中劳力方面入手,说明人多于地的比率,然后分析多余的劳力如何集中到小土地所以者的手里,使土地权成为劳动者和不劳动者的分界。有学者通过阅读本书认为“西方教育使费博士多少接受了一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原则,他希望以通行的资本主义的某些精神为标准改造国人的生活。他认为禄村人民没有充分利用现有劳动力,有些地主脱离生产,而他们本来是可以亲自下田干活,从而节约生产成本的,总之,懒惰和缺乏规划导致他们收入减少、生活水平降低。”作者提到本书用到了社区研究方法,费先生提出这是一种“解释和叙事并重的社区研究方法”。作为实证研究的典范,禄村农田研究中实际已经具有了从布迪厄起才一直强调的实践论观点,人类学研究应该考虑到人们在处理民间事务时表现出的弹性,而不是单纯关注只有在理想状态发挥作用的所谓文化规则。在这本著作中,作者对禄村经济进行了大致的变量分析,也利用一种类似经济学模型的方法对当时人民的收支进行了动态描述和分析,这在当时的人类学界也是不常见的。
本文标题: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853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