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
1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1.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指路明灯,他以建设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为最终追求,在世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证明其正确性和指导意义。2.如何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本方法。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和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5.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唯理论和经验论又各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6.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条件【P70】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②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7.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5】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得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対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8.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P71】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理论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一定的中介环节,包括形成实践理念、制定实践方案、运用实践手段等;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9.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P74】①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2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次,人类认识按基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②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其次。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这是真理在深刻度上有条件性、有限性。10.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P7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真理永远处于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责任和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一个过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11.价值的特性【P81】第一、客观性。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第二、主体性。夹着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题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题的内容;第三、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第四、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12.无产阶级革命的特征【P218】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第二、共产主义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13.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原因【P229】第一、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第二、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是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文明,实现向无产阶级社会的过度;第三、无产阶级专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1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P259】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达到了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第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第四、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第六,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315.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P266】第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规律决定了共产主义理想必然实现。第二、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形态交替规律上对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作了一般性的历史观论证。第三、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剖析,对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作了具体实证的证明。1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P101】·生产力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是人们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它集中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17.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P95】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必须先进行物质生产,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精神生产。(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3)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1)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2)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暂的不同。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依据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确立的依据是: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由我国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我国生产力的现实是总体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层次比较多。与这些社会化程度差别很大的不同层次的生产力相适应,客观上要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③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种矛盾的需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和就业压力大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从我国实际出发,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及引进外资,弥补建设资金不足,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④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不仅需要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形成,而且还要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是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通过市场实现的。它们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格局,促进了各种所有制经济效率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由此,才能使各种经济形式在不同层次上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⑤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19.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含义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20.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而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如原始社会没有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就是因为经济基础(公有制)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关系造成的。出现了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也就进入了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出现了政治上的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取决于其经济基础的性质,地主和农民的地租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封建国家的性质,资本家和工人的雇佣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等等。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一个国家上层建筑的变化、更替也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当一个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形态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时,它作为上层建筑会或迟或早地发生4变化以重新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从服务的方向上看,它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而排斥异己力量;2、从服务的方式上看,它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3、从服务的效果上看,它对经济基础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21.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根据这一规律,当上层建筑不适合基础的发展要求,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要对它进行改革。(2)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治体制)既有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一面。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是:第一,党政不分,既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又影响党对大政方针的领
本文标题: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86659 .html